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 55-201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4854
免费资源

JGJ 55-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简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布的一部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专业标准。这部规程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包括房屋建筑、桥梁、隧道、道路、水工、市政、轨道交通等工程。

2. 配合比设计原则: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经济性等综合考虑。

3. 材料要求:详细规定了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水、掺合料等的质量要求和参数控制。

4. 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步骤,如确定用水量、水泥用量、骨料用量以及掺合料的使用等。

5. 混凝土性能指标:给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施工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要求。

6. 试验与调整: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后的试验验证和调整方法。

7. 施工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出了要求。

该规程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专业性和法规性质,完整版和清晰无水印的版本通常需要通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或相关机构获得。

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部分内容预览:

6.2.1配合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本规程第6.1.5条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宜绘制强 度和胶水比的线性关系图或插值法确定略大手配制强度对应的胶 水比; 2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用水量(mw)和外加剂用量 (ma)应根据确定的水胶比作调整; 3胶凝材料用量(m)应以用水量乘以确定的胶水比计算 得出; 4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g和ms)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 料用量进行调整

CJ∕T 3016.2-1994 城市供热补偿器 焊制套筒补偿器 配合比调整后的混凝十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应按

= m+mf +mg+mstmu

式中: 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me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²): mf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 mg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 ms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 mw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2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混凝士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

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2.1条调整的配合比可维 持不变;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 乘以校正系数())。

5对耐久性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相关耐久性试验

用,并应在启用过程中予以验证或调整。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显著 变化时。

7.1.1抗渗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 4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 不得大于1.0%; 4抗渗混凝土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级应 为级或Ⅱ级。 7.1.2抗渗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7.1.2的规定; 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20kg; 3砂率宜为35%~45%。

表7.1.2抗渗混凝土最大水胶日

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抗渗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配制抗渗混凝土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摄

高 0.2MPa; 2抗渗试验结果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P,—6 个试件中不少于 4 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

式中:P,一一6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 (MPa); P一一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 7.1.4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的抗渗混凝土,应进行含气 量试验,含气量宜控制在 3. 0%~5.0%

7.1.4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的抗渗混凝土,应进行含气

7.3.1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

你物科应付别规: 1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 25.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不应大于 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 3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为2.6~3.0,含泥量不应大于 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4宜采用减水率不小于25%的高性能减水剂; 5宜复合掺用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和硅灰等矿物掺合 料;粉煤灰等级不应低于Ⅱ级;对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高强 混凝土宜掺用硅灰。 7.3.2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依据的情

7.3.2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

况下,配合比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可按表7.3.2选取,并应 经试配确定;

表 7.3. 2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

2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 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 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7.3.3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 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表7.3.2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 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 少0.02。 7.3.4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 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

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 件,每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7.3.5高强混凝士抗压强度测定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 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7.4.1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 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10%;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7.4.1的 规定;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与输送管

3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通过公称直径为315μm筛孔的颗 粒含量不宜少于15%; 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矿物掺 合料。 7.4.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²; 2砂率宜为 35%~45%。 7.4.3泵送混凝土试配时应考虑落度经时损失

1水泥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3d和7d水化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规定。当采用 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掺加矿物掺合料,胶凝材料 的3d和7d水化热分别不宜大于240kJ/kg和270kJ/kg。水化热 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 12959执行。 2粗骨料宜为连续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小于31.5mm, 含泥量不应大于1.0%

7.5.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胶比不宜大于0.55,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²; 2在保证混凝士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宜提高每立方米混凝 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砂率宜为38%~42%; 3在保证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胶凝材料中的 水泥用量,提高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掺量应符合本规程 第3.0.5条的规定。 7.5.4在配合比试配和调整时,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不宜大 于50℃。

7.5.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7.5.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施工对混凝土凝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 5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 水泥》GB200 6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 7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12959 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9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10 《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244 11 《水运工程混凝士试验规程》JTJ.270

比设计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 明,供使用者参考。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 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T∕CECS G:Q75-02-2020 公路视频云联网技术与管理规程总则 33 2 术语和符号 34 2. 1 术语 34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39 5. 1 水胶比 39 5. 2 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39 5.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40 5. 4砂率 40 5.5粗、细骨料用量··· 40 6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41 . 6.1 试配 41 6.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 42 7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 43 7.1抗渗混凝土 43 7. 2 抗冻混凝士 43 7. 3 高强混凝土· 44 7. 4 泵送混凝土 45 7. 5 大体积混凝士 4.5

1.0.1混凝土配合比是生产、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保证 混凝土工程质量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0.2普通混凝士配合比设计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一些专 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外,一般混凝土工程都可以 采用。 1.0.3与本规程有关的、难以详尽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1自前我国普通混凝土的定义是按干表观密度范围确定的 即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抗渗混凝土、抗冻混 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均属于普通混 凝土范畴。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 凝土。 2.1.2用维勃稠度(s)可以合理表示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 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等级划

2.1.3~2.1.5用落度可以合理表示塑性或流动性混凝土拌合 物稠度GB∕T 38144.2-2019标准下载,落度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珊落度等级划分

2.1.6本条特指设计提出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 于P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