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pdf

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4217-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2012
免费资源

DB37/T 4217-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pdf简介:

"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发布的技术规范文档。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的是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动态监视和监测工作,它详细规定了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上活动管理等方面,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卫星监测、海洋观测设备等进行有效的动态监视和监测,以保障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安全,维护海域资源的合理使用,预防和应对海洋灾害,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规范可能包括的内容有监测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数据共享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它旨在提升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海洋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参考文件。

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93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7931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12327 海道测量规范 GB/T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7501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32067 海洋要素图式图例及符号 GB/T3318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正射影像地图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3007.2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数 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HY/T123 海域使用分类 HY/T124 海籍调查规范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HY/T164 海岸带制图图式 HY/T251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 DB37/T3588 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断面基准点daumpoint 距离监测区域有一定距离,地质条件稳定,易于保存,便于水准联测的点。 3.2 工作点workingpoint 断面起点。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 GB/T 19141-2011》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海岸线基本情况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a)海岸线位置、类型、分布、长度; b)海岸线利用的位置、类型、长度。 海岸线监视内容包括: a)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具体参照附录A(表A.1); b)岸滩冲淤现状,

海湾基本情况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表B.3): a)海湾类型; b) 口门位置、口门宽度、海湾面积、岸线位置、类型、长度; 湾内水下地形: d)海湾开发利用现状等。 海湾监视内容包括: a)海湾开发利用现状; b) 海湾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岸滩冲淤现状。

河口基本情况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表B.4): a)口门位置、河口宽度、岸线位置、类型、长度; b)河口水下地形; c)河口开发利用现状等。 河口监视内容包括: a)河口开发利用现状; b)河口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c)河口冲淤现状。

潮间带基本情况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表B.5): a)潮间带宽度、面积; b)开发利用现状。 潮间带基本情况监视内容: a)潮间带开发利用现状; b)潮间带冲淤现状

省政府批复的海岸线。

海岸线至海湾口门内的全部海域。

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间的海岸带

应采用遥感监视监测与现场监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岸海域空间资源进行监视监测,通过遥感监 视监测提取海岸线、海湾、河口、潮间带的空间属性信息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现场监视监测对遥感监 测提取的信息进行现场核查并对遥感监测提取信息以外的监测要素进行现场监测。

7.1.1遥感影像选择

应采用监测实施前半年内的遥感影 间不应小于影像宽度5%的重叠,选用层次丰富、图像清晰的影像

7.1.2遥感影像处理

影像几何校正处理及影像融合按照GB/T7930的规定执行。

信息提取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 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结合实地踏勘验证,开展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建立海岸线、海湾、河 口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库: b 采用人机交互法,按照DB37/T3588界定方法,提取海岸线位置、类型、属性及海岸线两侧 开发利用现状等; C 采用人机交互法,参照《海域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规范》界定方法,提取海湾、河口的口 门宽度、岸线、面积及开发利用现状。 信息提取的主要技术要求: a) 信息提取比例尺1:10000; b 特征点平面位置中误差按GB/T33182的规定执行; 线状矢量数据提取,精度优于2个像元;面状矢量数据提取,精度优于4个像元,最小图斑 面积不小于25mm; d 矢量数据拓扑检查,保证线状矢量数据连续、无悬点、无重叠,面状矢量数据无重叠; e 向海一侧,解译信息类型按照HY/T123的规定执行(参见附录A)

7. 2 现场监视监测

7.2. 1.1岸线监测

7. 2. 1. 1. 1监测方法

对可以到达的区域应采用GNSS测量方法进行现场监测,对于难以到达的区域应采用航空摄影测 进行监测。

7. 2. 1. 1. 2 技术要求

岸线监测技术要求如下:人 岸线监测时,测量岸段应按顺序编号,按DB37/T3588要求填写岸线位置、类型和岸线两侧 开发利用情况,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表B.1、表B.2); b 测量路线沿遥感影像提取的海岸线布设,测量点选取海岸线拐点、类型分界点、遥感解译验 证点等特征点: C 监测岸线测量点应有代表性,对于直线型海岸线,测点布设间距不超过200m;对于弧线型海 岸线,测点布设应体现其弧线形态;对于折线型海岸线,测点布设应体现折线形态,测点最 大间距一般不超过100m;在变化复杂及特殊岸段应加密观测点,测点最小间距一般不小于10 m d 现场测量点的平面位置的点位中误差为土0.1m,按照HY/T124的规定执行;航空摄影测量平 面位置中误差为土1m,按照CH/T3007.2的规定执行; e 市、县(区、市)的海岸线的分界点的位置,应由调查人员进行现场确定; f) 现场测量执行CH/T2009的规定; g 航空摄影测量执行GB/T7930、GB/T7931的规定。

7. 2. 1. 1. 3监测成果

基于基础地理数据和内夕 数据格式采用Geodatabase格式; 天量数据集相关的属性数据执行DB37/T 3588的规定。失量数据集应通过拓扑规则检查,形成线状要素 矢量数据。绘制海岸线类型与分布、海岸 进行岸线长度量算,统计岸线类型。

7.2.1.2水下地形监测

7. 2. 1. 2. 1监测方法

7. 2. 1. 2. 2技术要求

水下地形监测技术要求如下: a)监测点深度中误差Ms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深度中误差基本精度指标

b)水位控制、水下测量测线布设、测深定位及水下地形图绘制的要求按照GB12327的规定技 c)水深改正等后期数据处理及水深图编辑按照GB12327的规定执行; d)水深图绘制按照HY/T251的规定执行。

7.2. 1.2.3监测成果

监测成果有水深图、水下地形图。数据格式采用Geodatabase格式,矢量数据集应通过拓扑规则 查,形成线状要素。矢量数据集相关的属性数据,见表3。 编制水深DLG数据和成果矢量数据集,数据格式采用Geodatabase格式;矢量数据集相关的属性数据 按表3要求。矢量数据集应通过拓扑规则检查,形成线状要素矢量数据,绘制水深图、水下地形图

7. 2. 1 3断面监测

7. 2. 1. 3. 1监测方法

7. 2. 1. 3. 2 技术要求

断面监测技术要求如下: 断面监测以工作基点为起始点,垂直于海岸线方向,并结束于0米等深线的交点; 6 基准点、工作基点高程按照GB/T12898中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进行,填写断面监测记录表 格式应符合附录B要求(表B.6); C 工作基点应均匀分布在监测对象内,对存在影响冲淤变化因素的区域、地形变化复杂的区域, 可的情增加密度;每次监测前工作点应进行水准联测: 水深小于1m采用水准法测量,水深1m~2m采用水准法和单波束测深仪同时施测,水深大于 2m采用单波束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水深测量按照GB/T17501的规定执行; e 断面监测点深度中误差为0.2m,2倍中误差为最大限差; 对各断面数据进行样条插值处理,绘制监测区域的断面曲线

7.2. 1.3.3监测成果

应基于断面测量数据绘制成果断面图

应基于断面测量数据绘制成果断面图。

7.2. 1.4 开发利用现状监测

7. 2. 1. 4. 1监测方法

应采用遥感监测,实地调查 的方法进行开发利用现状监测

7. 2. 1. 4. 2 技术要求

开发利用现状监测技术要求,如下: 遥感监测提取开发利用图斑,按照7.1.3要求执行,实地调查确定开发利用图斑的边界、内 容及海域使用类型,并对遥感监测未提取的图斑进行补充调查; b 对已开发利用海域进行边界、拐点、特征点测量,平面位置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土0.1m,按 照HY/T124的规定执行; C 每个图斑有且仅有一个海域使用类型,海域使用类型要细化到二级类; d 海域使用类型按照附录A执行

7.2. 1.4.3监测成果

应基于实地调查及测量成果,编制开发利用现状成果矢量数据集,矢量数据集应通过拓扑规则检查 形成面状要素矢量数据。数据格式采用Geodatabase格式;矢量数据集相关的属性数据,按表4要求。丝 制开发利用现状类型与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专题图。

表4开发利用现状矢量数据属性表

表4开发利用现状矢量数据属性表(续)

DB61∕T 5014-2021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7. 2. 2. 1监视方法

应拍摄现场照片、视频,进行现场监视

7. 2. 2. 2技术要求

现场监视技术要求,如下: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个监视点不少2张,照片应附带经纬度,每张照片不小于1M; b)视频应能反映海岸线拐点、开发利用类型等典型特征属性,时长不少于15秒; c)照片编号规则:监视对象+监视内容+监视点序号+拍摄序号,照片属性按表5要求进行编辑

表5现场监视照片数据属性表

DB13∕T 2511-2017 布敦岩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指南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内容应包括: a)岸线位置、长度、类型变化; b)岸线开发利用位置、长度、类型变化; c)岸滩冲淤情况变化。

海湾动态变化监测内容应包括: a)海湾面积变化; b)海湾水下地形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