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3722-2015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pdf

DB65/T 3722-2015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5/T 3722-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7182
免费资源

DB65/T 3722-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5/T 3722-2015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pdf简介:

"DB65/T 3722-2015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pdf" 是一份由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土地整治工程,它详细规定了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管理规定和质量控制标准。土地整治工程通常包括土地治理、农田改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修复等内容,旨在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份标准可能涵盖了土地整治工程的各个环节,如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检测、安全控制等方面,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对于从事土地整治工程的单位和个人,理解和遵守这份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保障生态环境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DB65/T 3722-2015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贝高度不宜超过10m,其中库容10000m² 项体高度不宜超过3m:库容在10000m3~50000m²

10.2.2.4.5坝体边坡

DB61∕T 993-2015 高速公路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65/T37222015

表9土质塘坝坝高与边坡

10. 2. 2. 4. 6 堤顶宽度

10. 2. 2. 4. 6 堤顶宽度

于2m。堤顶有行车要求时,宽度应满足行车需要。 10.2.2.4.7土坝坝身宜采用粘土斜墙或心墙防渗,或采用土工膜防渗,粘土较缺乏地区,也可采用钢 混凝土心墙防渗;堆石坝宣采用钢筋混凝土斜墙或心墙防渗。 10.2.2.4.8坝基应根据其渗透特点,结合坝身防渗体的型式,采取粘土截水墙、粘土铺盖、土工膜铺 盖及混凝土截渗墙等防渗措施。 10.2.2.4.9土坝、堆石坝在坝体的背水侧均应设置排水。应根据坝体的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以及塘坝 的蓄水位,合理采用贴坡排水、堆石棱体排水。 10.2.2.4.10士坝迎水面宜采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板护坡,背水面宜采用草皮护坡;堆石坝上游护坡 可在堆石料场挑选适当块径和级配的石料,在堆石坝建筑时逐层填筑在迎水坡面。 10.2.2.5塘坝的泄水建筑物 10.2.2.5.1塘坝泄水建筑物应根据蓄水塘坝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型式,可在坝体的一端设置溢流坝或泄 洪闸、涵, 10.2.2.5.2溢流坝或泄洪闸、涵应布设在天然排水沟一侧;也可在坝体以外的岸边或天然垭口处建造 开散式岸边溢洪道。泄水建筑物出口必须设置消力池。 10.2.2.5.3溢流坝宜来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实用堰型结构;溢流闸、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岸边溢洪道宜采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10.2.2.5塘坝的泄水建筑物

10.2.2.5.1塘坝泄水建筑物应根据蓄水塘坝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型式,可在坝体的一端设置溢流 共闸、涵, 10.2.2.5.2溢流坝或泄洪闸、涵应布设在天然排水沟一侧;也可在坝体以外的岸边或天然垭口 开散式岸边溢洪道。泄水建筑物出口必须设置消力池。 10.2.2.5.3溢流坝宜采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实用堰型结构;溢流闸、涵宜采用钢筋混凝 岸边溢洪道宜采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10.2.2.6塘坝的取水建筑物

水建筑物位于坝下,宜与坝轴线垂直。涵洞出口宜砌筑翼墙与灌渠连接,并在出口处设置消力 0.2.2.6.2取水卧管是沿坝坡或岸坡建筑的分段取水建筑物,卧管的纵坡宜采用1:2~1:3, 瑞应设通气孔并高出蓄水塘项的最高蓄水位,管上每隔0.3m~0.6m(垂直距离)设一取水孔。 0.2.2.6.3以塘坝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应尽可能采用自流灌溉;对于位置较低、蓄水水位不能 流灌溉要求的塘坝,宜采用泵站提水灌溉。

10.2.3.1蓄水池的布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蓄水池主要以拦截地表径流为主,一般布设在坡面水汇流的低凹处,并结合引水渠、沉 设施布置:

b)蓄水池的位置,应考虑尽量少占耕地,并根据地形有利、岩性良好(无裂缝暗穴)、基础稳固、 水源条件好、引蓄水方便、蓄水容量大、工程量小等条件综合确定; 当灌溉系统既需沉淀池又需蓄水池时,应考虑将二者合一设计为蓄水沉淀池。蓄水沉淀池应分 为进水区、沉淀区和出水区三部分; 进水区包括输水渠道和沉淀池的连接段,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进水截面上,并尽量减少扰 动。沉淀区是沉淀池的的主体部分,水中泥沙在此区沉淀。该区长度和宽度比不宜小于4,长 度与深度之比不宜小于10; 出水区宜采用溢流堰溢流,溢流堰的溢流口流量可适当高于500m/(m·d)。在满足沉沙速度 和沉沙面积的前提下,应建窄长形沉淀池,

10.2.3;2结构形式

10.2.3.2.1蓄水池的蓄水量应由水源和所要灌溉的面积来决定,若用水比来水小,则用水量为蓄水池 的蓄水量;若用水大而来水小,则来水量即为蓄水量。 10.2.3.2.2蓄水池的总容量应为蓄水量加上超高的容积,有沉沙作用的蓄水池宜采用矩形断面。蓄水 池的容积应满足灌溉水量的要求,蓄水池的面积及池深应满足蓄水量要求,同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 条件和灌溉取水的要求。 10.2.3.2.3蓄水池的边墙应高于蓄水池最高水位0.3m~0.5m,边墙宜采用重力式砌体结构或混凝土 结构。蓄水池进口段宜采用两侧均匀扩散的对称布置;受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单侧扩散布置,但需设 置与池厢潜没隔墙相对应的导流墩(墙)。进口段长度可取15m30m。 10.2.3.2.4对于渗透性较强的地基上建筑的蓄水池,池底和池壁应作防渗处理,宜采用粘土、土工膜 或浆砌石、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防渗。采用混凝土时,标号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10cm。池厢 分段应设伸缩沉降缝,缝距可取10m~20m,缝内应设防渗止水。 10.2.3.2.5湿陷性黄土区的蓄水池应优先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浇筑。地基土为弱湿陷性黄 土时,池底应进行翻夯处理,翻夯深度不小于50cm,并换填砂砾石垫层;若基土为中、强湿陷性黄土 时,应加大翻夯力度,采取浸水预沉等措施处理。 10.2.3.2.6蓄水池内宜设置台阶或爬梯,池底应设排污管,封闭式水池应设清淤检修孔,开散式蓄水 池应设防护栏,防护栏应有足够强度,高度不宜低于1.2m。 10.2.3.2.7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蓄水池设计,应根据冬、春季节运用要求,采取防止冰冻和泄放冰 凌措施。

L0.2.4渠首引水工程

10.2.4.1渠首工程的布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河流枯水期时的水位和流量都能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时,宜采用无坝引水方式;当河流流量能 满足灌溉引水要求,但水位略低于渠道引水要求的水位,宜采用有坝(闸)引水方式; b) 引水设计高程适宜,灌溉供水量充足,且管理运用灵活方便; c) 引水口通畅、稳定,各个建筑物布置相互协调; d) 多泥沙河流上的渠首,应采取有效的防沙措施,防止推移质泥沙和过量的悬移质泥沙进入引水 渠; e) 严寒地区或有防漂要求的渠首,应防止冰凌和其它漂浮物进入引水渠; F) 无坝引水渠首引水口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河、湖枯水期水位应能满足引水设计流量的要求。

2)应避免靠近支流汇流处。 3)河湖岸地形较陡、岸坡稳定。 无坝引水渠首的引水比宜小于50%,多泥沙河流上无坝引水的引水比宜小于30%。如经 试验或其它专门论证,引水比可适当提高; h) 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闸前设计水位,应取河、湖历年灌溉期旬或月平均水位进行频率分析,选 取相应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水位作为闸前设计水位,也可取河、湖多年灌溉期枯水位的平均值 作为闸前设计水位; i 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设计流量,应取历年灌溉期最大灌溉流量进行频率分析,选取相应于灌溉 设计保证率的流量作为进水闸设计流量,也可取设计代表年的最大灌溉流量作为进水闸设计流 量。

0.2.4.2无坝引水枢级

10.2.4.2.1无坝引水枢纽(或称渠首)主要由进水闸、冲沙闸和导流堤三部分组成。 10.2.4.2.2进水闸用来控制入渠流量,其中心线与河流主流方向的夹角一般为30°~50°,以使入 渠水流顺畅和引取较多水量。 10.2.4.2.3进水闸底板高程宜与闸后渠底齐平或稍高,但必须高出闸前河底高程1m~2m,防止河流 中的推移质泥沙入渠;闸顶高程应高于闸前河流最高洪水位。 10.2.4.2.4冲沙闸用以冲刷淤积在进水闸前的泥沙,其底板高程应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 10.2.4.2.5导流堤宜在河流中修建,进行导流引水与防沙,枯水期拦截河水DB22/T 2795-2017标准下载,确保引水入渠。 10.2.4.2.6水闸建设标准应符合SL265的要求。

10.2.4.3有坝引水枢细

.3.1有坝引水枢纽应由溢流坝、进水闸、冲沙闸和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 3.2溢流坝用以拦截河水,拾高水位,并从坝顶宣泄河道多余的水量及汛期洪水,坝长应满足 求,坝高不宜超过3m。

10.2.4.3.3溢流坝

应符合下列要求: a)溢流坝的高度应满足项目区要求的引水高程,坝高、项项宽度、坝长应按河段宽度、与项目区 的距离、地质条件、坝体结构等经技术经济评价确定。兼有生产路通行的,宜在坝顶建简易桥 板; b) 在满足灌溉引水要求的前提下,使筑坝后上游淹没损失尽可能小,亦即在宣泄一定设计频率洪 水的条件下,使溢流坝(或闸)的雍水高度最小: c 溢流坝宜采用堆石坝、浆砌滚水坝两种坝型; d) 溢流坝工程主要由坝体、防渗铺盖、消力池、海漫及防冲槽等部分组成,两岸有上游护坡、翼 墙、边墩、下翼墙主护坡组成; e) 堆石坝坝体宜采用浆砌石(卵石)或混凝土面板作坝壳,壳内由干砌石、堆石或粗砂构成: 浆砌石滚水坝的浆砌石的石料主要有块石、条石和片石三种。坝主体宜采用块石,上下游坝面 及溢流面部位可采用条石,坝体防渗可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或浆砌条石防渗层,浆砌条石防渗 层设于迎水面,采用浆砌条石构成。 2.4.3.4进水闸应设在坝端河岸上,用来控制入渠流量,其平面布置形式与无坝引水相同。 2.4.3.5冲沙闸应设置于进水闸和溢流坝之间的河床上,其过水能力应大于进水闸过水能力,其底 高程应低于进水闻的的底板高程,以便在进水闻前形成冲沙槽,保证良好的冲沙效果。

DB65/T37222015

b.2.4.3.6防洪堤是为减少雍水坝上游的淹没损失,宜在溢流坝上游沿河岸修建。 b.2.4.3.7有坝(闸)引水渠首位于水量较丰沛的多泥沙河流,或坝(闸)上、下游水位差较 「采取表层引水、底部廊道排沙的引水方式。底部冲沙廊道可布置在进水闸前的沉沙槽内,其顶部 水闸底槛齐平,末端由冲沙闸控制。

SL 657-2014标准下载10. 2. 5农用并

10.2.5.1机井布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