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559-2019 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辅机换热设备选型设计规程

DL/T 5559-2019 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辅机换热设备选型设计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559-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1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466
免费资源

DL/T 5559-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559-2019 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辅机换热设备选型设计规程简介:

《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辅机换热设备选型设计规程》(DL/T 5559-2019)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技术标准。这份规程主要针对的是电站汽轮发电机组中的辅机换热设备进行设计,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规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概述:介绍了换热设备在电站汽轮发电机组中的重要性,以及该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设计原则:规定了换热设备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等。

3. 设备选型: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电站的运行条件、汽轮机类型、负荷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换热设备,如凝汽器、加热器、润滑油冷却器等。

4. 设计参数的确定:规定了换热设备的参数计算方法,如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等。

5. 设计计算与审查:给出了设计计算的具体步骤和审查要点,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 安装与维护:对换热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式,以及日常维护和检查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该规程的发布,旨在提高电站辅机换热设备的选型和设计水平,保障汽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DL/T 5559-2019 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辅机换热设备选型设计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4.5.3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可不设置就地液位测量装置,如需设 置,液位测量装置应满足最高使用温度的要求。

4.5.3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可不设置就地液位测量装置,如需

苏J/T24-2004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NALC)砌块建筑构造图集4.6.1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性能保证值应包括给水温升、管

4.6.1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性能保证值应包括给水温升、管侧及 壳侧压降、给水端差、疏水端差和噪声。 4.6.2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给水温升应满足汽轮机各工况热平 衡图要求。

4.6.4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噪声值应保证在任何工况均

,4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噪声值应保证在任何工况均不超过 王值。

5.1设备主要参数选择

5.1设备主要参数选择 .1.1除氧器设计压力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30倍; 2滑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汽轮机最大连续出 厅工况汽轮机抽汽压力的1.25倍。 .1.2除氧器设计温度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一体式除氧器除氧头的设计温度应取下列两项较大值 1)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加热除氧器的回热抽汽温度; 2)除氧器启动或低负荷运行工况加热除氧器的辅助蒸汽 温度。 2非一体式除氧器给水箱设计温度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下的 包和温度,且不应低于205℃。 3一体式除氧器壳体设计温度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且不应低于205℃。 .1.3除氧器额定出力不应低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所需给 水消耗量的105%。当一台低压加热器停用时,除氧器的出力不 应低于90%的额定出力。 5.1.4给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除氧器布置位置、瞬态计算结 果、机组控制水平和机组功能等要求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不大于130t/h机组不宜低于20mir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2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大于130t/h但不大于410t/h机组 宜为10min15min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16

5.1.1除氧器设计压力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1.30倍; 2滑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汽轮机最大连续出 力工况汽轮机抽汽压力的1.25倍

非一体式除氧 1)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加热除氧器的回热抽汽温度; 2)除氧器启动或低负荷运行工况加热除氧器的辅助蒸汽 温度。 2非一体式除氧器给水箱设计温度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下的 饱和温度,且不应低于205℃。 3一体式除氧器壳体设计温度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且不应低于205℃。 5.1.3除氧器额定出力不应低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所需给 水消耗量的105%。当一台低压加热器停用时,除氧器的出力不 应低于90%的额定出力。

5.1.4给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根据除氧器布置位置、瞬态计算结

1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不大于130t/h机组不宜低于20min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2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大于130t/h但不大于410t/h机组 宜为10min~15min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3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大于410t/h但不大于670t/h机组 宜为10min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4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670t/h以上机组宜为3min~ 5min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给水消耗量; 5当机组具有快速切负荷功能时,给水箱的有效容积宜根据 需要加大。

水箱的正常液位不宜高于给水箱,

5.2.1给水回热系统中除氧器应采用压力式除氧器。 5.2.2600MW以下容量机组除氧器宜设置两个支墩,600MW 及以上容量机组除氧器宜设置多个支墩。当采用三支墩时,支墩 荷载应按一个支墩脱空的工况设计。当采用四支墩时,支墩荷载 应按两个支墩脱空的工况设计。

5.2.1给水回热系统中除氧器应采用压力式除氧器。

5.2.3除氧器应设置内部隔板和加强圈。

1 内部应设有用于高加疏水的除氧闪蒸区; 内部应设有汽水分离装置或区域; 3内部应有启动时快速加热冷水的措施。 5.2.5除氧头和给水箱壳体的腐蚀裕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锅

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12145的规定

5.2.7一体式除氧器宜采用大容量的恒速喷嘴。

最大出力的比值设置,恒速喷嘴阻力在额定流量工况应

非一体式除氧器的排汽热损失不应大于加热蒸汽量的0.3%。 5.2.10除氧器温升速率应能满足机组起动和变负荷需求,且应 能承受5℃/min温升变化。

非一体式除氧器的排汽热损失不应大于加热蒸汽量的0.3

5.2.11除氧器结构应能承受所有运行工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最

不利荷载组合,这些荷载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1内压力; 2外压力; 3壳体及附件在运行或试验情况下自重及水重、管道重量 保温重量、检修平台扶梯重量和检修平台上的荷载; 4安全阀开启时的反作用力和力矩等附加荷载; 5外部管道系统传给接管座的作用力和力矩; 6 支座反力; 7地震载荷; 8风、雪荷载

5.3.1除氧器材料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150

1除氧器筒体材料宜选用Q245R或Q345R,筒体加强圈材 料应与筒体材料相同: 2除氧头筒体材料应选用不低于06Cr19Ni10等级的不锈 钢、不锈钢与碳钢复合钢板或加厚的碳钢; 3挡水板、挡水罩、隔板材料应选用不低于06Cr19Ni10等 级的不锈钢

5.4.1除氧器安全阀不应少于两只,对于非一体式除氧器,安全

阀应分别直接安装在除氧头和给水箱上。安全阀总排放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对于设计压力低于常用加热抽汽最高压力的定压运行除 氧器,安全阀的总排汽量不应小于除氧器额定进汽量的2.5倍; 2对于设计压力高于常用加热抽汽最高压力的滑压或定压 运行除氧器,安全阀的总排汽量不应小于除氧器的额定进汽量。 5.4.2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5.4.3除氧器应设置溢流口,且溢流口在除氧器内部接管高度不 应低于除氧器最低液位

5.4.2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5.5.1除氧器液位、压力、温度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氧器宜设置两个就地液位指示,且应分别布置在除氧器 两侧; 2除氧器应设置汽侧就地压力及温度指示; 3除氧器应设置不少于两对液位远传测量接口或装置,其数 量应满足控制要求; 4除氧器应设置压力远传测量接口,其数量应满足控制 要求; 5除氧器应设置水箱温度远传测量接口,其数量应满足控制 要求。 5.5.2液位开关接口、就地液位计接口及与供用户使用的液位测 量取样接口应分开独立设置。

5.6.1除氧器的性能保证值应包括除氧器出力、喷嘴阻力、出水 含氧量和噪声。 明

5.6.2除氧器出力应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工况和一组低

压加热器停用工况达到保证值 5.6.3除氧器喷嘴阻力应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工况达到 保证值。

5.6.4除氧器出水含氧量应在10%~100%除氧器额定出力范 围内达到保证值。

5.6.4除氧器出水含氧量应在10%~100%除氧器额定出力范

6.1设备主要参数选择

6.1.1凝汽器壳体、喉部和热井的设计压力应取外压力 0.1MPa,并应能承受0.1MPa的内压力。当凝汽器的进汽口平面 与壳体底部高度差大于10.36m或必须提高液压试验压力时,设 计压力应留有相应的裕量。

6.1.1凝汽器壳体、喉部和热井的设计压力应取外压力 0.1MPa,并应能承受0.1MPa的内压力。当凝汽器的进汽口平面 与壳体底部高度差大于10.36m或必须提高液压试验压力时,设 计压力应留有相应的裕量。 6.1.2水室的设计压力应取凝汽器循环水进水管道的设计压力 6.1.3凝汽器壳体设计温度不应低于汽轮机低压缸的跳机温度 6.1.4凝汽器水侧设计流量应取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所需 的循环冷却水量,且应按汽轮机阀门全开工况校核。 6.1.5凝汽器汽侧设计流量应取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汽轮 机排汽量、进入凝汽器的辅机设备驱动用汽轮机排汽量及所有进 人凝汽器的疏水量之和,且应按汽轮机阀门全开工况校核

6.2.1凝汽器的选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汽轮机凝汽器 技术条件》JB/T10085的规定。 6.2.2凝汽器的型式应根据冷端优化结果确定。 6.2.3凝汽器水室的每个流道应设置放水、排气接口。 6.2.4凝汽器换热面积应按照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经过冷 端优化确定,且应按汽轮机阀门全开工况校核,换热面积宜留有 5%的裕量。

技术条件》JB/T10085的规定。

6.2.5凝汽器应具有半侧运行能

6.2.6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的含氧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6.2.7对于直流循环冷却系统,凝汽器冷却水温升应满足环保 要求。

6.2.8凝汽器的终端差不宜小于2.8℃ 6.2.9回热式凝汽器过冷度不应大于1℃鲁L13J7-3 内装修-吊顶,非回热式凝汽器过冷 度不应大于3℃。 种

6.2.9回热式凝汽器过冷度不应大于1℃,非回热式凝汽器过

6.2.10凝汽器冷凝管内冷却水流速不应低于1.0m/s。各种材 质冷凝管的冷却水流速可按表6.2.10选取。

表6.2.10冷凝管内冷却水流速推荐值

6.2.11冷凝管的清洁系数宜取0.85~0.9。 6.2.12火电机组凝汽器热井的有效贮水量不宜低于汽轮机最大 连续出力工况3min的凝结水量。 6.2.13核电机组凝汽器热井的有效贮水量不宜低于汽轮机最大 连续出力工况4.5min的凝结水量。 6.2.14对于双流程凝汽器,水阻值宜小于0.07MPa;对于单流 程凝汽器,水阻值宜小于0.05MPa。

6.3.1换热管及管板材料应根据冷却水水质条件选择,材料选用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 DL/T712的规定。 6.3.2凝汽器水室材料应根据水室设计压力选择,水室内表面应 进行防腐处理。水室材料可按表 6.3.2选取

6.3.1换热管及管板材料应根据冷却水水质条件选择,木

6.3.2凝汽器水室材料应根据水室设计压力选择GB 51385-2019 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工厂工艺设计标准,水室内表面应 进行防腐处理。水室材料可按表6.3.2选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