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123-2019 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

GB/T 38123-2019 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8123-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736
免费资源

GB/T 38123-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123-2019 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简介:

GB/T 38123-2019《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旨在指导电工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引入能效因素,以提升产品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效因素的识别:标准明确了在制定或修订电工产品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产品能效的因素,如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环节。

2. 能效要求的确定:对产品的能效要求应基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考虑国家的能源政策和环保要求。

3. 能效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能效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以确保能效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 能效标识和信息:提出在产品标签、说明书等中应明确标注能效等级,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参考。

5. 标准的更新和适应性:强调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标准应适时进行修订,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6. 法律法规和国际接轨: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应考虑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与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保持一致。

GB/T 38123-2019为电工产品标准的制定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能效引导框架,对推动我国电工产品的能效提升,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 38123-2019 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的指南

本标准给出了标准编写人员在制定电工产品标准过程中考虑能效因素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产品标准化工作的下列方面: 帮助协调能效方法; 提升电工产品标准可以对产品本身(单独考虑)和整体应用(装入产品后)的能源绩效产生负面 及正面影响的认知; 帮助技术委员会识别有助于产品本身及整体应用能效提升的能效因素; 促进在标准化工作中针对能效使用系统化方法; 促进在标准化工作中针对能效因素使用系统方法

标准化在提升能效方面发挥如下关键作用: 支持能效技术的传播; 加速下一代能效技术的应用; 通过技术为提高能效创造先决条件; 可以开展合格评定; 帮助克服能效市场壁垒。 能效是电工领域的横向议题,可能以多种形式横跨多个专业,且针对不同产品、过程和服务在电工 产品标准中体现。 鉴于能效议题的横向属性以及进人市场的产品、过程及服务的日益融合,标准编写人员应识别出与 标准化相关的能效因素,同时: 使用结构化方法;

采用系统方法(见4.3)

对于特定的服务,能效与活动的输出及其能量输入相关。能量输入可通过多种能量单位(干瓦时、焦 、吨石油当量等)表示。相对地,输出可不必通过能量单位表示,而是以包含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例 扣水泥产量、楼面面积、客运公里、雇员等)JC∕T 209-2012 膨胀珍珠岩,并通过多种单位(例如吨、平方米、于米、雇员人数等)表示。 能效的关键不是减少既定的服务而是优化特定服务的能量输人。 注1:活动的示例包括过程、服务等。 注2:能源绩效和能效是不同的概念。能源绩效的概念包括能量使用和能量消费;举例来说,能源绩效的提升并不 一定对能效产生影响。能效是能源绩效的一个因素,并经常被用来作为测量能源绩效的计量指标。 注3:可以基于能源价格考虑实施能效措施。 对能效的评估宜考虑多项重要因素。规定能效提升范围的边界至关重要。 边界的描述可以是概念性的或物理性的。 在评估能效时,要识别通过边界的所有输人和输出能量,以及用于测量能效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为了定义能效评价的必要背景,宜对驱动参数进行定义(如图1所示)。 注4:除内部过程参数,驱动参数是影响能效的全部参数,包括天气、运行参数(室内温度、照度等)、生产量、产品范 围等:此概念包含ISO50006中分别定义的相关变量和静态因素的概念。

对于特定的服务,能效与活动的输出及其能量输人 能量输人可通过多种能量单位(千瓦时 吨石油当量等)表示。相对地,输出可不必通过能量单位表示,而是以包含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 水泥产量、楼面面积、客运公里、雇员等),并通过多种单位(例如吨、平方米、千米、雇员人数等)表示。 能效的关键不是减少既定的服务而是优化特定服务的能量输入,

能效定义可能随边界变化而有所不同, 示例:电机的能效、泵的能效、电机和泵组成的泵组能效

关于边界定义的更多详细内容参见附录A的A.2。 能效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衰减

图1能效定义中的关键要素

系统的能效需要使用系统方法进行分析。 能效的系统方法不仅要考虑单一部件的能源绩效,而且要考虑这些部件在应用以及边界内的使用 效率。 能效的系统方法意味着,为获得所考虑的应用和边界内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可能会降低一个或多个 部件的能效。 能效的系统方法很可能优化能效的提升,因为: 将部件及应用一并考虑: 优化系统的能效会比优化单独部件的能效收益更多; 在单独部件层级上的能效提升会因为该高效部件在恶劣运行环境中使用而完全无效

4.4标准化对能效的贡献

标准化可以在克服实施能效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某些障碍方面发挥作用。示例包括: 通用测量和测试方法,以评价能量使用,以及通过新技术和过程减少使用能量; 计算方法,以便在具体情况下对各种替代方案做出有效比较,可以帮助调整基础架构,以集成 新技术与互操作性; 规范有效使用能量和保护能量的最优实践和管理过程的途径: 可应用于设计新系统以及改造现有系统的设计检查表和指南; 通用效率分级、公差和最小能源绩效标准; 定义可行的能效指标。 制定电工产品标准时宜结合通过标准化活动克服阻碍能效障碍的目标,对这些障碍进行考虑。附 录B中提供了示例

5电工产品标准中的能效因素

本标准提出了将能效因素引人电工产品标准的系统化程序

该程序以能效提升过程的概述为基础。在本标准中,能效因素是指为支持该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能效因素包括工具、方法、活动、测量、检查表或指南。 虽然本标准适用于标准编写人员,但该程序的原则是通用的,可以用于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考虑提 升能效。

实现能效提升的过程如图2所示。 在能效提升过程中以及本标准中,术语“损耗”不应仅以严格的物理术语解释,也不能仅以否定的含 义诠释,它还包括目前尚未实施的任意一种能效提升机会。 首先从边界描述开始,确定现有能效并识别提升潜力。 一且识别出损耗来源并确定损耗级别(损耗分析),即可与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损耗级别是否可 接受。如果(例如,根据分级水平)该损耗级别不可接受,则宜实施能效提升。否则,该过程不再需要下 一步行动。如果边界或主要参数发生变化,宜重复执行该过程, 可在众多资源中找到判定当前损耗级别是否可被接受的标准,例如:国家法规、行业规范或标准。 附录A中提供了附加信息

5.3在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能效因素

2能效提升的选代过程

能效因素是指5.2中所述的对能效提升过程必不可少的所有要素。 标准编写人员的任务是在其标准中识别并支持所有必要的能效因素 宜考虑下列能效因素种类(可能并非所有因素种类都与特定标准相关) 定义能效; 测量能效; 评价能效; 提升能效;

实现能效。 能效因素及能效因素种类的示例见表1。附录C提供了关于在电工产品标准中引人能效因素的附 加信息。

表1能效因素种类及示例

与能效定义、测量和评价相关的能效因系 是典型的标准化工作领域。当涉及技术解决方案和设计 事项时,不宜在标准中规定能效提升相关的能效因素。 电工产品标准可考虑为合格评定(例如测试、标识、能效等级或分级等)提供支持。 能效因素可以是产品或其使用方式的特性,可被用于影响产品能效。 单一标准所提供的通用性服务是有限的。标准编写人员宜考虑通过其标准可实现的服务(例如:

虑为产品提供能效分级)。 标准编写人员不仅宜从产品的角度考虑,还宜考虑产品与应用(产品是其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 能效措施的实施不宜影响安全。 示例:这些互动可能导致采用更广范围的关键绩效指标或必要的测量进行能效评价,而非限制在只评价单一产品 典型例子是确定相关负载曲线和工作周期并提供必要产品数据,以便做出系统考虑。

为产品提供能效分级)。 标准编写人员不仅宜从产品的角度考虑,还宜考虑产品与应用(产品是其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 能效措施的实施不宜影响安全。 示例:这些互动可能导致采用更广范围的关键绩效指标或必要的测量进行能效评价,而非限制在只评价单一产 型例子是确定相关负载曲线和工作周期并提供必要产品数据,以便做出系统考虑。

各个相关领域电工产品标准之间的协调对于实现能效的一致方法是必要的。推荐使用结构化方 法,因为该方法能保证各标准将内容限制在自身范围内。 能效标准可划分为: 基础能效标准; 跨专业能效标准; 产品标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能效提升的工程方法

本附录提供了对能效提升系统化工程方法的概述。 该过程的关键步骤为: 定义边界; 对损耗源的识别(识别损耗); 对损耗的预估(预估损耗); 对损耗的评估(评估损耗); 能效提升。

JC/T 2203-2013标准下载本附录提供了对能效提升系统化工程方法的概述。 该过程的关键步骤为: 定义边界; 对损耗源的识别(识别损耗); 对损耗的预估(预估损耗); 对损耗的评估(评估损耗); 能效提升

为了评估和提升能效,宜明确定义其所处情景。对情景的定义包括设定分析范围、建立其计量以及 只别所有相关变量。根据以下方面对边界做出定义: 预期用途(相关应用和服务); 能量输人; 输出; 运行状态; 内部过程参数以外的驱动参数(相关变量、静态要素); 能效的关键绩效指标; 系统中各部件的互动; 与其他系统(可能的)互动。 边界的描述可以是概念的或物理的。根据所考虑的应用,边界内可包含一台器件、一个产品或一个 系统。 边界的物理描述包括: 产品的物理限制; 电力的输人端或输出端; 通信接口; 介质的人口或出口。 边界的概念描述包括: 所提供服务的清单; 过程描述;

宜识别(积极或消极)影响能效的因素。 该过程宜考虑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使用,包括安装和维护(如适用)

理解和评价能效提升机会的第一步是识别能量的使用和损失, 识别损耗的目的是识别出影响能效的因素(损耗源)及其影响的性质(因果关系)。损耗源包括了可 促进或妨碍能效提升的要素。 识别损耗以对所考虑系统的能源建模为基础。 注:在技术系统的情况下,能源建模包括: 按使用和来源细分能量消耗; 能量流和能量平衡; 通过时间反映的能量输入模式; 系统使用; 能量输人与驱动参数的关系; 适用于评估系统能效的一个或多个关键绩效指标

识别出影响能效的要素(损耗源)及其影响的性质之后,有必要量化各个元素,从而预估每个损耗源 的相关性。可通过调查其对能效影响的量级完成定量化。 预估损耗宜使用与“定义边界”步骤中定义的能效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当前的损耗水平。 最终宜对预估损耗定量化:在预估损耗迭代过程的起始阶段,也可以是半定量化或定性的。最为推 荐的定量化手段是嫡分析或分析。 除了内部过程参数(相关变量、静态要素),预估损耗还宜考虑驱动参数,

评估损耗包括设定规模和定义可接受级别

评估损耗的目的是将现有损耗水平引入情景JTS 196-7-2007 长江三峡库区港口客运缆车安全设施技术规范,基于损耗分析的结论,帮助对哪些损耗需要处理做出

评估损耗的目的是将现有损耗水平引入情景,基于损耗分析的结论,帮助对哪些损耗需要处理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