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627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全称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这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规范。

该规程包括了对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连接、结构性能评估、施工工艺、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的规定,旨在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和经济性,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向现代化、工业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它是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参与方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Vu 持久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VuE一 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剪力墙底部接缝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值; 1.2,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取1.1。 2装配整体式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 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浆 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并应符合国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5.3纵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GB∕T 51318-2019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6.5.5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1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2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图6.5.5)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的尺 寸和数量应按本规程第7.2.2条的规定计算确定:键槽的深度1

不宜小于3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 10倍;键槽可贯通截面,当不贯通时槽口距离截面边缘不宜小 于50mm;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 于30°。 3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底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 粗糙面;侧面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也可设置键 槽;键槽深度t不宜小于20mm,宽度w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 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 面倾角不宜大于30° 4预制柱的底部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应均匀 布置,键槽深度不宜小于3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 30°。柱顶应设置粗糙面。 5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 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预制梁端、预制柱端、预制墙端的粗 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

图6.5.5梁端键槽构造示意 1一键槽:2一梁端面

6.5.6预制构件纵向钢筋宜在后浇混凝土内直线锚固;当直线 锚固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折、机械锚固方式,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筋锚固板应用 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6.5.8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采用简支连

1预制楼梯宜一端设置固定铰,另一端设置滑动铰,其转 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且预制楼梯端部 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应符合表6.5.8的规定; 2预制楼梯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

.8预制楼梯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

6.6.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盖。结构转换层、 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 层宜采用现浇楼盖。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 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2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 3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4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5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 6.6.3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 向板或双向板设计。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分离式接缝(图6.6.3a) 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对长宽比不大于3的四边支承叠合板,当 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6.6.3b)或无接缝(图

6.6.3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

图6.6.3叠合板的预制板布置形式示意

1一预制板:2一梁或墙:3一板侧分离式接缝;4一板侧整体式接缝

1一预制板;2一梁或墙;3一板侧分离式接缝;4一板侧整体式接缝

6.6.4叠合板支座处的纵可钢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 锚人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6.4a);

4一附加钢筋:5一支座中心线

2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 伸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 当板底分布钢筋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 土叠合层中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 的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

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凡 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6.4l

1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 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 (d为附加钢筋直径); 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图6.6.5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

一后浇混凝土叠合层;2一预制板

3一后浇层内钢筋;4一附加钢筋

6.6.6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

合极极侧的整体式接缝直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 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 连接、弯折锚固;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弯折锚固时 (图6.6.6),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厚度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120mm(d为 弯折钢筋直径的较大值); 2)接缝处预制板侧伸出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在后浇混凝土 叠合层内锚固,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两侧钢筋在 接缝处重叠的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弯折角度不应

大于30°,弯折处沿接缝方向应配置不少于2根通长构 造钢筋,且直径不应小于该方向预制板内钢筋直径。

图6.6.6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 通长构造钢筋;2一纵向受力钢筋;3一预制板;

一后浇混凝土叠合层;5一后浇层内钢

6.6.7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桁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腹杆钢筋直径不 应小于4mm; 4桁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6.6.8当未设置桁架钢筋时,在下列情况下,叠合板的预制板 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应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1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于4.0m时,距支座1/4跨范围内; 2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 跨范围内; 3悬挑叠合板; 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 锚固范围内。 6.6.9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的抗剪构 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剪构造钢筋宜采用马形状,间距不宜大于400mm, 钢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 2马钢筋宜伸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预埋在预

制板内的总长度不应小于15d,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50mm。 6.6.10阳台板、空调板宜采用叠合构件或预制构件。预制构件 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叠合构件的负弯矩钢筋应在相邻叠合板 的后浇混凝土中可靠锚固,叠合构件中预制板底钢筋的锚固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板底为构造配筋时,其钢筋锚固应符合本规程第 6.6.4条第1款的规定; 2当板底为计算要求配筋时,钢筋应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 要求。

7.1.1除本规程另有规定外,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按现浇混 疑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7.1.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或层数不超过3层时,可采用套 筒灌浆、浆锚搭接、焊接等连接方式; 2当房屋高度大于12m或层数超过3层时,宜采用套筒灌 浆连接。 7.1.3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水平接缝处不宜出现

7.1.3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水平接缝处不宜出现 拉力。

7.1.3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柱水平接缝处不宜出现

7.2.1 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装配整体式框架,应进行梁 柱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对四级抗震等级可不进行验 算。梁柱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和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中的有关规定

7.2.2叠合梁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7.2.2叠合梁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Vu= 0.07f.Acl +0.10f.Ak+1.65AsdVf.f

Vue = 0. 04f.Acl +0. 06f.Ak + 1. 65AsdV f.fy

中:Ac1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 f 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一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k一 各键槽的根部截面面积(图7.2.2)之和,按后 浇键槽根部截面和预制键槽根部截面分别计算 并取二者的较小值; Asd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 的纵向钢筋。

4预制键槽根部截面;5一后浇键槽根部截面

7.2.3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

2.3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

.3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 直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预制柱受压时:

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u = 0. 8N+ 1. 65Ad/f. f

国际富豪别墅区装修图Vue = 1. 65Asda Asdf

N一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 计值,取绝对值进行计算; Asd一一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 VuE一一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4混凝土叠合梁的设计应符合本规程和现行国家标准《混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有关规定

7.3.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当采用叠合梁时,框架梁的后 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图7.3.1),次梁的后浇 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采用凹口截面预制梁时 (图7.3.1b),凹口深度不宜小于50mm,凹口边厚度不宜小 于60mm

(a)矩形截面预制梁

图7.3.1叠合框架梁截面示意

《化纤工厂验收规范 GB50956-2013》7.3.2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