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pdf

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5406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pdf简介:

DB44/T 2283-2021 是广东省地方标准,名为《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这个标准主要为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生态导向的规范和指南。它强调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该导则涵盖了水利工程的各种方面,如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水质改善、生态廊道构建等,旨在促进水利工程的绿色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遵循这个导则,可以确保水利工程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s 在实现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安全保障与社会服务功 能的同时,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并落实生态理念的工程设计。 3.2

河湖生态系统aquatic ecosystem

DB44/T 2283202

自然生态系统中由河流、湖泊等水域及其滨岸地带组成的生态子系统,其水域空间和水、陆生物群 落交错带是水生等生物群落的重要生境,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aquaticecologicalprotectionandrestoration 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修复功能的基础上《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50698-2011》,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促使河湖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 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水文情势hydrologicalregime

水文变量和水文现象等各种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的态势和趋势。在生态水文学中常用流量、频率、发 生时机、延续时间、流量变化过程和水位变化过程等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要素表示。

流量 ecological flov

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生态功能、防止河道断流、避免河流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受无法恢复的破坏的 最小流量。

生态水位ecologicalwatertable 为维持河湖基本形态和生态功能、防止河湖干枯、避免河湖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受无法恢复的破坏的 最低水位。 3.7 水环境承载能力water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 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可被继续使用并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3.8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utilizationratioofwaterresources 流域取用水量占流域水资源总量的比率,体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3.9 生境habitat 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3.10 鱼类“三场一通道”“threegroundsand onechannel”offish 鱼类产卵场、底护场、索饵场以及洄游通道。 3.11 生态缓冲带 Fecologicalbufferzone 水域岸坡与生产、建设用地之间天然或人造的隔离生境。 3.12 服 生态护坡ecologicalslopeprotection 采用植物措施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可满足防止边坡受水流、雨水、风浪的冲刷侵蚀,同 时可满足植物生长、动物栖息、水土交换等要求而修筑的坡面保护设施。 3.13 鱼道fishway 供鱼类溯河通过闸、坝等建筑物或天然障碍物的一种人工通道,如鱼梯等类型。 3.14

DB44/T22832021

堤底宽度不小于堤身高度10倍、堤身断面面积不小于最小稳定安全断面面积2倍,具有防洪(潮)、 交通、市政、园林等功能的堤防

4.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应在确保工程安全保障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妥善协调 好安全保障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 4.2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应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 的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设计目标。 4.3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保护、自然恢复为主,将生态保护红线、水资 源利用上线、水环境质量底线作为硬约束指标。 4.4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在条件允许时,可将水利工程生态建设与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两者统筹结合,但 不应将两者相混淆,不应以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替代水利工程生态建设。 4.5水利工程生态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在工程设计全 过程中执行

5.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前期宜对工程建设可能涉及的生态问题进行调查,包括收集和了解工程区域的 水文水资源、河湖地貌、水环境质量、生物状况、区域规划以及涉水工程建设情况等基本内容。 5.2调查重点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岸线保护区、鱼类“三场一通道”、野 生动物栖息地和迁移扩散通道、重要湿地、国家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以及珍稀保护物种、古树、古建筑 和水文化遗址 5.3调查范围宜结合水资源分区、主体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水土保持区划和行政区划合理确定, 对资料缺乏地区和生态敏感区宜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 5.4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现状生态评价可参照SL709的规定执行。 5.5在前期调查基础上,识别工程建设涉及的水生态问题,提出工程建设生态制约因素或生态需求。

6.1应根据工程所在流域、水系或区域特点,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 况,按照工程功能定位,避让制约因素,结合生态需求合理安排生态保护与修复布局,科学选定工程总 体布局。 6.2工程总体布局应执行主体功能区制度,遵循空间管控和生态功能保护约束,并满足规划符合性要 求。 6.3工程总体布局应以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增强水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为原则, 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6.4工程总体布局与各类环境敏感目标的区位关系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要求。

7.1.1工程任务应综合考虑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区域

1.1工程任务应综合考虑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DB44/T 2283202

态保护与修复需求,基于工程特点和实施条件,明确工程生态任务L07G324 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并统筹水文化水景观构建需求。 7.1.2水利工程生态任务宜根据工程所处地区、工程类型确定。针对区域发展格局和工程类型,生态 任务可参考附录B。

7.2.1工程规模的确定应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持续发挥,避免过度建设, 7.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控制在水资源利用上线和河湖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7.2.3确定引调水工程、拦河工程、发电工程等工程规模时,应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生态流 量(水位)应根据河湖水文特性、流域水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考虑不同时间尺度量化确定。 a 已有相关工程批复和规划依据划定生态流量的河流,应按照已批复的成果执行。部分已划定生 态流量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详见附录C。 b) 未划定生态流量的,应根据工程类型和特征确定: 1)河道上游及支流的生态流量宜按附录D.1确定; 2)大中型水电工程的生态流量宜按附录D.2确定: 3)小型水电站和小型水库工程的生态流量宜按附录D.3确定。 C 湖泊及河口感潮区河涌宜结合生态环境需求合理确定生态水位。 d 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特有水生生物栖息地,宜进行专题研究,适当加大生态流量。 7.2.4水库、水电站等工程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的过流能力应满足生态流量要求。 7.2.5 拦河工程应根据工程所在河段鱼类资源及其分布、鱼类游习性等因素,按照SL609的规定确 定过鱼设施规模。主要江河洄游鱼类详见附录E。 7.2.6治涝工程宜考虑坑塘、沼泽、湿地、海绵设施等的水量调蓄削减作用,综合确定排涝工程规模

8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8.1.1工程布置应顺应自然,系统考虑工程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所形成的空间形态,避免过度改变工 程区域的自然空间。 8.1.2应维持河湖岸线、河口岸线和海洋岸线的天然状态,不应缩窄河道行洪断面、裁弯取直、侵占 水域或河口滩涂。 8.1.3应保护河湖周边现存且与河湖连通的湿地,保护海岸带红树林,不应为便于工程布置或施工而 破坏湿地和红树林。 8.1.4应保留河湖横断面坡、岸、滩、槽、洲、潭等多样化的自然形态,避免将河湖底部平整化。 8.1.5河道横断面宽度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且河道两岸宜预留生态缓冲带。生态缓冲带宽度应结 合当地实际和各地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省主要河道两侧生态缓冲带宽度各宜不少于30m,市主 要河道两侧生态缓冲带宽度各宜不少于20m,其他河道两侧生态缓冲带宽度各宜不少于6m。 8.1.6工程布置应合理过渡衔接,维护上下游水沙输送畅通,防止造成下游断流,避免阻隔鱼类洄游。 8.1.7应结合现状河床地貌特征、水力条件等因素,分段确定河床纵坡,不宜全河段按同一坡比设计。 河床纵坡较陡、河床蓄水能力较差的河段,可采取增强河道滞蓄水体能力的措施,但不应以此替代或降 低生态流量。 8.1.8当工程布置的空间形态对河湖及周边自然空间造成较大的改变和影响时,或当前河湖自然形态 已遭受改变时,应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DB44/T22832021

8.2.1工程布置形成的界面应与外界生态要素形成良好的联系:

a) 水陆连接界面的处理应具有连续性SY∕T 4111-2007 天然气压缩机(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避免形成生态缺失带: b) 在与生物群落的联系上应营造有利于生物群落的生存与恢复的生境界面; c)在与人的联系上应为公众提供亲近水、到达滨水空间的便利。 8.2.2河湖水位变动区、水库消落带应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上,注重生态保护,布置生态护坡 护岸,塑造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同时减少水土流失。 8.2.3工程建设形成的永久开挖面宜结合山体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成为仿自然的界面。 3.2.4 闸坝陂头、泵站等建筑物与河道岸坡的连接界面应平顺自然,应设置过渡段。 8.2.5河湖堤岸断面宜斜则斜,宜采用斜坡式、复合式等自然形式的生态堤岸;条件允许时,可采取 地形重塑等方式建设隐形堤岸,形成自然界面。 3.2.6除与其它工程建筑物必要的衔接段外,不应将河湖堤岸天然斜坡改造成直立式挡墙后填平斜坡。 8.2.7不应将天然河道水系加盖涵化;对于现状已涵化的河段,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宜去盖恢复其天 然界面

8.2.8河湖堤防工程宜布设亲水便民设施

a)堤防背水坡宜设置与市政道路、村庄道路的连接设施; b 堤防迎水坡可设置亲水设施,增强人与水的联系: 空间条件适宜时,宜考虑工程界面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可接纳慢行交通系统、水上交通、滨水 公园、休闲活动场所等设施。上述设施布置的适宜性应按附录F执行。 8.2.9应在野生动物难以攀爬通过的堤岸上设置动物通道。 8.2.10沟渠工程隔断自然陆地连接或分隔生态单元时,应预留动物通道,跨越沟渠的桥梁选址及结构 型式宜结合动物通道统筹考虑。位于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和迁移扩散路线上的沟渠工 程,应按LY/T2016的规定设置野生动物通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