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JJ/T 295-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1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1201
免费资源

CJJ/T 295-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简介: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CJJ/T 295-2019)是中国城市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主要针对城市有轨电车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该标准的全称是《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技术导则》。

该标准涵盖了城市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站台、车辆选型、电力供应、信号系统、防灾减灾、环境影响、施工工艺、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保证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也考虑了环保、安全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CJJ/T 295-2019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城市有轨电车的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以及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由于版权保护,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的文件通常需要从标准制定机构或相关官方渠道获取,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部分内容预览:

7.0.6车站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台面不应高于车厢地板面,站台面距车厢地板面的 差根据车辆不同载荷条件及车轮磨耗应取50mm~75mm; 2站台计算长度内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应 不侵人车站车辆限界确定;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 应大于75mm;

3站台计算长度外的站台边缘至轨道中心线距离,宜按设 备限界另加不小于50mm安全间隙确定; 4当采用接触网供电时,顶部构筑物至轨面高度建筑限界 宜为600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4500mm;当采用车载储能 供电时,顶部构筑物至轨面高度建筑限界应为4200mm。 7.0.7车辆基地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辆基地库外限界应按有轨电车区间限界规定执行; 2车辆基地库内检修平台的高平台及安全栅栏与车辆轮廓 线之间,应留有80mm安全间隙,低平台应采用车站站台建筑 限界; 3当受电弓车辆升弓进库时DB14/T 1644-2018标准下载,车库大门应按接触网导线加 不小于50mm安全间隙设计。 7.0.8轨行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与设备限界的安全间距不宜 小于50mm。区间直线地段安装信号灯等设备后,线路中心线至 两侧建筑限界的距离不宜小于1800mm。 7.0.9线路沿线应布置限高设施,限高高度应根据接触网导线 安装高度、最小保护净距等因素综合确定,限制高度不宜大 于5000mm。 7.0.10区间限界车辆计算速度应为70km/h,车站限界过站速 度应为40km/h

8.1.1正线数目宜为双线,轨距应采用1435m

8.1.2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线一般情况不宜小于50m,困难情况不宜小于25m; 2辅助线及车场线一般情况不宜小于25m,困难情况不宜 小于20m; 3车站一般情况不宜小于400m,困难情况不宜小于300m。 8.1.3圆曲线最小长度不宜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 辆车的全轴距。夹直线最小长度不宜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应 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8.1.4对不与道路混行的专用路权曲线地段,宜设置超高及

和曲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规定。当正线曲线半径R≥2500m时,可不设缓和曲线,其超 顺坡应在直线段完成

8.1.5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轨面应与道路路面齐

.2.1全接触网供电的线路,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50%0,困 情况下不应大于60%,均不计平面曲线对坡度的折减。辅助 我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0%0。

8.2.2车站坡度宜与道路坡度一致,不宜大于20%0。 8.2.3区间线路最小坡度的设置应因地制宜,并应满足道路坡 度及排水要求。

8.2.2车站坡度宜与道路坡度一致,不宜大于20%0。

3.2.4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

8.2.4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其坡度应根据

与道路设计标准相协调,轨面应与道路高程一致。 8.2.5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或等于2%时,应设竖曲 线,最小竖曲线半径宜采用2000m,困难情况应采用800m。 8.2.6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一列有轨电车长度,相 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宜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8.2.7跨越河道、铁路等特殊构筑物时,净高应满足相关行业 的要求,局部地段跨越道路的净高应满足相关城市道路设计 要求,

9.0.1有轨电车的轨道工程应坚固耐久、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和维修,并应能满足减振、降噪等要求。采用钢轨作为牵引回流 的系统,应满足绝缘的要求。轨道设备选型宜通用于整个有轨电 车线网。

9.0.2除车辆有特殊要求外,正线和车场线轨道静态铺设

9.0.3正线宜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焊接宜采用 触焊。

9.0.4钢轨、轨底坡选型应与车轮型式、尺寸匹配。混行段线 路宜采用25m定尺长60R2或59R2槽型轨,专用路权地段线路 经过比选可采用工字钢轨。钢轨宜设置1/40轨顶(底)坡。 9.0.5应根据车辆转向架型式确定轨距加宽量。 9.0.6专用路权正线曲线地段应设置超高,最大超高不应超过 120mm;混合路权正线曲线地段超高应结合道路横断面设计: 不宜专门设置轨道超高。充许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不宜大于 0.4m/s,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0.5m/s。宜采用外轨抬高全超 高的方式。 9.0.7正线混合路权地段应采用无雄轨道,混行区或交叉口区 域,路面与轨面平齐。专用路权地段可采用无诈轨道。宜根据沿 线环境条件,采用植草绿化等景观处理措施。 9.0.8车辆基地库外线宜采用有作轨道,库内线宜采用无确 轨道。 9.0.9钢轨支承节占间距宜符合表9.0.9的规定

9.0.4钢轨、轨底坡选型应与车轮型式、尺寸匹配。混行段 路宜采用25m定尺长60R2或59R2槽型轨,专用路权地段线 经过比选可采用工字钢轨。钢轨宜设置1/40轨顶(底)坡。

9.0.5应根据车辆转向架型式确定轨距加宽量。

120mm;混合路权正线曲线地段超高应结合道路横断面设讠 不宜专门设置轨道超高。充许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不宜大 0.4m/s,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0.5m/s。宜采用外轨高全 高的方式。

域,路面与轨面平齐。专用路权地段可采用无轨道。宜根据 线环境条件,采用植草绿化等景观处理措施。 9.0.8车辆基地库外线宜采用有作轨道,库内线宜采用无 轨道。

表9.0.9 钢轨支承节点间距

9.0.10路面与轨面平齐的路段及绿化路段轨道应安装柔性包裹 材料,并应满足隔离要求。 9.0.11正线、配线和试车线宜采用6号道岔,车场线宜采用3 号道岔或梳子型道岔,可根据车辆通过性及通过速度要求确定道 岔型号及其导曲线半径。转辙器及辙叉范围不应有结构变形缝。 9.0.12轨道道床应具备通畅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应结合市政 排水系统进行统筹设计

排水系统进行统筹设计,

9.0.13根据车辆制式,当需钢轨作牵引回流轨时,轨道结构应 满足绝缘要求。

9.0.14轨道道床应根据环评要求,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

9.0.15应设置线路信号标志,轨道尽头应设置挡车设备

9.0.15应设置线路信号标志,轨道尽头应设置挡车设备。

10.0.1地面站应由站台、雨棚、服务设施组成。 10.0.2车站应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应满足乘客乘车习惯,应进 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10.0.3地面车站有效站台宜根据各设计年限及可能共线运营的 有轨电车长度分期实施,并应预留改建或扩建条件, 10.0.4高架或地下车站有效站台应根据远期及可能共线的有轨 电车长度一次实施完成,城市道路的改造应按系统规模要求 控制。 10.0.5侧式站台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5m;岛式站台有效宽度 不宜小于3.0m。 10.0.6高架及地下车站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宜设置上下行扶梯 或预留扶梯安装条件。 10.0.7地面站站台上下客一侧宜设置安全栏杆,栏杆高度不应 氏于1.05m,临机动车道一侧应设置防撞安全护栏。 10.0.8车站站台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站台上宜设置乘客简易 座椅。严寒和多风气候城市,站台候车区宜设置避寒及防风 设施。 10.0.9车站应设置站名牌、信息标志牌、进出站指示导向标识 及夜间照明装置等服务设施。 10.0.10地面站的乘客宜采用平面形式直接进出站,特殊情况 下乘客宜采用大桥或地道进出站

11.1.1桥梁结构工程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防灾的要求,结 耐久性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新建有轨电车专用的桥梁结 ,其设计基准期应为100年;与道路共用及利用既有道路的桥 梁结构,其设计使用年限宜满足相应道路桥梁使用年限要求 11.1.2桥梁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并应保证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 11.1.3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限界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并应 计入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 11.1.4高架桥上部结构应根据轨道、供电、运营控制、消防等 各系统设备及管线的设置,为各专业接口预留条件,并应设置结 沟防杂散电流和桥面排水措施 11.1.5墩台的纵向及横向水平刚度应满足列车行车安全性和旅 客乘车舒适度的要求。区间桥梁墩顶弹性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 八十

1.1.5墩台的纵向及横向水平刚度应满足列车行车安全性和旅 乘车舒适度的要求。区间桥梁墩顶弹性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 式:

△≤5VL A≤4VL

式中:L 桥梁跨度(m),当为不等跨时采用相邻跨中的较小 跨度,当L<25m时,L按25m计: A一 墩顶顺桥或横桥方向水平位移(mm),包括由于墩 身和基础的弹性变形及地基弹性变形的影响

11.2.1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JC/T 498-2013标准下载,路基结构应满足稳定性、坚 性和耐久性的要求。结构类型及设置位置应安全可靠、结构

11.2.5有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参考值一般地段不应大于 300m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50m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 50mm/年。无诈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应符合线路平顺性、结构 稳定性和*件调整能力的要求,还应控制路基与不同结构物交界 处的工后差异沉降。 11.2.6支挡结构形式及墙面. 宜与其他相邻建筑物相协调,宜

11.2.7对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结构,设计参数的选取、结构

设计和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有关规定;对按容许应力法设计的结构,设计参数 的选取、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的有关规定

12牵引供电及动力照明

12.0.1牵引供电系统应接线简单、运行方式灵活、工程实施和 云营管理维护方便 12.0.2牵引供电系统不应低于二级负荷。 12.0.3外部电源宜采用分散供电方式,进线电源电压宜与城市 中压配电电压等级一致。 12.0.4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外部电源情况比 选确定。各变电所电源进线宜采用单环网接线、独立电源进线或 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12.0.5根据项目特点商业综合体*楼精装修技术标_施工组织设计,可采用下列牵引供电制式:

架空接触网供电、钢轨回流方式; 2架空接触网加车载储能装置供电、钢轨或电缆回流方 3车载储能装置供电、钢轨或电缆回流方式

12.0.6授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