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

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945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简介:

"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 是一份由中国广东省的地方标准(DB4403/T)发布的技术文件。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中充电系统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它适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与电动汽车充电功能相结合的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验收,旨在确保这类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兼容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智能化停车设施的发展。

具体来说,这份标准可能涵盖了充电设备的性能指标、接口要求、安全防护措施、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升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体验。对于相关行业的制造商、安装者、检验机构和用户来说,这份标准是他们必须遵循的依据,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B4403/T 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 第2部分:充电系统.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充电系统的总则、供电侧连接方式要求、充电侧连接方式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式一体化设备充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918. 12014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4048.2—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 18487. 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8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部分:非车载传导供电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 GB/T 20234.1—2015日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2015日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27930一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 29317—20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38775.1一2020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0966一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NB/T33001一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33008.1一2018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SZDB/Z150一2015(所有部分)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机械式停车设备mechanicaparkingequipment 用来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设备,

B4403/T109.22020

机械式停车充电设备mechanicalthree—dimensionalEvchargingequipment 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上装设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可为储放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 3.3 智能接插连接intelligentconnector 通过自动检测、识别,智能控制驱动充电接插件的一端,自动完成与待充电车位或车辆充电口(与 充电设施连接侧)插入和拔出功能的接插连接方式。 3.4 滑触连接slidingcontact 通过相互滑动的并被施加一定压力的导体接触副,并在滑动的动态和静态过程中均可完成电能传导 功能的供电连接方式。 3.5 原边设备primarydevice 能量的发射端,与副边设备耦合DB33∕T 1221-2020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将电能转化成交变电磁场并定向发射的装置。 3.6 副边设备secondarydevice 能量的接收端,与原边设备耦合,接收交变电磁场并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7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PowerTransfer(wPT) 一种借助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磁场、微波、光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 种供电模式,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ontactlessPowerTransfer一CPT)。 3.8 无线供电wirelesspowersupply 将交流或直流电网(电源)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电能由电网侧传输至停车设备。 3.9 非车载充电机off一boardcharger 固定连接至交流或直流电源,并将其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 电的专用装置。 3.10 等效连接方式c'equivalentcasec'connection 将电动汽车与交流电网连接时,在供电设备和车辆之间增加一组接插件,接插件的一端与充电机永 久连接,另一端与车辆插头永久连接,见图4。

舒电动汽车与交流电网连接时, 在供电设备和车辆之间增加一组接插件,接插件的一端与充电机 接,另一端与车辆插头永久连接,见图4。

4. 4. 2混度要求

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5%。

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5%。 储运相对湿度范围:≤95%

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5%。 储运相对湿度范围:≤95%

DB4403/T109.22020

设备安装地点不应有火灾或爆炸危险性介质,周围介质不应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 导电介质:不宜靠近生产、加工、储存铁磁性物件的场所。

1.6交流输入电气条件

频率变化范围不应超过(50土1)Hz。 交流输入电压波动范围不应超过标称电压的土15%。 三相交流输入电压不对称度不应超过5%。

按电能传输的方向,将一体化设备申的充电系统划分为供电侧及充电侧(见示意图2一图7) a)供电侧是指从供配电设施到载车板(如有,或类似位置)之间的一侧; b)充电侧是指载车板到交流充电机/转接插头再到电动汽车之间的一侧。

不同类型的机械式停车库按其给载车板(如有,或等效位置)提供电能的方式可划分为3类: a 智能接插连接方式 b) 滑触线连接方式; c)无线供电(电能传输)方式

从一体化设备中载车板(如有,或等效位置)给车提供电能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a)传导连接方式 符合GB/T18487.1一2015规定的传导连接方式,包括: 1)连接方式A; 2) 连接方式B; 3) 连接方式C; 4)等效GB/T18487.1连接方式C。 b) 无线电能传输方式 符合SZDB/Z150一2015的无线电能传输连接方式

5.4供电侧与充电侧的组合方式

DB4403/T 109.22020

智能接插件的工作环境要求: a)耐盐雾96h; b)阻燃等级VO。 注1:耐盐雾测试根据GB2423.17中相关说明进行; 注2:阻燃等级根据UL94划分。

智能接插件防护等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未接插时:固定在车库端/载车板端均应达到IP54; b)插接后:整体应达到IP55。

6.1.4电气性能要求

智能接插件的电气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正常工况下的绝缘电阻应≥10MQ; 接触电阻应满足: 1)强电接触对≤3 m2; 2 弱电接触对≤2m2。 耐电压应满足: 1)强电位:AC3000V耐压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2)其余孔位:AC500V耐压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b 应能够检测内部温度,当超过温度上限时应能发出停止充电指令,并发出告警; C 表面最高温度: 1) 抓握部分金属部件不应超过50℃,非金属部件不应超过60℃; 2)可以接触的非抓握部位,金属部件不应超过60℃,非金属部件不应超过85℃。 d) 环境温度40℃条件下,端子的温升不应超过50K; e)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满足GB/T11918一2014第26章相关要求; f) 耐热、耐燃及耐漏电起痕应满足GB/T11918一2014第27章相关要求:

6.1.5机械性能要求

智能接插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能提供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插接; 应具备定位导向装置,在运行插接方向土15mm的范围内保证插接牢固可靠; 应能修正平面内大于10mm的位置偏差及相对于中心轴线不大于1.5。的角度偏差;或出现 不利于插针的角度,插接件壳体应具有完全保护插针的能力; d 空载插拨应大于10000次,且10000次插拨后,在40℃环境温度下,通电检测接插件温升不 超过50K; 应能经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插接件应无松脱现象且满足6.1.4及 6.1.5的规定。 注:进行扫频振动试验时,Z为插接件插接方向,X,Y为另两个方向,频率为50Hz,振幅为3mm,扫频速率为1oct/min, 每一方向实验时间为30min。

智能接插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能提供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插接; b 应具备定位导向装置,在运行插接方向土15mm的范围内保证插接牢固可靠; C 应能修正平面内大于10mm的位置偏差及相对于中心轴线不大于1.5的角度偏差;或出现 不利于插针的角度,插接件壳体应具有完全保护插针的能力; d 空载插拨应大于10000次,且10000次插拨后,在40℃环境温度下,通电检测接插件温升不 超过50K; e) 应能经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插接件应无松脱现象且满足6.1.4及 6.1.5的规定。 注:进行扫频振动试验时,Z为插接件插接方向,X,Y为另两个方向,频率为50Hz,振幅为3mm,扫频速率为1oct/min, 每一方向实验时间为30min。

6.2.1滑触线宜采用安全滑触线或铜质刚性滑触线供电,亦可采用碳材料刚性滑触线供电。

6.2.1滑触线宜采用安全滑触线或铜质刚性滑触线供电,亦可采用碳材料刚性

6.2.1滑触线宜采用安全滑触线或铜质刚性滑触线供电,亦可采用碳材料刚性滑触线供电。

DB4403/T 109.22020

6.3.2.2无线供电系统载车板侧的设备及组件应安装在载车板上,且不影响立体停车库的正常停车。

2无线供电系统载车板侧的设备及组件应安装在载车板上,且不影响立体停车库的正常停车

6.3.3.1按输出电能类型可分为:

a)交流输出无线供电;

6.3.3.2按系统输出功率等级可分为:

6. 3. 4 使用条件

6. 3. 4. 1温度

工作温度范围:0℃~50℃。 储运温度范围:0℃~90℃。

6. 3. 4. 2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5%。 储运相对湿度范围:≤95%。

6.3. 4.3海拔高度

DB42∕T 1741-2021 激波法检测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规程海拔高度不应超过1000m

每拨高度不应超过1000m

6.3.4.4设备安装地点

设备安装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 不宜靠近生产、加工、储存铁磁性物件的场所。

6.3.4.5交流输入电气条件

频率变化范围应不超过50Hz土2%;交流输人电压波动范围应不超过标称电压的土15%;三相交流输 入电压不对称度应不超过5%;交流输入电压应为正弦波GB∕T 9979-2005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 试验准则,在非正弦含量不超过额定值10%时,无线供电 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3.4无线电能传输方式

线供电系统额定工作状态时,系统效率应不低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