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pdf

GB@T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924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pdf简介:

《GB/T 50452-2008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发布于2008年。该规范主要针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维护,提出了工业振动对古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防振措施。古建筑,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对于振动的敏感度非常高,因为振动可能导致结构损伤,影响其稳定性、耐久性和完整性。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工业振动控制的设计原则,包括振动源控制、振动传播路径的优化、建筑结构的加固和振动防护措施等。它涵盖了振动测量、分析、评估、控制方法以及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旨在保护古建筑免受工业振动带来的破坏,确保其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

总的来说,该规范对于古建筑保护工作者、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GB@T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1H1为台基顶室底层檐柱顶或二层楼面的高度(m),H2为底层檐柱顶或 层楼面至顶层檐柱的高度(m),H为H与H2之和;A1、A2分别为下 柱和上檐柱外围周边所围面积(m²); 2 当 H2/ H>1 时, 按 H1/ H2 选用。

注:1H为台基顶至底层檐柱顶或二层楼面的高度(m),H2为底层檐柱顶或二 层楼面至顶层檐柱的高度(m),H为Hi与H2之和;A1、A2分别为下檐 柱和上檐柱外围周边所围面积(m); 2当H2/Hi>1时,按H1/H2选用

注:A1、A2分别为底层和顶层檐柱外围周边所围的面积(m)。

注:1f,值可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选用; 2当fr/f:介于表中数值之间时Q∕SH 0117-2007 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技术导则,β,采用插人法取值。

7古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的测试

7.1.1本章适用于古建筑砖石结构、木结构的动力特性(固有 频率、振型和阻尼)和响应的测试以及石窟的响应测试。 7.1.2古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的测试,当结构对称时,可 按任~主轴水平方向测试;当结构不对称时,应按各个主轴水平 方向分别测试。

7.2.2古建筑结构动力特

1测砖石结构的水平振动,测点宜布置在各层平面刚度中 心或其附近; 2测木结构的水平振动,测点宜布置在中跨的各层柱顶和 柱底。 7.2.3古建筑结构响应测试应按以下要求布置测点:· 1测砖石结构的水平响应,测点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布 置在承重结构的最高处; 2测木结构的水平响应,测点应布置在两个主轴中跨的顶 层柱顶; 3测石窟的响应,测点应布置在窟顶的径向、切向和竖向

,开对电信亏下抗进行带阻滤波,处理波形的关其。

7.3.2古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对处理后的记录进行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相于函数分 析,同时宜加指数窗,平均次数宜为100次左右; 2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应根据自功率谱峰值、各层测点间 的互功率谱相位确定,测点间相于函数不得小于0.8; 3模态阻尼比可由半功率带宽法确定。 7.3.3古建筑结构响应应分别按同一高度、同一方向各测点速 度时最大峰峰值的一半确定一并5次的平均值

3模态阻尼比可由半功率带宽法确定, 7.3.3古建筑结构响应应分别按同一高度、同一方向各测点速 度时程最大峰峰值的一半确定,并取5次的平均值

8.1.1工业振动对古建筑结构的影响超过本规范第3章规定的 容许振动速度值时,应采取防振措施 8.1.2防振距离和振源减振的各种措施,可单独采用或综合 采用。 8.1.3采用防振措施,应根据防振效果、技术可靠程度、施工 难易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8.2.1采用计算法时,防振距离可按下列步骤确定:

8.2.1采用计算法时,防振距离可按下列步骤确定: 1根据工业振源与古建筑结构之间的距离,按本规范第5 章表5.1.1和表5.2.1分别选用或测试该距离处的地面振动速度 和振动频率: 2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求出古建筑结构的最大速度响应; 3当Vmax≤1u时,则该距离满足防振要求;当Vmax> 时,则应调整距离,继续按以上步骤进行计算,直至Vmax [。 8.2.2采用测试法时,可按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测得古建筑结 构的最大速度响应,当Vmx≤1!时,则工业振源与古建筑结 构之间的距离满足防振要求;当Vmax[]时,则应采取防振 措施。

铁路减振可采用以下措施: 1轨道减振,包括浮置板、弹性支承块、高弹性扣件、道

3.3.1铁路减振可采用以下播

轨道减振,包括浮置板、弹性支承块、高弹性扣件、道

恒轮, 2无缝线路或重型钢轨: 3减振型桥梁橡胶支座: 4 桥梁吸振器。 8.3.2 公路减振可采用以下猎施: 1 加强养护维修,提高路面平整度,保持道路良好的技术 状况; 2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限制行车速度; 4采用减振型桥梁伸缩缝和桥梁支座。 8.3.3大型动力设备减振,可按国家现行标准《隔振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执行。

8.3.4古建筑保护区内

附录A弹性波传播速度的测试

A.1.1本附录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古建筑砖石结构和石窝的 弹性波传播速度测试。 A.1.2弹性波传播速度测试采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其声 时测读精度不得低于0.1us.

A.2.1弹性波传播速度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弹性波传播速度应采用平测法测试(即发射换能器和接 孜换能器均布置在构件同一平面内); 2测点处的表面宜清洁、平整; 3采用纵波换能器,换能器和测点表面间用黄油耦合: 4用钢卷尺测量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两者中心的距离 (以下简称测距),记录数据应精确到1mm。 A.2.2木结构的弹性波传播速度测试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柱子和主梁的顺纹纵波传播速度: 2测点应布置在靠近柱底、主梁两端和跨中以及柱和主梁 上有木节、裂缝、腐朽和虫蚝处;布置测点的柱子(包括金柱、 檐柱和廊柱)和主梁分别不应少于其总数的20%; 3测距宜选择400~600mm, A.2.3砖石结构的弹性波传播速度测试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砖石砌体的纵波传播速度; 2测点应布置在承重墙底部和拱顶以及风化、开裂、鼓凸 处;每层测点不应少于10; 3测距宜选择200~250mm。

A.2.4石窟的弹性波传播速度测试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石窟岩石的纵波传播速度: 2测点应布置在窟顶、侧壁和窟底以及风化、开裂处;每 处测点不应少于10; 3 测距宜选择200~250mm。

A.3.1每处测点应改变发射电压,读取2次声时,取其平 为本测距的声时。对于声时异常的测点,必须测试和读取3 时,读数差不宜大于3%,以测值最接近的2次平均值作为 距的声时。

A.3.2测距除以平均声时为该测点的传播速度:所有

均传播速度即为该古建筑结构的弹性波传播速度。

附录B地面振动传播和衰减的计算

B.0.1距火车、汽车、地铁、打桩等工业振源中心r处地面的 竖向或水平向振动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r一距振源中心r处地面振动速度(mm/s),当其计算 值等于或小于场地地面脉动值时,其结果无效; V。r。处地面振动速度(mm/s); ro一振源半径(m),见第B.0.2条的规定; r一距振源中心的距离(m); S一—与振源半径等有关的几何衰减系数,见第 B.0.3 条的规定; fo一地面振动频率(Hz)。 B.0.2振源半径r。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火车

柔性路面,r。=3.25m 刚性路面,r。=3.00m 地铁

r≤H, =rm r>H,ro=rm BL rm = 0. 7

JTS 196-5-2009 三峡船闸设施安全检测技术规程m rm m ro = βrp F rp = 1. 5 元

ro = βr, F rp= 1. 5/ T

B.0.4 能量吸收系数α。可根据振源类型和土的性质按表B.0. 采用。

表B.0.4的能量吸收系数α

B.0.5动力设备引起的地面振动衰减,可按《动力机器基础设 计规范》GB50040计算。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米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米用“宜”,反面词米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 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本规范在编制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 设计研究院)根据原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司计司高技函 1999」202号文批准《工业环境振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及相应 规范》立项的要求进行了以下主要工作: 在广泛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编制本规范的重要 意义和必要性:并初步确定了为编制规范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和 编制规范的主要内容。据此,提出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建设部科技司于1999年10月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专家论证会 通过。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意见,于2000年开展课题研究 历时两年多,行程两万余公里,对130多处古建筑结构的动力特 性、响应、弹性波传播速度等进行了现场实测和收集,共取得时 程曲线11000多条;对火车,汽车、地铁等主要工业振动在土层 中的传播和衰减进行了样本采集,测线总长达160km;对弹性 波在古建筑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古建筑材料的动弹性模量、疲劳 极限(设定疲劳次数为1000方次)等进行了390多个试件的室 内实验(试件系从现场取回的古建筑材料),共获得曲线4100 多条。 通过以上工作,对古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工业振动对古建 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容许振动的控制标准、波动理论在古建筑结 构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工业环境振动对 文物古迹的影响及相应规范》研究报告。建设部科技司于2002 年12月在北京主持召开鉴定会,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 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技术成熟程度和应用价值很 高,可以作为编制规范的科学依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