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99-2016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599-2016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60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99-2016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简介:

DLT 599-2016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关于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技术导则。这份导则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低压配电网,它提供了关于配电网改造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导。

DLT 599-2016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介绍了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背景和必要性,强调了提升供电可靠性、效率和环保性的目标。

2. 提供了配电网改造的技术原则,如线路选型、设备选型、供电方式选择等,以保证改造后的电网性能。

3. 对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详细要求,包括线路布局、设备配置、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等。

4. 强调了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以及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

5. 提供了运行维护的指导,包括设备运行管理、故障处理、用电管理等,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DLT 599-2016是中国针对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对提升中国中低压配电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LT 599-2016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部分内容预览: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L/T5992016

中压开天业 一般由上级变电站直供、出线配置带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 的总称,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开关站进线一般为两路电源,设母联开关。开关站内必要时可附设 配电变压器。

GB 8239-198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环网柜ringmainunit

用于中压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装置,环网柜配置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环网柜按结构 可分为共箱型和间隔型

由多面环网柜组成,用于中压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户内配电设 设施的总称。

或称户外开关箱,是安装于户外、由多面环网柜组成、有外箱壳防护,用于中压电缆线路环进 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设施,

配电室distributionroom

或称配电房,是将中压变换为低压并分配电力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配电室内设有中 压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等装置。配电室按功能可分为终端型和环网型,终端型配电室主要 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配电室除了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中压电缆线路的环 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安装于户外、有外箱壳防护、将中压变换为低压并分配电力的配电设施,箱式变电站内设有中压开 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等装置,包括预装式变电站和组合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按功能可分为 终端型和环网型,终端型箱式变电站主要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箱式变电站除了为低压用户 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中压电缆线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中压电缆分支箱MVcablebranchbox

或称中压电缆分接箱,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一般不配置开关,不具备 等二次辅助配置的户外专用电气连接设备。

低压电缆分支箱LVcablebranchbox

低压电缆分支箱LVcablebranchbox 或称低压电缆分接箱,完成配电系统中

或称低压电缆分接箱,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可配置塑壳式断路 断器一刀闸保护,一般采取户外或户内、落地或挂墙安装。

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GB50838,定义2.2.1]

4.1为使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工作更好地贯彻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 中低压配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 则进行改造。 4.2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目的是提高供电能力、消除电网安全隐患、增强网架灵活性、改善电能质量、适 应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等。 4.3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时,改造工程应与新建、扩建工程相协调,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新 材料和新工艺,注重与环境相协调。 4.4中低压配电网改造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以适应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各地方电网公司及电力用户改造的需求。

GB 7000.225-2008标准下载5.1配电网改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改造时机和改造方式,在对配电网网络、设备进行改造的同时需考虑架空走廊和电缆通道的建 设与改造,宜一次性完成。 6 改造工程应根据DL/T5729的规定,充分考虑A+、A、B、C、D、E等不同供电区域(供电 区域划分原则按照附录A执行)的负荷特点和供电可靠性要求,满足标准化建设设计的要求, 并兼顾区域差异,设备及材料的选型应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寿命周期合理 的原则。 c 解决中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过载、重载,以及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优化配电网供电范 围,增强线路供电能力与转供能力。 d)从电网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保护配合、过电压绝缘、无功 补偿、中性点接地方式及经济运行等因素,合理安排改造项目;更换淘汰高耗能和故障频发的 设备,消除故障隐患,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e 进行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集采电网信息,实施配电自动化,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 换电设施及储能装置等多元化负荷的接入要求。 5.2提高供电可靠性宜采取以下措施: a 优化网络结构,减少线路平均长度,增加线路平均分段数,增加合理联络、提高转供能力。采 用双路或多路电源供电时,电源线路宜采取不同方向或不同路径架设(敷设)。 选用可靠性高、成熟适用、少(免)维护设备,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设备 提高城市电缆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以及设备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行运行环境整治 及降低外力破坏等。 d 提高线路对不停电作业的适应性。 稳妥推进配电自动化,装设线路故障自动隔离装置和电力用户故障自动隔离装置,架空及架空 电缆混合线路配置重合闸。

5.3改善电能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a)改善电压质量可根据需要,采取缩短中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安装线路调压器、有载调压变 压器等措施。 b) 配置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根据需要,无功补偿与谐波控制应协同设计。 c)接有大容量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及分布式电源时宜装设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d)对三相线路的中压单相负荷、低压单相负荷进行均接,对三相线路的小型单相分布式发电单元

进行均接,对三相配电变压器以Dyn11联结组别替代YynO联结组别。 e) 实施中压架空线路绝缘化并采取外间隙避雷器防护,必要时采取电缆线路供电,改善线路运行 外界环境,降低故障跳闸率,减少电网电压暂降的影响。 f 自动化装置宜增加监测电能质量的功能,记录分析并采取措施,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及供电可 靠性。

5.4配电网网架宜按下列要求改造:

.4 a)A+、A、B、C类供电区域中压架空线路宜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方式;D类供电区域可 采用多分段、单辐射接线方式,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或多分段、单(末端)联 络接线方式:E类供电区域可采用多分段、单辐射接线方式。典型接线方式参见附录B。 b). A+、A类供电区域中压电缆线路宜采用双环式、二供一备(或三供一备)、单环式;B、C类供 电区域宜采用二供一备(或三供一备)、单环式,典型接线方式参见附录C。 1)A+、A类供电区域中压电缆双射接线根据需要和可能,可逐步过渡发展成为双环接线或异 站对射接线 2)B、C类供电区域可由电缆单环式发展成为二供一备(或三供一备)接线,提高设备的利 用率。 3) 电缆单环式接线,其电源有条件时可由同站不同母线改造为不同变电站。单环网尚未形成 时,可与现有架空线路暂时拉手。 4)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为电缆线路的区域,应按照电缆线路的接线方式进行改造设计和预 留,不得降低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水平。 5) 同一区域配电网接线应标准化、规范化,以便于运行维护管理。 c) 应使变电站母线及馈线负荷均衡,使中压馈出线路(含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分别均衡地与不 同方位(不同上级电源)的其他变电站的线路进行联络。 5.5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应进行相应改造: a)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及以下,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150A时,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c) 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达到150A以上,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符合GB50064的 规定。 d)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1)正常运行情况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应使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超过系统标称相 电压的15%; 2)应采用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消弧装置,补偿后接地故障残流应控制在10A以内; 3)应采用适用的单相接地选线技术,满足在故障点电阻为10002以下时可靠选线的要求; 4)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50A且尚无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改造规划时,自身及周边变 电站均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可采取在配电网增加分散补偿的方式。 e)·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地区,有条件时可配置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线段判别及 隔离装置。 f) 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宜将单相接地电流控制在150A~800A范围内。 2)低电阻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应确保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满足GB50065 的要求《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 NB/T 31041-2012》,同时应使零序保护具有足够的灵敏度。 3)提高架空线路绝缘化程度,降低单相接地故障次数。 4)完善线路分段和联络,提高故障隔离和负荷转供能力。 5)配电变压器保护接地采用总等电位连接系统(含建筑物钢筋的)时,可与工作接地共用接

地网,否则应与工作接地分开设置,间距经计算确定。 5.6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需符合下列规定: a)在低压侧母线上装设,容量可按配电变压器容量10%~30%考虑。 b) 低压无功补偿宜以电压为约束条件,根据无功需量进行分组自动投切,亦可根据区域单相负荷 或设备的情况,设置部分容量的分相投切。 C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交流接触器一晶闸管复合投切方式,或其他无涌流投切方式。户外无 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少(免)维护设计,投切动触头等应密封,外露引线耐气候老化。 d 在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中压架空线路上可适当安装中压并联补偿电容器,其容量一般按 线路上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7%~10%配置(或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在低谷时向系统倒送无功。 5.7 配电网改造设备选型应满足电网短路水平的要求: a)变电站内10kV母线的短路水平不应超过表1中的数值

表1变电站内10kV母线的短路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