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含条文说明_带书签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含条文说明_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5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030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含条文说明_带书签简介: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材料性能要求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内容,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含条文说明_带书签简介",这应该是一本包含了该规范全文以及详细条文说明的图书,通常会配有书签以便读者快速查找相关条款。这本书是建筑行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要参考书籍,能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新标准。

如果你需要购买这本书或者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建议你直接搜索该书名在正规的书店或在线平台进行查找。如果你有具体的设计问题,也可以直接提问,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_含条文说明_带书签部分内容预览:

计的规定取值; 5应考虑既有结构的承载历史及施工状态的影响;对二阶 段成形的叠合构件,可按本规范第9.5节的规定进行设计。

Oe.min gf.

式中; oc,minv°c.max 构件疲劳验算时精选六十一套别墅设计方案集,截面同一纤维上混凝士 的最小应力、最大应力

4.1.7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E。应按表4.1.7采用

4.1.7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E.应按表 4.1.7采用

2.1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

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月

注:极限强度标准值为1960N/mm²的钢绞线作后张预应力配筋时,应有可靠的工 程经验,

和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应按表

表4.2.5钢筋的弹性模量(×105N/mm²)

注:必要时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注:当纵向受拉钢筋来用闪光接触对焊连接时,其接头处的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 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取用。

主:1当e不小于0.9时,可不作预应力筋疲劳验算; 2当有充分依据时,可对表中规定的疲劳应力幅限值作适当调整

通钢筋疲劳应力比值β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疲劳应力比值β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O s.min 0= 1"6

构件疲劳验算时,同一层钢筋的最小应力、 最大应力。 预应力筋疲劳应力比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i 构件疲劳验算时,同一层预应力筋的最小 应力、最大应力。 4.2.7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8mm及以 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 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 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 则换算确定。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 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

构件疲劳验算时,同一层预应力筋的最小 应力、最大应力。

十 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 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 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 则换算确定。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 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 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10各种公称直径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公称截面面积及 理论重量应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

5.1.1混凝土结构应进行整体作用效应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结

构中受力状况特殊部位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应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其最不利的作用组合。 结构可能遭遇火灾、飓风、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时,尚应 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结构分析。

.1.3结构分析的应符合下

5.1.4结构分析应符合下列要

4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5试验分析方法。

4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5 试验分析方法。

应对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 应用于工程设计。

结构单元的弯曲、轴向、剪切和扭转等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当进行简化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体形规则的空间结构,可沿柱列或墙轴线分解为不同方 向的平面结构分别进行分析,但应考虑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 工作; 2构件的轴向、剪切和扭转变形对结构内力分析影响不大 时,,可不予考虑。

5.2.2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简图宜按下列方法确定:

1梁、柱、杆等一维构件的轴线宜取为截面儿何中心的连 线,墙、板等二维构件的中轴面宜取为截面中心线组成的平面或 曲面; 2现浇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梁柱节点、柱与基础连接 处等可作为刚接;非整体浇筑的次梁两端及板跨两端可近似作为 接; 3梁、柱等杆件的计算跨度或计算高度可按其两端支承长 变的中心距或净距确定,并应根据支承节点的连接刚度或支承反 力的位置加以修正; 4梁、柱等杆件间连接部分的刚度远大于杆件中间截面的 刚度时,在计算中可作为刚域处理。

5.2.3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时,对于现浇结构或装配整体

其局部会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其 影响。

其局部会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其 影响。 5.2.4对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 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梁受压区有效翼缘计算宽度6可按表 5.2.4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也可采用梁刚度增大系数法近 似考虑,刚度增大系数应根据梁有效翼缘尺寸与梁截面尺寸的相 对比例确定。

受弯构件受压区有效翼缘计算宽度b

注:1表中6为梁的腹板厚度; 2肋形梁在梁跨内设有间距小于纵肋间距的横肋时,可不考虑表中情况3的 规定; 3 加腋的T形、I形和倒L形截面,当受压区加腋的高度hh不小于hi且加 腋的长度bh不大于3hh时,其翼缘计算宽度可按表中情况3的规定分别增 加2bh(T形、I形截面)和bh(倒L形截面); 4独立梁受压区的翼缘板在荷载作用下经验算沿纵肋方向可能产生裂缝时, 其计算宽度应取腹板宽度b。

5.2.5当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显著影 响时,结构分析中宜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5.2.5当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显著影

5.3.1结构的弹性分析方法可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作用效应的分析

5.3.2结构构件的刚度可按下列原

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按本规范表4.1.5采用; 2截面惯性矩可按匀质的混凝土全截面计算:

3端部加腋的杆件,应考虑其截面变化对结构分析的影响; 4不同受力状态下构件的截面刚度,宜考虑混凝土开裂、 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予以折减

5.3.3混凝土结构弹性分析宜采用结构力学或弹性力学等分析

比 方法。体形规则的结构,可根据作用的种类和特性,采用适当的 简化分析方法。

能使用效应业者增人的,任给构

混凝土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也 可采用本规范附录B的简化方法。当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时, 宜考虑混凝土构件开裂对构件刚度的影响,

在分析中宜考虑边界支承竖向变形及扭转等的影响

5.4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选用符合本规范第4.2.4条规定的钢筋,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要求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 三a、三b类环境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的分析方法。

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

0.35,且不小于0.10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调幅幅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0.1.8条 的规定。

支承梁的扭矩宜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的支承梁,应按弯剪扭构件进行承载力 计算。 注:当有充分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设计方法

本规范附录 C 采用。

5.6.1对不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的混凝土结构,当有足够 塑性变形能力时,可采用塑性极限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 载力计算,同时应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塑性变形能力时,可采用塑性极限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承

5.6.2整体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可预测结构破坏机制的情况,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可根 据设定的结构塑性屈服机制,采用塑性极限理论进行分析; 2对难于预测结构破坏机制的情况,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可 采用静力或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确定; 3对直接承受偶然作用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根据偶然作 用的动力特征考虑其动力效应的影响

5.6.3承受均布荷载的周边支承的双向矩形板,可采用塑性铰

5.6.3承受均布荷载的周边支承的双向矩形板,可采用

线法或条带法等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分 与设计。

5.7.1当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变化等间接作用在结构 中产生的作用效应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或正常使用时,宜进行间 接作用效应的分析,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 5.7.2混凝土结构进行间接作用效应的分析,可采用本规范第 5.5节的弹塑性分析方法;也可考虑裂缝和徐变对构件刚度的影

5.5节的弹塑性分析方法;也可考虑裂缝和徐变对构件刚度的影 响,按弹性方法进行近似分析。

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1.1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 的规定。 深受弯构件、牛腿、叠合式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本规范 第9章的有关规定。

析方法得到构件的应力设计值分布后,可根据主拉应力设计值的 合力在配筋方向的投影确定配筋量,按主拉应力的分布区域确定 钢筋布置,并应符合相应的构造要求;当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 时,可考虑受压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受压钢筋配置应符合构 造要求。

1应根据设计状况和构件性能设计目标确定混凝土和钢筋 的强度取值。 2钢筋应力不应天于钢筋的强度取值。 3混凝土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取值;多轴应力状态 混凝土强度取值和验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4的有关规定进行。

6.2.1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DB11∕T 388.8-2015 城市景观照明技术规范 第8部分:管理与维护6.2.1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6.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按下列规定取用: 当 ≤ 时

当 0 < E≤ Eeu 时

苏区民居剖立面图《Eu时 o= f. 60 Eo = 0.002+0. 5(fcu,k —50)× 1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