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029.2-2020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1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TB)

GB/T 28029.2-2020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1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TB)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28029.2-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893
免费资源

GB/T 28029.2-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8029.2-2020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1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TB)简介:

GB/T 28029.2-2020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是《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1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TB)》,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轨道交通电子设备中绞线式列车总线(Wireless Train Bus, WTB)的技术要求、设计、测试和实施。绞线式列车总线(WTB)是一种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用于列车内部通信的通信技术,它允许车厢之间以及车厢内的设备进行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该标准涵盖了绞线式列车总线的体系结构、网络性能、安全性、数据传输协议、接口规范、测试方法、以及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等方面。它对于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运行、提高通信效率、确保乘客舒适度和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此标准,制造商在设计、生产绞线式列车总线相关设备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进行,以确保其满足轨道交通系统的通信需求。同时,使用这些设备的轨道交通系统也需要符合该标准,以保证整体系统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GB/T 28029.2-2020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TCN) 第2-1部分:绞线式列车总线(WTB)部分内容预览:

节点应插人WTB电缆,每个节点与两个总线节相连,如图11所示。

GB/T28029.2—2020

图11常规运行下连接的节点

节点应能: a)在连接到其上的两个总线节间建立电气连续,以按中间节点动作; b)通过端接器(阻抗调节网络)电气终止连接到其上的总线节建筑面积576平米小区三层别墅,以按末端节点动作。 末端节点应可在其总线节上独立地进行发送或接收,而中间节点应只有一个收发器使能

4.3.2穴余介质(可选)

本条定义了一种穴余方案,在此方案中每个节点通过独立的线路单元连接到两条线路上,如 图12所示。

GB/T28029.2—2020

若使用该选项,应遵循下列规范: a)两条线路应标识为A线和B线; b) 同一编组内所有节点,该标识应一致; C 属于不同线路的电缆应区分标记; d)A线和B线的方向1和方向2应配置相同。 注1:在车辆之间不可能仅用一根线路连接时,双线介质方案是强制性的。 注2:A线布置在编组的A侧,B线布置在编组的B侧。 注3:因为编组的朝向是不可预知的,一个编组的A线可能与另一编组的B线相连,如图12所示

4.3.3总线配置规则

本条适用于以最大可能长度工作的总线。 除非有其他规定,所有电量值应是在输人信号频率1.0×(1土0.01%)MHz、差分幅值土4.0V(8.0V) 的正弦输人信号下测得的。

4.3.3.2信号速率

由于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其对应的信号频率为1.0MHz(BT=1.0μS,BR=1.0MHz),因此所有总 线段应以相同的1.0X(1±0.01%)Mbit/s速率工作。

4.3.3.3节点和电缆引起的延时

4.3.3.4节点和电缆引起的衰减

同一总线段上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总电压衰减不应超过20.0dB。此值是用频率在0.5BR BR之间的正弦信号测得的。 注1:衰减是与节点数和总电缆长度成比例的。 注2:本条与4.7.3中规定的接收器动态范围相符

4.3.3.5节点和电缆引起的抖动

在最大长度和支持最大节点数时,一个端结的总线段增加的边沿抖动对比理想过零点不应超过 土0.1BT。 测试条件: 线路由差分幅值为4.0×(1士10%))Vp、中心点在0.0V、源阻抗为22.0×(1土10%)Q的信号 源驱动; 驱动信号是曼彻斯特编码的、重复周期至少为511位的"0”“1”伪随机序列

4.3.4.9连接器品质

GB/T 28029.22020

注:本条不适用于车辆之间的连接器。 所有电缆连接应提供导线和屏蔽层的连续性,且连接电阻小于10.0m2。 按照GB/T28029.3一2020的5.6.1.2规定测量,连接器管脚与屏蔽层之间的转移阻抗在20.0MHz频 率时应小于20.0m2,任意两个管脚之间的转移阻抗应小于2.0m2

为满足不同应用,规定了下列两种屏蔽概念: 接地屏蔽概念(首选); 浮动屏蔽概念。

4.3.5.2接地屏蔽概念

当应用接地屏蔽概念时: 屏蔽层应直接与每个节点的节点地相连; 在车辆之间,跨接电缆不应建立屏蔽的连续性,如图13所示。 注1:屏蔽层宜尽可能地与地相连,例如:在车辆的末端、机箱的外壳等处,以便在较短路径内回环感应电流,防止感 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产生电磁干扰。这要求车体有良好的传导性,以防止牵引设备大的漏电流,

注2:接地屏蔽概念由UIC558规定

注2:接地屏蔽概念由UIC558规定

4.3.5.3浮动屏蔽概念

当应用浮动屏蔽概念时: 当屏蔽层没有与节点连接时,屏蔽层应与地隔离; 屏蔽层应通过一个阻容(RC)电路与每一节点的节点地相连,RC电路的参数分别为:R,二47.0> (1±5%)kQ.并联电容C.=100.0X(1±10%)nF.750.0V.如图14所示

未端节点应电气上终止通过端接器连接到其上的两个总线段。 端接器应为在0.5BR~2.0BR频率范围之内相位角小于0.087rad的无极性阻抗,其值为Z× (1±5%)。 端接器应与电缆屏蔽层隔离。 端接器在X和Y之间的直流阻抗应为2.4k2,且能消耗至少1.0W的持续功率(即使在不要求加 电清除的应用中)。 示例图 15 为一个推荐电路

本条规定了两种连接节点的方法: a)直接节点连接,不通过连接器直接将节点插人干线电缆: b)间接节点连接,通过连接器将节点与干线电缆相连

4.4.2节点连接点标识

GB/T28029.2—2020

节点应将与之相连的两个总线节标识为方向1和方向2,仅对该节点。 节点应将与之相连的两条线路标识为A线和B线。若只使用一条线路,应标识为A线。 线路单元的电缆连接点应如下命名: a)A线方向1为:A1X、A1Y和A1S; b)A线方向2为:A2X、A2Y和A2S; c)B线方向1为:B1X、B1Y和B1S; d)B线方向2为:B2X、B2Y和B2S

节点应将与之相连的两个总线节标识为方向1和方向2,仅对该节点。 节点应将与之相连的两条线路标识为A线和B线。若只使用一条线路,应标识为A线 线路单元的电缆连接点应如下命名: a)A线方向1为:A1X、A1Y和A1S; b)A线方向2为:A2X、A2Y和A2S; c)B线方向1为:B1X、B1Y和B1S; d)B线方向2为:B2X、B2Y和B2S

4.4.3直接节点连接

直接节点连接应将节点插入电缆,并用螺栓或其他满足电气和机械要求的紧固件连接,如图 下

节点并将两个方向的电缆相连,以提供电缆和屏商

4.4.4间接节点连接

图16直接节点连接(可选双线)

GB/T28029.2—2020

4.4.5连接器(可选)

GB/T28029.22020

表6WTB连接器引脚布置

宜在采用浮动屏蔽概念时优选插座与节点外壳电气隔离

节点应通过其介质连接单元(MAU)连接到介质上。 单线连接的MAU应包括: 一个线路单元; b)一个方向转换器; c)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 示例:中间设置带总线开关的MAU.如图19所示。

图18WTB连接器前视图

4.5.1.2线路单元组成

图19MAU结构示例

一个线路单元应包含: a 一个总线开关(K,),用于两个方向的连接或断开。 b 两个端接器开关K,1和K,2,每个方向一个。末端设定时在节点插人端接器(Z,1、Z.2),中间 设定时移除端接器。 C 两个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电路,每个方向一个。每个发送器由二进制信号TxS(信号)和 TxE(使能)控制。接收器的输出信号是RxS(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收发器通过适当的方 法,例如采用变压器,实现与线路的电气隔离。 两个受彻斯特编码/解码器,每个收发器一个。编码/解码器可集成在各自的发送器或接收器 内。曼彻斯特编码/解码器的输出和输人规定为一个调制解调器接口。 与隔离开关相连的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电路(图19中未画出)。 注1:连接到穴余介质的节点有两个线路单元。 注2:若使用了这样的继电器,开关K、K.1或K,2可是同一机械继电器的触点

4.5.1.3主通道和辅助通道

4.5.1.4方向转换器

GB/T28029.2—2020

与方向2相连,或相反连接。 注:方向转换器并不是必须的物理组成部分,其可由逻辑或软件方式实现

4.5.2节点和开关设置

本条描述中间设定或末端设定的节点特性

4.5.2.2中间设定

中间设定时,节点应: a)在两个总线段间建立连续性(K,闭合); b) 切除端接器Z.1和Z,2(K,1和K,2断开); c) 通过收发器1或收发器2将主通道与线路连接; d)关闭辅助通道和未用的收发器。 注,非工作节点(禁止或掉电)和不位于总线末端的节点使用中间设定

4.5.2.3末端设定

末端设定时,节点应: a) 隔离两个总线段(K,断开); b 插人两个端接器(K1和K,2闭合); C) 使辅助通道与一个方向相连、主通道与另一个方向相连。 注:未命名的节点、在总线末端的节点(特例:没有从设备的主设备)或处于休眠模式的节点使用末端设定

末端设定时,节点应: a) 隔离两个总线段(K,断开); b) 插人两个端接器(K1和K,2闭合); C 使辅助通道与一个方向相连、主通道与另一个方向相连。 注:未命名的节点、在总线末端的节点(特例:没有从设备的主设备)或处于休眠模式的节点使用末端设定

4.5.3双线单元(可选)

在使用双线方案时地质灾害 InSAR 监测技术指南 TCAGHP 013-2018,应遵循下列规则: 设计用于双线连接的MAU应通过独立的线路单元与A线和B线连接; 节点设置(末端设定或中间设定)应等同适用于两个线路单元; 应可在保持一条线路正常操作时移除另一条线路, 示例:穴余线路工作的MAU如图20所示。转换逻辑允许从A线或B线接收信号

图20有兀余线路单元的节点

节点外壳与A1X、A1Y、A2X、A2Y中任何一点间的绝缘电压和绝缘电阻应超过GB/T25119中规 定的值。

4.6.3线路单元的插入损失

4.6.3.1衰减测量

测量插人损失时,信号发生器(内阻为Z,)产生的正弦信号通过20.0m长的电缆施加于点A1X利 A1Y,在另一根连接到A2X和A2Y的20.0m长的电缆的末端用电压表(与值为Z,的阻抗并联)测量 反之亦然。如图21所示。 衰减定义为以下两个差分电压的比值,用分贝(dB)表示: a)第一个电压在节点被移除、电缆连接器耦合时设置为4.0V品; b)第二个电压是节点(末端设定或中间设定, ,根据测试情况而定)插人时的测量值

GB/T28029.2—2020

4.6.3.2末端设定的节

在末端设定(K,断开、K,1和K,2团合)方式下,线路单元应提供一个1.0BR的信号,施加于A1X 和A1Y或A2X和A2Y之间,阻抗与4.3.6中规定的端接器相符。 在末端设定方式下,在A1X和A1Y之间施加信号且在A2X和A2Y之间测量【那曲】《城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线路单元衰减信号 应大于55.0dB.反之亦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