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pdf

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61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pdf简介:

"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复合土钉墙(Combination Soil Nail Wall,简称CSNW)在建筑基坑支护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相关技术要求。复合土钉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它结合了土钉、挡土墙等元素,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各类深度不大的软土地基和岩土地基的基坑开挖。

本规范涵盖了复合土钉墙的设计原则、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监测方法等方面,旨在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有效。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例如住宅、商业、工业等项目中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

GB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K+K+0. 5K2≥1.0

5.3.6复合土钉墙底部存在软弱黏性土时,应按地基承载力模式 进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5.3.7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图5.3.7)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广东]交桥大中修工程施工合同2020式中:1、Y2 分别为地面、坑底至微型桩或截水雌幕底部各土 层加权平均重度; t一微型桩或截水幕在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

图5.3.7坑底抗降起稳定性验算

5.3.8有截水惟幕的复合土钉墙,基坑开挖面以下有砂土或粉土 等透水性较强土层且截水幕没有穿透该土层时,应进行抗渗流 稳定性验算。

式中:i。基坑底面土体的临界水力梯度; i渗流水力梯度; 坑底土颗粒的相对密度;

e 坑底土的孔隙比; hw一 基坑内外的水头差; t 截水耀幕在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 Kw1 抗渗流稳定安全系数,对应基坑安全等级一、二、三级 时宜分别取 1. 50、1. 35,1. 20。

图5.3.9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10基坑底面以下存在承压水时(图5.3.10),可按公式 10进行抗突涌稳定性计算。当抗突涌稳定性验算不满足 宜采取降低承压水等措施

图5.3.10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Ym2h./ P.≥K.2

(5. 3. 10)

武中:m2 不透水土层平均饱和重度; h。—承压水层项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P.承压水水头压力; Kw2 抗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宜取1.1.

1土钉墙墙面宜适当放坡。 2竖向布置时土钉宜采用中部长上下短或上长下短布置 形式。 3平面布置时应减少阳角,阳角处土钉在相邻两个侧面宜上 下错开或角度错开布置。 4面层应沿坡顶向外延伸形成不少于0.5m的护肩,在不设 置截水雌幕或微型桩时,面层宜在坡脚处向坑内延伸0.3m~ 0.5m形成护脚。 5土钉排数不宜少于2排。 5.4.2土钉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优先选用成孔注浆土钉。填土、软弱土及砂土等孔壁不 易稳定的土层中可选用打入式钢花管注浆土钉。 2土钉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 3成孔注浆上钉的孔径宜为70mm~130mm;杆体宜选用 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mm~32mm;全 长每隔1m~2m应设置定位支架。 4钢管土钉杆体宜采用外径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 2.5mm的热轧钢管制作。钢管上应沿杆长每隔0.25m~1.0m设 置倒刺和出浆孔,孔径宜为5mm~8mm,管口2m~3m范围内不 宜设出浆孔。杆体底端头宜制成锥形,杆体接长宜采用帮条焊接。 接头承载力不应低于杆体材料承载力。 5注浆材料宜选用早强水泥或水泥浆中掺入早强剂,注浆体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20MPa。

5.4.3面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2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终凝时间不宜超过 4h,厚度宜为80mm~120mm。 3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钢筋网可采用HPB300级钢筋, 直径宜为6mm~10mm,间距宜为150mm~250mm,搭接长度不 宜小于30倍钢筋直径。 5. 4.4i 连接件的构造(图5.4.4)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小于30倍钢筋直径。 5.4.4连接件的构造(图5.4.4)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钉之间应设置通长水平加强筋,加强筋宜采用2根直径 不小于12mm的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 2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土钉应连接牢固。可在土钉杆端两侧 焊接钉头筋,并与面层内连接相邻土钉的加强筋焊接

.4.4连接件的构造(图5.4.4)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4.4土钉与面层连接构造示意 疑土;2一钢筋网:3一钻孔:4一土钉杆体:5一钉头筋

.4.5预应力锚杆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4.5预应力锚杆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杆体材料可采用钢绞线、HRB335级、HRB400级或 HRB500级钢筋、精轧螺纹钢及无缝钢管。 2竖向布置上预应力锚杆宣布设在基坑的中上部,锚杆间距 不宜小于1.5m。

1围標应通长设置。不便于设置围標时,也可采用钢筋混凝 土承压板。 2围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型钢结构。围稳应具有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混凝土围標的截面和配筋应通过设计计算确 定,宽度不宜小于400mm,高度不宜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 级不宜低于C25。 3承压板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士构件,尺寸和配筋应通过设 计计算确定,长度、宽度不宜小于800mm,厚度不宜小于250mm。 4围標应与面层可靠莲接,承压板安装前宣用水泥砂浆找平。 5采用混凝承压板时,面层内应配置4根~6根直径16mm 20mm的HRB335级或HRB400级变形钢筋作为加强筋。

1水泥土桩截水雌幕宜选用早强水泥或在水泥浆中掺 强剂;单位水泥用量水泥土搅拌桩不宜小于原状土重量的 高压喷射注浆不宜小于20%;水泥土龄期28d的无侧限抗压 不应小于0.6MPa。 2截水幕应满足自防渗要求,渗透系数应小于0.01

坑底以下插入深度应符合抗渗流稳定性要求,且不应小于1.5m~ 2m。截水雄幕宜穿过透水层进入弱透水层1m~2m。 3相邻两根桩的地面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应保证 相邻两根桩在桩底面处能够相互咬合。对桩间距、垂直度、桩径及 桩位偏差等应提出控制要求。 5.4.8微型桩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微型桩宜采用小直径混凝土桩、钢管、型钢等。 2小直径混凝土桩、钢管、型钢等微型桩直径或等效直径宜 取100mm~300mm。 3小直径混凝土桩、钢管、型钢等微型桩间距宜为0.5m~ 2.0m,嵌固深度不宜小于2m。桩顶上宜设置通长冠梁。 4微型桩填充胶结物抗压强度等级不宜低于20MPa。 5.4.9 防排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应设置由排水沟、集水井等组成的排水系统,防止地 表水下渗。 2未设置截水幕的士钉墙应在坡面上设置泄水管,泄水管 间距宜为1.5m~2.5m,坡面渗水处应适当加密。 3泄水管可采用直径40mm~~100mm、壁厚5mm~10mm 的塑料管制作,插入土体内长度不宜小于300mm,管身应设置透 水孔GB 55008-2021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孔径宜为10mm~20mm,开孔率宜为10%~20%,宜外裹1 层~2层土工布并扎牢。

坑底以下插入深度应符合抗渗流稳定性要求,且不应小于1.5m~ 2m。截水雄幕宜穿过透水层进入弱透水层1m~2m。 3相邻两根的地面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应保证 相邻两根桩在桩底面处能够相互咬合。对桩间距、垂直度、桩径及 桩位偏差等应提出控制要求。

6.1.1复合土钉墙施工前除应做好常规的人员、技术、材料、设

备、场地准备外,尚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对照设计图纸认真复核并要善处理地下、地上管线,设施 和障碍物等。 2明确用地红线、建筑物定位轴线,确定基坑开挖边线、位移 观测控制点、监测点等,并要善保护。 3掌握基坑工程设计对施工和监测的各项技术要求及有关 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分析关键质量控制点和安全风险 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做好场区地面硬化和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 坏基坑边坡和相邻建筑的地基。检查场区内既有给水、排水管道, 发现渗漏和积水应及时处理。雨季作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排水系 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通畅。 5编制应急预案,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6.1.2基坑周围临时设施的搭设以及建筑材料、构件、机具、设 备的布置应符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基坑周边地面堆载、 动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 6.1.3土方开挖应与土钉、锚杆及降水施工密切结合,开挖顺 序、方法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复合土钉墙施工必须符合“超前支 护,分层分段,逐层施作,限时封闭,严禁超挖”的要求。

序、方法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复合土钉墙施工必须符合“走

察、设计不符,周边环境出现异常等情况应及时会同设计单 理;出现危险征兆,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2.1 复合土钉墙施工宜按以下流程进行: 1 施作截水惟幕和微型桩。 2 截水幕、微型桩强度满足后,开挖工作面,修整土壁 3 施作土钉、预应力锚杆并养护。 4 铺设、固定钢筋网。 5 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养护。 6 施作围,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杆。 进入下一层施工,重复第2款~第6款步骤直至完成。

应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注浆流量、搅拌头或喷浆头下沉和提升速度 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必要时应根据试桩参数调整水泥浆的配 合比。 2水泥土桩应采取搭接法施工,相邻桩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 3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桩机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0.5%。 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 1宜采用喷浆法施工《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 4909.3-2009》,桩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桩径的4%。 2)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按照试桩结果确定。 3)应按照试桩确定的搅拌次数和提升速度提升搅拌买。喷 浆速度应与提升速度相协调,应确保喷浆量在桩身长度 范围内分布均匀。 4)高塑性黏性土、含砂量较大及暗浜土层中,应增加喷浆搅 拌次数。 5)施工中如因故停浆,恢复供浆后,应从停浆点返回0.5m 重新喷浆搅拌。

6)相邻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如超过 24h,应采取补强措施。 7)若桩身插筋,宜在搅拌桩完成后8h内进行。 5高压喷射注浆施工要求: 1宜采用高压旋喷,高压旋喷可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 重管法,设计桩径大于800mm时宜用三重管法。 2)高压喷射水泥浆液水灰比宜按照试桩结果确定。 3)高压喷射注浆的喷射压力、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注浆流 量等工艺参数应按照土层性状、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 效半径等选择。 4)喷浆管分段提升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S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陡增或陡降、冒浆量过 大或不浆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6)应采取隔孔分序作业方式,相邻孔作业间隔时间不宜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