T/CCES 17-2020 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T/CCES 17-2020 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6128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ES 17-2020 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T/CCES 17-2020 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这个标准全称为《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China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System Association, CCESA)发布,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基础设施(如桥梁、隧道、建筑物、管道等)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应用。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无线传感网络在基础设施监测中的设备选择、安装、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这份规程涵盖了无线传感网络的部署策略,包括网络拓扑设计、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配置、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它旨在提升基础设施安全性和维护效率,预防和减少因基础设施故障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

由于这是一份专业标准,内容可能包括技术参数、测试方法、数据处理算法、安全控制策略等内容,因此可能不公开完整版和清晰无水印的文档。如果你需要获取这份规程的详细内容,建议直接到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机构的官方渠道查询购买。

T/CCES 17-2020 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6.2.2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现场安装前应对设备和系统可用 和可靠性进行测试。

6.2.3天线应与无线设备配套,宜使用原装天线。 6.2.4电源应与设备配套,并应满足防护等级要求。 6.2.5设备安装前,设备防护等级应满足环境要求

6.2.3大线应与无线设备配套,宜使用原装大线。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电器附件安装盒和外壳 第24部分 GB17466.24-2008》6.3.1无线传感支点应安装在能反映结构和环境状态的位置。 6.3.2无线传感支点安装时应保证传感器测量方向与监测对 变化方向一致。

6.3.2无线传感支点安装时应保证传感器测量方向与监测对象 变化方向一致 6.3.3无线支点安装宜使邻近支点之间通视或基本通视,相邻 距离宜符合本规程第5.5.6、5.5.7和5.5.8条的有关规定。 65.3.4无线双轴倾角支点安装与水平面夹角不宜超过全量程 的20%

距离宜符合本规程第5.5.6、5.5.7和5.5.8条的有关规定。 6.3.4无线双轴角支点安装与水平面夹角不宜超过全量 的20%。

6.3.5无线渗漏水传感器安装应与被测面密贴,并应覆盖渗漏 水区域。

6.3.5无线渗漏水传感器安装应与被测面密贴,并应覆盖渗漏

5.3.6采用外接传感器的无线采集支点安装姿态宜按需调整。 6.3.7无线可视化支点应安装在易于观察处,距离所匹配支点 不宜大于3m。

6.4.1无线网关在有条件下宜采用220V交流供电 6.4.2无线网关宜先于支点安装,支点安装过程中应确认网 拓扑关系。

6.4.1无线网关在有条件下宜采用220V交流供电。 5.4.2无线网关宜先于支点安装,支点安装过程中应确认网络 拓扑关系。 5.4.3无线网关应安装在监测范围内多数支点的中心区域。 5.4.4无线网关宜安装在接近接入远程服务器接口的位置, 6.4.5无线网关可采用天线延长线、有线延长线接入服务器

6.4.3无线网关应安装在监测范围内多数支点的中心区域。

6.4.5无线网关可采用天线延长线、有线延长线接入服

7地下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

7.1.1地下基础设施监测对象可包含公路、道路、铁路、地铁 等各类隧道工程、综合管廊工程以及基坑工程

7.1.2地下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无线支点最大间距应根 据现场环境确定,并应符合本规程第5.5.6、5.5.7和5.5.8条 的有关规定,宜对无线支点的传输距离进行现场测试,并宜根据 现场测试结果对无线传感网络布设进行优化, 7.1.3建设期地下基础设施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监测 的监测频率可采用1次/h,对于关键位置和关键建设期的监测频 率可采用1次/5min~1次/15min,特殊需求下,可提高监测频 率。最佳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需求、安全等级、监测周期、传感 器寿命、供电方式等因素确定。

据现场环境确定,并应符合本规程第5.5.6、5.5.7和5.5.8 的有关规定,宜对无线支点的传输距离进行现场测试,并宜根 现场测试结果对无线传感网络布设进行优化

7.1.3建设期地下基础设施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

的监测频率可采用1次/h,对于关键位置和关键建设期的监测 率可采用1次/5min~1次/15min,特殊需求下,可提高监测 率。最佳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需求、安全等级、监测周期、传 器寿命、供电方式等因素确定。

7.1.4运营期地下基础设施监测的监测频率可根据周边环境执

动的变化量和变化速率综合确定,运营后第一年内监测频率不 少于1次/h,第二年监测频率不宜少于1次/4h,以后每年不 少于1次/d。

7.1.6动力学参数监测频率应根据动力荷载和被测对象振动特

性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 范》GB5091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建 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 范》JTG/T366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的 有关规定。

7.2.1隧道工程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内容、断面选取利

7.2.1隧道工程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内容、断面选取和测点布 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铁路隧道监控 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的有关规定。 7.2.2隧道内无线监测断面和测点宜在地质条件复杂、结构形 式变化、结构变形缝等部位重点布设,同时宜考虑邻近重要建 (构)筑物、地下管线、加卸载等因素加密布设 7.2.3隧道无线监测内容与无线传感器选型宜按表7.2.3选用。

图7.2.6倾角换算水平直径收敛变形计算 AD一隧道水平收敛变化量(m);△,、△92一左右标准块安装点处的倾 角变化值(rad);L一从标准块转动点A到内表面与水平直径交汇点B的距离(m); α一AB的垂线与水平线的交角(rad)

AH = Z Ah; = Z lsino

图7.2.7纵向不均勾沉降计算

1一倾角传感器i;2一倾角传感器计1;3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i; 4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i+1;△h;、△hi+1一第i个、 i+1个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的相对沉降量(m);1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 长度(m);θ;、θi+1一第i个、第计1个倾角传感 器阵列单元的倾角变化值(rad)

1一倾角传感器i;2一倾角传感器计+1;3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i; 4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i+1;△h;、△hi1一第i个、 第计1个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的相对沉降量(m):1一倾角传感器阵列单元 长度(m);θ;、θi+1一第i个、第计1个倾角传感 器阵列单元的倾角变化值(rad)

7.2.8建设期隧道监测的传感器安装应根据落石、崩岩、灰尘 等影响选择安全、环境适当的监测位置,并应做好保护措施 7.2.9建设期隧道掌子面及邻近区域监测断面可根据掌子面推 进进行移动式布设,布设范围不宜小于3倍洞径, 7.2.10当隧道穿越瓦斯区段施工时,应对瓦斯浓度实施无线监 测。传感器布设应考虑瓦斯浓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断面内测 点不宜少于2处。

7.3.1综合管廊监测断面布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

7.3.1综合管廊监测断面布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 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的有关规定。

下综合管廊结构内部无可用通信光缆和无线通信信号时,无线网 关应设置在管廊通风口或投料口等处,并应接人移动运营商 网络。

7.3.6安装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测的无线传感器时应考

7.4.1基坑工程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断面和测点布设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的有关 规定

7.4.2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与无线传感器选型宜按表7.4. 选用。

表7.4.2基坑工程无线监测内容及传感器选型表

7.4.3基坑围护、基坑边坡顶部或周边建构筑物的竖向位移监 测可选用静力水准类无线传感设备,

7.4.3基坑围护、基坑边坡顶部或周边建构筑物的竖向位移监 测可选用静力水准类无线传感设备。 7.4.4监测初期应采集2d~3d的稳定数据,并应待数据趋于稳 定时作为监测基准数据。初始数据采样不应少于三次,并应符合

,采集支点宜安装于不易受施工影响且不干扰正常工程活动的 置处,必要时应加装保护装置。

监测。建设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中,应将建设期监测测点编号、 位置和竣工测量数据在竣工图中标明

8.2.2桥梁工程监测对象及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4当对地质条件较差地区桥梁进行基础沉降专项监测时, 宜选取墩台竖向位移、倾角等监测指标, 8.2.5针对车流量大、重车多或严重超过设计交通量桥梁结构 宜进行动态交通荷载的监测。 8.2.6针对上跨桥梁存在车撞风险、跨航道桥梁存在船撞风险 的情况,宜进行防车撞、船撞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8.2.7涵洞监测内容可包括渗水、积水、开裂、沉降等监测指 标。对特殊环境或病害应补充选取针对性的监测内容,可包括预 制拼装式涵洞的接缝、冻土地区的温度场等。

8.2.8桥梁无线监测内容与无线传感器选型宜按表8.2.8选用。

.8桥梁无线监测内容及传感器选型

续表 8. 2. 8

8.2.9桥梁无线监测应考虑现场实际作业条件影响,并应对监 测设备、仪器和监测点采取保护措施,监测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在使用前应按要求进行检定或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数据分 析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或比对

8.3.1边坡工程无线监测方案应根据边坡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周边环境条件、设计方案、施工特点、边坡监测等级和控制要 求,并应在分析研究边坡工程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基础上有针 对性地编制,并宜结合监测工作的经济性确定。 8.3.2边坡工程监测内容应在满足工程防护结构安全和周边环 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选择,应根据结构设计方案、周边环境条 件、管理要求等综合确定,边坡无线感知监测内容与无线传感器 选型宜按表 8. 3. 2 选用

表8.3.2边坡无线监测内容及传感器选型表

续表 8. 3. 2

8.3.3边坡无线监测宜与人工巡查相结合,并宜与人工测量 果同步对比,

8.3.3边坡无线监测宜与人工巡查结合,并宜与人工测量结 果同步对比。 8.3.4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反映边坡 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状态的要求。 8.3.5监测点的理设位置应便于观测GB∕T 50718-2011 建材工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不应影响边坡工程支挡 加固结构的正常受力、妨碍施工进度。监测点应理设稳固、标识 清晰,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8.3.5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应便于观测,不应影响边坡工

加固结构的正常受力、妨碍施工进度。监测点应埋设稳固、标 清晰,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8.3.6监测周期和监测频率应根据边坡的变形特征、变形

《住宅整体厨房 JGT184-2011》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8.3.7当监测点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增补,并应与之前监 成果校核。

8. 4.1 路基与场道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