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023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简介: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是一个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技术标准。这个规程全称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施工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一项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规范。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设备选择、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一系列内容,旨在保证预应力施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它适用于各类建筑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如桥梁、高层建筑、大型楼堂馆所等。

2005年的版本可能包含了当时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后续有修订版发布以适应新的技术和材料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遵循这个规程进行预应力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pdf部分内容预览:

4.2.8多跨超长预应力筋的连接,可采用对接法和搭接法

接法时,混凝土逐段浇筑和张拉后,用连接器接长。采用搭挂 十,预应力筋可在中间支座处搭接,分别从柱两侧梁的顶面或力 梁侧面处伸出张拉,也可从加厚的楼板延伸至次梁处张拉。

4.3后张无粘结预应力

JT∕T 984-2015 路面渗水系数标准器,当防火等级较高、混凝士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表列要求时,应使用防火

4.3.2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宜采用200500mm,最大间 距可取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m。抵抗温度应力用无粘结预应 力筋的间距不受此限制。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不宜小 于2.0m。 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采取带状(2~4根)布置时,其最大间距 可取板厚的12倍,且不宜大于2.4m。 4.3.3当板上开洞时,板内被孔洞阻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可分两 侧绕过洞口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至洞口的距离不宜小于 150mm,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6.5m,洞口四周应配置构 造钢筋加强

4.3.4在现浇板柱节点处,每方向穿过柱的无粘结预应 应少于2根。

布置,间距不宜小于60mm,合力线的位置应不变。当一块整体式 锚垫板上有多排预应力筋时,宜采用钢筋网片。

构造可采用不同体系,但必须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无粘结 预应力筋和锚县的防护应符合结构耐久性要求

预应力筋和锚具的防护应符合结构耐久性要求。 4.3.7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端宜采取内埋式做法,设置在构件 端部的墙内、梁柱节点内或梁、板跨内。当固定端设置在梁、板跨 内时,无粘结预应力筋跨过支座处不宜小于1m,且应错开布置,其 间距不宜小于300mm。

端部的墙内、梁柱节点内或梁、板跨内。当固定端设置在望 内时,无粘结预应力筋跨过支座处不宜小于1m,且应错开不 间距不宜小于300mm。

4.4.1对不受其他构件约束的后张预应力构件的端部锚固区,在 局部受压钢筋配置区外,构件端部长度l不小于3e(e为预应力筋 合力点至邻近边缘的距离)且不大于1.2h(h为构件端部截面高 度)、高度为2e的范围内,应均匀配置附加箍筋或网片,其体积配 筋率不应小于0.5%(图4.4.1)

图4.4.1防止沿孔道劈裂的配筋范围 一局部受压间接钢筋配置区:2一附加配筋区:3一构件端面

4.4.2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锚固时,应在折角部位混

4.2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锚固时,应在折角部位混五 已置附加钢筋加强。对内埋式固定端,必要时应在锚垫板后面 量传递拉力的构造钢筋。

4.4.3构件中预应力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

,4.3构件中预应力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设 网筋网片。

预应力筋孔道铺设,可将吊筋移位,或改为等效的附加箍筋

U形防崩裂的构造钢筋,并与外侧钢筋骨架焊牢。 4.4.6当框架梁的负弯矩钢筋在梁端向下弯折碰到锚垫板等埋 件时,可缩进向下弯、侧弯或上弯,但必须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4.4.7在框架柱节点处,预应力筋张拉端的锚垫板等埋件受柱主 筋影响时,宜将柱的主筋移位,但应满足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要求。 4.4.8在现浇结构中,受预应力筋张拉影响可能出现裂缝的部 位,应配置附加构造钢筋

4.5.1大面积预应刀王深板结构施工时,应考虑多跨梁 加预应力和混凝土早期收缩受柱或墙约束的不利因素,宜设 浇带或施工缝。后浇带的间距宜取50~70m,应根据结构受 点、混凝土施工条件和施加预应力方式等确定

4.6.1钢结构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在预应力作用下,应使

,01钢绍构顶应 具有最多数量的卸载杆和最少数量的增载杆。 .6.2钢结构的弦杆由钢管组成时,预应力筋可穿在弦杆钢管 内,利用定位支架或隔板居中固定。钢结构弦杆由型钢组成时,预 应力筋应对称布置在弦杆截面之外,并在节点处与钢弦杆相连,

4.6.2钢结构的弦杆由钢管组成时,预应力筋可穿在弦杆钢管

4.6.3当采用设置于钢套管内的裸露钢绞线时,应在张拉后灌券

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时,护套的厚度不应小于1.2mm。

4.6.4预应力筋锚固节点的尺寸应满足张拉铺固体系的要求,并

应考虑多根预应力筋的合力应作用在弦杆截面的形心。锚固 应采取加劲肋加强措施,并应验算节点的局部承载力和稳定性

4.6.6钢结构张拉端锚具防护应采用封锚钢罩,罩内应充

4.6.6钢结构张拉端锚具防护应采用封锚钢罩,罩内应充填水泥 浆或防腐油脂。

5.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中采用钢绞线束夹 具时,钢绞线的下料长度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1):

L=1+2(+1+100)

L=12(100)十12

式中{一—一构件的孔道长度,按实际尺寸;

5.1.2采用镦头锚具时钢丝的下料

批链工件:么 :3 纳丝宋:4 油外 缘: 轴极 张法构件采用长线台座生产工艺时,预应力筋的下料长 下列公式计算(图5.1.3):

5.1.3先张法构件采用长线台座生产工艺时,预应力

度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1.3):

式中 长线台座长度; 张拉装置长度(含外露工其式拉杆长度): 3 固定端所需长度; 14 张拉端工具式拉杆长度: 固定端工具式拉杆长度。

图5.1.3长线台座法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张拉装置;2一钢横梁3一台座;4一工具式拉杆: 5一预应力筋;6一连接器7一待浇混凝土构件

同时,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满足构件在台座上的排列要求。 预应力筋直接在钢横梁上张拉和锚固时,可取消1.与值。

P,=on · A.

式中con一一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 A。一一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当预应力筋需超张拉时,其最大张拉控 制应力:对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为0.8ftk(fatk为预应力筋抗拉强 度标准值),对高强钢筋为0.95fpyk(fpyk为预应力筋屈服强度标准 值)。但锚具下口建立的最大预应力值:对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不 宜大于0.7fpk,对高强钢筋不宜大于0.85fpyk。 5.2.2预应力筋中建立的有效预应力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Ope = con 0l

式中 Zoi 一各项预应力损失之和。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其有效预应力 值pe不宜大于0.6fptk。

5.2.3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上标明的张拉力设计值,应为有效张拉 力值,施工时应增加有关的预应力损失,确定初始张拉力。

力值,施工时应增加有关的预应力损失,确定初始张拉力。

5. 3. 1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宜

5.3.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02,宜 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 3.1)

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3.1):

当(十μ)<0.2时,0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当(十)<0.2时,z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12 =(+μ)αco

考虑孔道每来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影响系数,可按 ·23·

表5.3.1选用;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可近似取该段 孔道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可按表5.3.1 选用; 0一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

图5.3.1孔道摩擦损失计算 1一张拉端;2一计算截面

对多种曲率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孔道,应分段计算孔道 摩擦损失。 空间曲线束可按平面曲线束公式计算,6角取空间曲线包角 取空间曲线弧长。

主:采用锥塞式锚具、多孔夹片锚具和变角张拉装置时,尚应考虑锚口处的附加靡 擦损失,其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对重要的预应力工程,应在现场测定实际的孔道摩擦损失,

注:采用锥塞式锚具、多孔夹片锚具和变角张拉装置时,尚应考虑锚口处的附加靡 擦损失,其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对重要的预应力工程,应在现场测定实际的孔道摩擦损失。

根据张拉端拉力P,与实测固定端拉力Pa,可按下列公式分别算 出实测的u值和跨中拉力Pm:

k P; 6 Pm= VP, · P.

当实测孔道摩擦损失值偏大时,可采取超张拉措施,

实测孔道摩擦损失值偏大时,可采取超张拉措施。 张拉端锚固时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α1,可 打筋线形分别计算。 直线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按预应力筋线形分别计算。 1直线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张拉端锚固时预应力筋的内缩值,可按表5.3.2取 用; 张拉端至固定端的距离; E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3.2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值α(

锚固损失影响区段的应力图形

1)对抛物线形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固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On =2mll αE! m

5.3.3先张法构件放张时或后张法构件分批张拉时,由构件弹性 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平均值α(N/mm²),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B63∕T 1840-2020 青海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Op Pis =0.5E. E.

式中EE。 分别为预应力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pc一 预应力筋合力点的混凝土压应力,此时张拉力 应扣除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可取0.9P;对后 张法构件不包括第一根(批)预应力筋拉力

5.5.2对多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曲线预应力筋,张拉 伸长值应分段计算后叠加:

伸长值应分段计算后叠加:

(0+02) AL= 2E.

中△L% 从初拉力至最大张拉力之间的实测伸长值, AL% 初拉力以下的推算仲长值,可用图解法或计算法 确定; 千斤顶体内的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 6一一 张拉过程中工具锚和固定端工作锚楔紧引起的预 应力筋内缩值; 张拉阶段构件的弹性压缩值。

1.1预应力筋制作或组装时GB∕T 328.2-2007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外观,不得采用加热、焊接或电弧切害 预应力筋近旁对其他部件进行气割或焊接时,应防止预应力 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

6.1.2预应力筋应在平坦洁净的场地上采用砂轮锯或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