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9-1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pdf

DB29-1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878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9-1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pdf简介:

"DB29-1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pdf" 是一份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也称为PC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地基加固、建筑物深基坑支护等。

这份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生产、施工、检验和验收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标准。它可能包括管桩的尺寸、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施工工艺、承载能力计算、质量控制、安全规定等内容,旨在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

对于任何参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质检人员,这份规程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此来确保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和施工效果。

DB29-110-20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关于领布(预应力混凝士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二0一0年九月十日

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对下列管桩桩基进行沉降计算: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管桩桩基:1部分挤土桩:预钻孔打人(静压)预应力混漫土管桩、2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形复杂、荷载分布不均匀或桩端以散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注0下存在软弱土层的管桩桩基:2挤土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对周围建筑物及设施有不利影响的大面积地面堆载管桩3.2.3管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桩基。1桩的中心距应符合表3.2.3的规定,当有工程经验时可3.1.6软土地基的基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适当减小,对于大面积群桩宜适当加大;1应考虑挤土效应对沉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表3.2.3桩的最小中心距管线等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土类与沉柱工艺排数不少于3排且2先沉桩后开挖基坑时,必须考虑基坑挖土顺序和控制分柱数不少于9根的性基其他情况层开挖厚度,防止土体侧移对桩的影响:部分挤土档桂编开口4.0d3.5d3厚层软土场地施工大面积密集管桩时,应采取有效的消挤土柱桂端闭口4.5d4.0d减超孔腺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的措施:注:d管直径4柱径30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厚层软土地区仅能应2排列管时,宜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用于地面处理。力作用点重合,并使管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抗弯截面模量:3.2桩的类型与布置3对于桩箱基础、剪力墙结构桩筏(含平板和梁板式承台)基础,宜将桩布置于墙下和梁下;3.2.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按承载性状分类:4对于框筒、框剪结构应按荷载分布并强化荷载集度高的1抗压桩核心筒和内部剪力墙区桩基刚度的原则布桩;抗压桩主要承受轴心压力作用,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5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柱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人持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以及桩端阻力承担。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2抗拔桩1.5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抗拔桩主要承受轴心拉力作用,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4d;可液化土层不得作为桩端持力层。3抗水平荷载桩3.3勘察要求抗水平荷载桩主要承受水平侧压力作用,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身刚度和桩侧土共同承受。3.3.1岩土工程勘察应充分评价桩端持力层的均匀性及分布3.2.2按挤土类型分类:稳定性,当持力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变化较大或相邻两个勘探孔揭示的持力层顶板坡度大于10%时,应适当加密勘探7

附录A管桩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 表A管桩抗裂弯矩及极限查柜

4.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单承载力确 定应通过单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实际工程也全部采用单桩竖 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单柱竖向承载力可根据土的物 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估算。为避免混滑,《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桩项竖向力采用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承台及承台上土自重采用标准 值,相应单桩竖向承载力采用特征值,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 以2。 4.3.5与单桩竖向承载力相比,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的因素较多,包括的截面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 桩的人土深度、桩顶约束情况等,很难准确估算,一般应通过 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本规程第4.2.5条提供了具体的单桩水平 承载力计算公式,在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资料时,可以用 于估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中综合考虑了桩身抗弯刚 度、水平位移系数及充许水平位移值等多种因素。对于抗弯性 能差的预应力混土管桩,其水平承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通 常是桩身首先出现裂缝,然后斯裂破环。 4.3.6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应考虑桩的耐打性、施工时的强度 损失等因素进行限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中, 桩身强度采用公式Q≤Afc,其中工作条件系数取0.6。 4.3.8,对于桩基础一般需要进行沉降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计 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管桩基础同一般的桩基,其最 终沉降量本规程提供两种计算方法供选择: 1可采用实体深基础单项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当无当 地经验时,桩基沉降经验系数中,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B50007)选用。 2也可采用简化式计算。简化式中桩基沉降经验系数, 可按表2获得,其中B,为承台宽度,s,为桩间距,d为桩径,n为 数量,L为承台长度,L为柱人土深度。

6管桩桩基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目前,在天津地区管桩施工所使用的沉桩施工工艺主要 有两种,即锤击法沉桩和静压法沉桩:针对设计人选用的施工 工艺、设计参数、桩体材质、地质条件、施工场地周围环境, 结合设备的施工能力选用施工设备。不同的设计工艺选用不同 的设备,不同的设计参数选用不同型号的机。如果设备选型 不当,容易造成沉柱质量事故,或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应 根据不同的设计参数选用设备。 另外,施工前的现场准备是施工质量的保证,准备工作越 细,施工质量越有保证。 6.1.2施工前应准备好相关的各种资料,特别是应着重在三个 方面:一是场地地质资料,根据场地地质条件进行桩型适用性 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确定桩体强度及考虑是否加桩尖 等:而是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包括场地回填情况、地下管线 及地下构筑物等埋藏情况、施工现场上空的高压电线等资料, 同时应考患施工对周围建筑及环境造成的影响:三是编写施工 组织设计,它是作为现场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主要依据,能充分 反映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6.1.3预应力混凝土管进入现场,主要做三方面验收工作: 1资质及强度报告:首先要验收内务资料三证(厂家资 质、厂家营业执照、厂家试验室资质,其次要验证产品原材复 试报告(出厂合格证、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钢材出厂合格证及 复试报告、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及砂、石试验报告、混 凝土配比单、混凝土碱集料试验报告。 2现场产品验收主要参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和行业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

888)验收,主要检验端头板是否和桩身垂直(出现超标的说明预 应力钢筋预拉拉力不均,或预应力筋长度偏差超标)、端头板预 应力钢筋墩头是否有露出端头板外、桩端头混凝土与端头板密 实程度及桩管内外是否有裂隙或损坏(断桩)、桩的挠曲度和圆 度并检查是否有横裂及其他缺陷。 脚3现场强度验收,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简易的仪器在现 场对其桩体强度做有效的验收,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可采 用回弹仪进行现场检测,具体可按表4参考。

外观验收桩体是否亏料、班体颜色、踏头权处混凝士是否 密实、管内是否有无混凝土竭落现象也能定性验收桩体强度。 6.1.4现场管桩的堆放多采用单层堆放或双层堆放,单层堆 放对场地平整要求较高,双层堆放应在桩下放置垫木。 6.1.5桩点施放是现场控制重要环节之一,同时应防止施工 时的桩点跑位,因此,施工时应经常对将要施工的桩位进行复 核,以保证桩点位误差在充许范围内。 6.1.6打桩顺序是打桩施工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施工技术规程 CECS344:2013》,以往施工 单位不注意合理安排打桩顺序而造成事故的事例很多,如桩位 偏移、挤断上拔、地面隆起过多、建筑物破坏等,因此,施工 时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6.1.7为准确控制沉桩深度或桩顶标高,施工前应对全部工

程桩的顶标高进行分类,并在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标高执行, 一般采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对于以密实土层作为桩端持力 层的场地沉桩时,锤击法可采用贯入度控制,最后三阵击每阵 击贯入深度不宜控制太小,以防止将桩头锈坏,并根据不同的 锤重或不同的设计要求综合确定:静压法可采用压桩力控制, 其控制的压桩力不能超过桩身结构承载力设计值。对于不能达 到设计要求的桩,应及时向设计人员反馈:对于施工桩长与设 计桩长差异较大时,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6.1.9桩基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施工震动、挤土、噪音等可能对 附近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的影响,应根据建(构)筑物的 正常使用和安全的要求并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及施工能力采取相 应的有效措施,如采用开口桩尖、预钻孔沉桩、开挖地面防挤 沟、设点进行沉降及开裂观测等、必要时应对建(构)筑物采取 加固猎施。 6.1.10管桩焊接前,上下节柱段接桩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 不宜大于2mm:焊接遍数不得少于二遍,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 后方能进行施焊外一层:对于大直径桩,焊接遍数不宜少于三 遍;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得有任何夹渣、裂缝或缺焊等:焊好 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一定时间方可维续锤击或静压施工。对 于很硬土层场地,冷却时间宜严格按条文规定的时间执行:对 于一般黏性土层场地,冷却时间可适当减少,但锤击法冷却时 间最少不应少于3分钟,静压法冷却时间最少不应少于2分钟。 6.1.11桩基施工是对勘察、设计、桩体质量等的有效验证, 因此,施工遇到本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均应暂停打桩,并及时报 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以便进行原因分析,并研究处理解决的 措施。 6.1.13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水平力相对较差,因此,在 施工完的管桩上部或周围开挖深基坑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 方案,并保证基坑围护结构和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基坑开挖宜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地基王性质的不同,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 限承载力仍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从大量的工程实践看,当桩端 为黏性土时,长度较长的静压桩其最终的极限承载力比压桩施 工时的终压力要大很多,静压桩最后获得的单桩竖向极限承 载力可比终压力高出2~4倍:但是桩端为密实状态的粉土、砂 土时,压桩力普遍偏高,最终极限承载力达不到桩的终压力。 限据多项试桩结果统计,单拼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比值随栅 需持力层的砂性增大呈反比关系,即砂性题天,比值越小: 黏性越大,比值越大。市区及土质相对较好的周边地区柑长 18~30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与终压值Q的比值可按 表5参考。

表5Q./Q的比值参考关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