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812.4-201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

GB/T 19812.4-201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0.2K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973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9812.4-201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简介:

GB/T 19812.4-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聚乙烯(PE)软管在节水灌溉设备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记、包装和储存等。

PE(聚乙烯)软管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水管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抗老化、重量轻、强度高、柔韧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绿化、家居清洁等领域。在节水灌溉器材中,它主要用于输送水或者灌溉液,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特性,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损耗,提高灌溉效率,符合节水的要求。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PE软管的尺寸、壁厚、接头形式、耐压性能、老化性能、密封性、颜色和标识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稳定和可靠性。对于生产者来说,需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对于使用者来说,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选择和使用合适的PE灌溉软管。

GB/T 19812.4-201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部分内容预览:

Plastic equipment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art 4:Polyethylene (PE) flexible pipe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812.4=2018

GB/T19812《塑料节水灌溉器材》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单冀迷宫式滴灌带; 第2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 一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第4部分:聚乙烯(PE)软管; 第5部分:地埋式滴灌管。 本部分为GB/T19812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章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 有限公司、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甘肃达华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大禹节水(天津) 有限公司、宁夏青龙塑料管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本虎、田小红、陈林、安胜鑫、张言钦、毕书铭、潘怀聪、常军、李娇、李永峰

GB∕T 3810.11-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GB/T 19812.4=2018

GB/T19812的本部分规定了灌溉用聚乙烯(PE)软管(以下简称软管)的术语和定义、标记、材料、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公称压力0.25MPa、0.15MPa及以下的灌溉用聚乙烯(PE)软管,输送介质温度不超 过45℃。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8一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111一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GB/T8804.3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957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GB/T13021—199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15560—1995 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 GB/T15819—2006 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捕人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 法和技术要求 GB/T19278—2018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19466.6一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918一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111一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GB/T8804.3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957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GB/T13021—199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15560—1995 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 GB/T15819—2006 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捕人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 法和技术要求 GB/T19278—2018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19466.6一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GB/T19278—20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T19278一20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聚乙烯(PE)软管标记应包含以下内容: a)产品特征:RG表示为聚乙烯(PE)软管; b)规格型号:公称外径(mm)×公称壁厚(mm)一公称压力(MPa)。 标记表示如下:

示例:公称外径为63mm,公称壁厚为1.2mm,公称压力为0.25MPa的聚乙烯软管,其标记为:RG6 0.25MPa.

5.1制造软管的材料以聚乙烯树脂为主,可加入必要的添加剂,添加剂应分散均匀。 5.2制造软管所用材料应能耐受灌溉用肥料和农药的腐蚀,不利于藻类和细菌的生长,并能在水温不 超过45℃的条件下使用。 5.3可使用满足本部分要求的清洁回收料,但不应使用医用废弃物和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包装物所生产 的回收料。

.1软管应色泽一致,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气泡、破裂、划伤等缺陷。 1.2软管颜色一般为黑色,其他颜色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1软管应色泽一致,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气泡、破裂、划伤等

.1软管一般为盘管。每盘长度一般为50m~150m,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长度不应有 .2软管公称外径及允许偏差、公称壁厚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软管的公称尺寸及允许偏差

软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 19812.4=2018

表2软管的物理力学性能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按GB/T2918一2018规定,在温度为(23士2)℃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 24h。

按GB/T9573一2013中7.2、7.3的规定进行测量

按GB/T9573一2013中5.2、5.3、5.4的规定进行

按GB/T9573一2013中10.1的规定进行测量。

按GB/T8804.3—2003的规定进行试

按GB/T8804.3—2003的规定进行试

按GB/T8804.3—2003的规定进行试验

[5560一1995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20士

按GB/T15819一2006的规定进行试验

取单片试样,原始表面期上进行试 验,试验过程中铝埚上不加盖。 试样数单 果取最小值

按GB/T13021一1991的规定进行试验

同一材料、同一设备和工艺且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软管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000m。 期7天尚不足30000m,则以7天产量为一批

8.2.1出厂检验项目为6.1、6.2及表2中的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和耐静液压, 8.2.26.1、6.2按GB/T2828.1一2012规定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接 收质量限(AQL)6.5进行检验。抽样方案见表3。

GB/T19812.42018

8.2.3在6.1、6.2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试样,进行表2中的拉伸届服应力、断裂伸长率和耐静液 压试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要求的全部项目。 般每两年进行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 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1、6.2检验不付合表 其他指标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则从原批次中进行 双倍取样对该项目进行 品不合格

DB37/T 3262-2018标准下载9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软管上应有标志,标志间距应不大于10m。 标志内容至少应包含:产品名称、标记、本标准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名或商标

每盘产品包装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其内容至少应包含:产品名称、标记、批号、长度、本标 产日期、生产厂名、生产厂址。

产品应有外包装,包装应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损

产品在装卸、运输时《工业企业供应商管理评价准则 GB/T33456-2016》,不应重压、剧烈撞击和抛摔

产品不应露天存放,码放高度不应超过3m,距离热源不小于1m。产品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不应 超过两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