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291-2012 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

JGJ/T 291-2012 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T 291-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8343
免费资源

JGJ/T 291-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291-2012 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简介:

JGJ/T 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份技术规程,主要针对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该规程适用于以塑性混凝土为材料,通过现场浇筑方式构建的防渗芯墙的施工,适用于各类地下防水工程,如地下水库、地下管道、地下建筑物等。

规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明确了防渗芯墙的定义,施工环境的要求,以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材料要求:规定了塑性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的要求。

3. 施工工艺:详细阐述了防渗芯墙的施工流程,包括模板设计与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接缝处理等关键步骤。

4.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了规定,如混凝土强度、平整度、防渗性能等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5.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该规程的发布,旨在规范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的施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预防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升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渗效果。

JGJ/T 291-2012 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1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宜为2.0m~2.5m。当防渗芯墙的长度 较大时,每一浇筑层尚应分段施工,分段长度宜为12.0m~20.0m。 2采用分段跳块浇筑方法时,每一块的浇筑应连续进行。 3采用不分段通仓浇筑方法时,应根据塑性混凝土的拌合、 输、浇筑能力和模板安装速度等确定浇筑层的高度。每层浇筑 应连续进行,相邻两层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应超出塑性混凝土的初 疑时间。 4浇筑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湿润模板或 砌体; 2)塑性混凝土的浇筑面应均匀上升; 3)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不应入仓; 4)在浇筑过程中应防止发生模板漏浆、松动和变形; 5)应避免出现塑性混凝土离析现象。 7.3.6对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浇筑一层都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2浇筑完毕后,应采用塑料薄膜或厚度不小于300mm的 湿土覆盖墙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3应做好测温记录,记录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8.1地下防渗芯墙墙段连接

8.1.1在保证槽孔稳定的前提下,宜减少墙段接缝。 8.1.2墙段连接可采用接头管法、钻凿法、铣削法等。 8.1.3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管应能承受最大的混凝土压力和起拨力,其连接应 可靠,接卸应方便; 2接头管直径不应小于设计墙厚,接头管的长度、结构和 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拨管需要; 3拨管成孔所用的吊车、拨管机等设备应具有足够的起吊、 拔管能力; 4使用液压拨管机起拨接头管时,应验算地基及导墙的承 载能力,防止槽口塌; 5接头管吊放时要准确,允许偏斜率为0.5%; 6接头管的开始起拨时间和管外混凝土的脱管龄期应通过 式验确定,各部位混凝土的实际脱管龄期与预定脱管龄期相差不 得大于20min; 7应经常微动接头管,观察拨管阻力;拨管间断时间不得 大于30min;当管内泥浆面不下降时,不得继续拔管; 8应随着接头管拔出、管内泥浆面下降及时向接头管内充 填泥浆; 9,应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和拔管记录,根据记录显示的情 况确定每次拨管的时间和高度,及时起拨接管

JG 143-2002 采暖散热器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8.1.4墙段连接采用钻凿法时应符合下列

墙段的端孔向内偏斜时,应根据偏斜情况向一期墙段方向适当移 动接头孔的开孔位置; 3墙段套接两次钻孔中心的允许偏差为墙厚的1/3,墙段 连接处的墙厚应满足设计要求。 8.1.5墙段连接采用铣削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期墙段的长度应根据槽孔的深度和孔斜率由设计确定 二期墙段的长度宜等于铣槽机铣头的长度; 2二期槽孔的开孔位置应根据一期墙段端孔的实测孔斜率 确定; 3接缝的位置应准确,并应将其标记在导墙上。

墙段的端孔向内偏斜时,应根据偏斜情况向一期墙段方向适当移 动接头孔的开孔位置; 3墙段套接两次钻孔中心的允许偏差为墙厚的1/3,墙段 连接处的墙厚应满足设计要求。

1一期墙段的长度应根据槽孔的深度和孔斜率由设计 二期墙段的长度宜等于铣槽机铣头的长度; 2二期槽孔的开孔位置应根据一期墙段端孔的实测 确定; 3接缝的位置应准确,并应将其标记在导墙上

2地上防渗芯墙结合面处理

8.2.1地上墙体与地基或地下墙体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上墙体与地基或地下墙体的连接应采用混凝土基座; 2墙体与岸坡连接应采用混凝土垫座; 3基座、垫座应采用渐变扩大断面形式,底宽应为墙宽的 (2~3)倍; 4混凝土基座、垫座表面应进行处理,结合面的质量应满 足设计要求。 8.2.2同一层塑性混凝土分段浇筑时,各段之间可采用垂直面 加止水带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斜面搭接方式。 8.2.3墙段间采用斜面搭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通仓浇筑,不留施工缝。 2在先浇塑性混凝土尚未初凝时浇筑后浇塑性混凝土,可 不对结合面进行处理。 3在先浇塑性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后浇塑性混凝土时,应按 下列规定对结合面进行处理: 1)应清除结合面上的浆膜、松软层和松动泥石; 2)应对结合面进行刷毛和清洗,并排除积水;刷毛后的 粗糙度应均匀;

3)应对结合面充分湿润,在结合面上摊铺一层厚度为 10mm~15mm的界面剂。界面剂宜采用砂浆或水灰比 为1:1的水泥浆; 4)应采用柔性刷来回刷压界面剂(2~3)次,使界面剂 均匀; 5)界面剂摊铺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浇筑后期塑性混凝土, 4结合面应设纵向键槽。 8.2.4地上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墙段间垂直结合面的处理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拆除墙端模板后,应清除浆膜等杂物,进行刷毛处理 粗糙度应均匀; 2浇筑邻段塑性混凝土墙时,墙端结合面应保持湿润状态: 3分期施工的墙段连接处宜采取止水措施,止水做法应符 合设计要求。

9.1.1 施工质量检查应按施工工序逐项进行。 9.1.2上道工序检查未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9.1.3工序质量应按本规程第4、5、6、7章的有关规定检查下 列项目: 1 施工平台:平整度、台面尺寸、高程; 2导墙:中心线位置、高度、强度、顶面高程、内侧间 距等; 3 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位置、尺寸、密封性等; 槽孔:孔位、孔深、孔斜、槽宽、入岩深度、墙段连 接等; 5 泥浆:、原材料、密度、黏度、稳定性、含砂量等; 6 清孔:孔内泥浆性能、孔底淤积厚度、接头孔刷洗质 量等; 7 塑性混凝土制备:原材料、配合比、性能等; 8浇筑:导管间距、理深、混凝土面上升速度、终浇高度 孔口取样试件的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28d龄期的抗压强 度、弹性模量和渗透系数等; 9墙段连接:接头孔的直径、垂直度、成孔深度、搭接墙 厚等; 10 结合面处理:刷毛、清理、界面湿润度、厚度、止水措 施等; 11养护:覆盖、浇水、湿润、养护时间等。 9.1.4 应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9.1.5施工质量检查尚应依据下列文件和资料:

1 设计图纸、说明书、技术要求、设计变更及补充文件: 2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9.2.1塑性混凝土取样应在浇筑地点随机进行。

9. 2. 1 塑性混凝土取样应在浇筑地点随机进行。 9.2.2·应在塑性混凝土开始浇筑前,检查塑性混凝土的落度 和扩展度,每班取样检查不应少于2次。 9.2.3对于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每个墙段取试样不应少

于一组;不分缝通仓分层浇筑时,每浇筑100m3取试样不 于一组。

9.2.4对于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试件,每10个墙段取试

少于一组;不分缝通仓分层浇筑,每浇筑300m3取试样不应少 于一组;当采用不同配合比时,每种配合比取试样不应少于 一组。

9.2.6对于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渗性能试验,每组试

9.3.1珊落度与扩展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规定。 9.3.2.凝结时间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规定。 9.3.3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

3.1劳洛皮与扩展度试验应付合现行国家标准《音通馄凝工

但试验时应选用最大加载能力为300kN的加载设备, 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加荷应连续

加荷速度不应大于0.10MPa/s

加荷速度不应天于0.10MPa/s。 9.3.4弹性模量可采用本规程附录C的试验方法测定,也可采 用其他操作可行、误差可控的方法测定。 9.3.5渗透系数宜采用本规程附录D的流量法测定,也可采用 其他操作可行、误差可控的方法测定。渗透系数的合格率不应低 于80%。

其他操作可行、误差可控的方法测定。渗透系数的合格率 于80% 。

【上海市】《深基坑工程降水与回灌一体化技术规程DB31∕T 1026-2017》9.4.1墙体质量检查应在成墙28d后进行。

1墙体的均匀性、完整性、密实性及墙厚: 2墙体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渗透系数、渗 透破坏坡降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墙段连接质量、墙体与周边地基、岩体的接触质量。 9.4.3墙体质量应根据墙体形式、厚度、强度以及检测设备采 用下列一种或儿种方法检测: 1 钻孔取芯检查; 2注(压)水试验检香: 3开挖检查; 4无损检测。 9.4.4 钻孔取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强度小于3.0MPa和墙厚小于400mm的墙体,不宜进行 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 2钻孔应位于墙体轴线上,孔位应随机布置,且宜在墙段 接头处布置部分骑缝直孔和穿过墙段接缝的斜孔; 3钻孔斜率应小于0.4%; 4每10个施工槽孔应有一个检查孔,每个标段的检查孔不 应少于3个,或根据验收要求确定; 5取芯钻孔应与注水试验孔相结合;进行注水试验的检查 孔应有部分骑缝钻孔;

6检查孔孔径不应天于墙厚的1/3,宜为91mm~130mm; 7塑性混凝土检查孔应采用金刚石双管取芯钻具或金刚石 薄壁钻头钻钻进;钻进时应采取低钻压、低转速、小水量等防止 孔壁和芯样破坏的措施; 8应对检查孔芯样进行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试 验;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9.3.3条的规定; 9芯样试件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 9.3.4条的规定;当试件的尺寸较小时,试验可在土工三轴试验 仪上进行; 10对所有检查孔的芯样均应进行岩性描述,工程竣工验收 前所有芯样均应妥善保存; 11防渗芯墙留下的检查孔应及时用0.5:1的微膨胀水泥 浆或水泥砂浆回填。 9.4.5 开挖检查墙体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挖应在防渗墙两侧同时进行: 2 探坑数应根据验收要求确定,且不少手3个; 3至少有一个开挖位置在墙段连接处: 4探坑长度宜为3.0m~5.0m,深度宜为2.5m~5.0m, 苋度不宜小于1m; 5探坑开挖后应检查下列项目: 1)墙体及墙段搭接处的厚度; 2)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墙段的连接处的接缝宽度、接触面形状、充填物性 质等; 4)塑性混凝土是否均匀密实,有无夹泥、混浆、孔洞、 断墙等现象。 9.4.6注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操作简单、试验迅速、水头压力较小的钻孔注水试 玲注

1采用操作简单、试验迅速、水头压力较小的钻孔注 验方法; 2墙厚大于 400mm、抗压强度大于 3.0MPa 的塑性温

防渗芯墙可采用钻孔压水试验。压水试验的压力不造成墙体 破坏。 9.4.7对不宜采用钻孔取芯方法检查的墙体DB5101∕T 44-2019 预制混凝土箱涵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可采用超声波法 N

附录 A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