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121-2019 雷电防护 雷暴预警系统

GB/T 38121-2019 雷电防护 雷暴预警系统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8121-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8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735
免费资源

GB/T 38121-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121-2019 雷电防护 雷暴预警系统简介:

GB/T 38121-201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雷电防护 雷暴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雷暴预警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雷电防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雷电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雷暴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大气电场、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预测未来可能出现雷暴的系统。它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警信息发布等多个环节。系统一旦检测到雷暴的可能,就会及时发出预警,为人们提供预防雷电的宝贵时间。

GB/T 38121-2019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 系统组成:包括硬件(如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通信设备等)和软件(如数据处理、预警算法等)的要求。 2. 技术性能:如监测精度、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3. 试验方法: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的详细步骤和方法。 4. 安装与维护:规定了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操作规范。

这份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雷暴预警系统市场,提升预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防雷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GB/T 38121-2019 雷电防护 雷暴预警系统部分内容预览:

由于雷电流特性的多样性,测量天线接收的雷电信号强度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复杂的信号处理 方法并结合光学探测有可能明显提高雷电定位的精度。但该方法本质上是不准确的。 所有可用的雷暴探测技术都有其对应的应用。 ML1、ML.2、ML3定位方法在雷电探测网络中的应用既实用又科学,常被用于向公众开放数据的商 业网络,这些网络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 MI4定位方法主要用于科学研究,由高校和政府机构安装使用。 单传感器技术也有不同的应用特性。 SS1探测仪用于雷电发生前及雷暴整个生命周期的局地预警。 SS2探测仪可提供实际雷击的方向和距离信息。它们在需要准确、实时信息和不想依赖商业雷电 案测网络提供所需数据的公司中找到用户。然而,这些用户应注意,与多传感器雷电探测网络相比 SS2探测仪所提供的信息不够十分准确。 SS3探测仪可以分为两个质量等级。较复杂的探测仪包含了复杂的信号处理模块,能够给出具有 定精度的雷电距离。某些探测仪还使用光学传感器确认探测的信号与闪电有关 较简易的探测仪使用一个小天线进行信号强度的简单测量,并且探测仪仅有有限的信号处理模块 只能给出非常粗略的局地雷击信 一般性地提示,不适用于雷电预警

B.4雷暴探测仪的评估

为使预警系统准确和高效,用于预警的雷暴探测仪应具有一定性能水平。可以使用一些方法验证 这些特性,如: 基于系统结构和探测技术的理论计算; black 实验室测试; 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比较; 用安装了监测仪器的高塔或带时间标记的视频或图片进行实验验证; 现场验证。

《低压电气装置 第4-42部分:安全防护 热效应保护 GB/T 16895.2-2017》B.5雷暴探测系统的选择

根据附录C中给出的风险评估和附录D中描述的预 预防措施,可以选择雷暴探测仪建立雷暴预警系 统。根据预警的应用和可用的雷电信息,可能存在若干合适的探测技术。最终决定采用哪种技术应经 过多方面详细的分析,包括预警需求(必要提前时间、可接受的虚报和虚报率)、允许的预算和每种探测 技术能提供的信息。 雷暴预警系统如何保障机场安全的范例参见参考文献[4]

表格中,相关的选择以白色背录显示,不相关的选择以

1中列出了可能情景下识别的一个或几个危险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雷暴预警系统应用示例

表C.1危险情况识别

C.1.2第2步:损失类型

针对表C.1中每个选择的情况,评估关于财产(表C.2)、服务(表C.3)和环境(表C.4)的不同损失以 便确定损失(A、B、C或一)类型

GB/T38121—2019/IEC62793:2016

重要设备可能直接或间接被雷电损坏而中断服务。

C.1.3第 3 步:风险控制

本示例中不考虑人身死亡损失情况。财产损失可忽略不计且没有关于环境的损失。服务损失类型 最高,因此如表C.5中选择“非常强烈推荐”。 雷暴预警系统的安装,可大幅减少雷击电力线导致的服务损失(可通过切断来自外部电网的供电, 确保存在足够的间隔距离以避免任何雷电流造成的闪络;如果具备条件,可使用本地备用发电机)。然 而,使用雷暴预警系统并不能减少直接雷击对建筑物的风险

C.2.1第1步:危险情况识别

表C.6中列出了可能情景中识别的一个或几个危险情况。若有情况不包含在此表中,则选择“其 兄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表C.6危险情况识别

C.2.2第2步损失类型确定

对于表C.6中每个选择的情况,评估关于以员k表C.7)、财产(表C.8)、服务(表C.9)和环境 (表C.10)的不同损失以便确定损失(A、B、C或一)类型

GB/T38121—2019/IEC62793:2016

C.2.3第3步:风险控制

依据表C.7中的A类损失,确定在表C.11中选择“非常强烈推荐” 人员损失可通过避免人员在雷暴下暴露来降低.Ck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可推荐采取的预防措施目录

在更好地了解雷电和/或风暴起电危害基础上,采取的预防措施很天程度上取决于所涉及的风险情 况。因此,宜在具体行动计划中评估和应用这些预防措施。 有许多情况和设施可能需要安装雷暴探测系统。终端用户或设计人员宜通过分析该系统的预防信 息,确定采取的预防措施。 为此,应考虑安全和应急计划,或实施中可能的技术调整。 预防措施的确认包含组合到实施过程中的行动(自动、手动、声音等)。 为了对预防措施提供指导,根据探测系统给出的预防信息,列出了一些可以实施的示例指令。 根据雷暴的严重程度,这些措施有一个合理的分级,以确定响应等级

在更好地了解雷电和/或风暴起电危害基础上,采取的预防措施很天程度上取决于所涉及的风险 因此,宜在具体行动计划中评估和应用这些预防措施。 有许多情况和设施可能需要安装雷暴探测系统。终端用户或设计人员宜通过分析该系统的预防 确定采取的预防措施。 为此,应考虑安全和应急计划,或实施中可能的技术调整。 预防措施的确认包含组合到实施过程中的行动(自动、手动、声音等)。 为了对预防措施提供指导,根据探测系统给出的预防信息,列出了一些可以实施的示例指令。 根据雷暴的严重程度,这些措施有一个合理的分级,以确定响应等级

级预防措施,包括信息通知,如远程、视觉或听觉信息通知等; 可激活辅助电源系统 bl ack 在暴露区域不要计划或开展活动

级预防措施,包括信息通知,如远程、视觉或听觉信息通知等 可激活辅助电源系统; bl ack 在暴露区域不要计划或开展活动

二级预防措施: 可激活辅助电源系统; 可断开关键和敏感系统; 可将人员从暴露区域疏散到雷电防护装置(LPS)所保护的安全区域; 检查上述措施是否已经有效进行; 跟踪雷电活动的演变; 如果上述措施已经进行.无需采取其他措施

GB/T38121—2019/IEC62793:2016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本示例中,雷电数据用于触发预警,也用于通过核查现场发生雷电的实际情况评估警报的效率 E.1展示了围绕场地5km范围内为期8年的地闪活动详情。 注1:还有其他方法可用于A类雷暴预警系统

图E.1场地附近8年间的闪电活动

目标区域为风电场半径为1km的圆形区域,周边区域假定是风电场半径为5km的圆形区域(与 图E.1展示的为同一区域),监测区域亦为风电场周围的一个圆形区域内。 该示例包含的可变参数有: 监测区域的半径(10km、15km和20km); 触发判据(闪电次数及雷击脉冲间隔时间); 驻留时间(10min、20min、30min)。 注2:此图展示的场地只有8年闪电数据,通常情况下宜采用5年的整数倍周期闪电数据进行统计。 所有结果见表E.1。

目标区域为风电场半径为1km的圆形区域,周边区域假定是风电场半径为5km的圆形区 .1展示的为同一区域),监测区域亦为风电场周围的一个圆形区域内。 该示例包含的可变参数有: 监测区域的半径(10km、15km和20km); 触发判据(闪电次数及雷击脉冲间隔时间); 驻留时间(10min、20min、30min)。 注2:此图展示的场地只有8年闪电数据,通常情况下宜采用5年的整数倍周期闪电数据进行统计。 所有结果见表E.1。

GB/T38121—2019/IEC62793:2016

表E.1基于8年(2000年 参数和驻留时间)的变化

"POD。指提前10min或以上时间发出警报的百分比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如何测试雷暴探测仪

本附录仅适用于室外雷暴探测仪,不适用手专业人员维护的雷暴预警系统,且不包含软件和室内 便件

E.2.1.1 测试的一般条件

E.2.1.1测试的一般条件

根据制造商或供应商的说明,按正常使用情况组装和安装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包括传感器。除非 制造商另有规定,测试需要用到的遥控装置应设置在实验室的控制室内。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测试均在新样品上进行。 可以在一个样品上进行全部测试,只有所有测试通过,才满足要求。如果样品由于装配或制造缺陷 导致某项测试不合格,应重复该测试和之前的任何可能影响该测试结果的测试项目。以下测试也应按 规定顺序在一组3个样品上进行,所有测试项目均应符合要求,

F.2.1.2提交测试的传感器或组件(传感器+电缆+遥控装置)的确认

通过检查以下项目确认提交测试 标志和标识; 说明书,包括版本号及日期。

通过检查以下项目确认提交测试的探测仪: 标志和标识; 说明书,包括版本号及日期

F.2.1.3探测仪的装配

探测仪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安装

F.2.1.4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

E.2.2抗紫外线辐射试验(用于非金属传感器外壳

T/CECS 510-2018标准下载GB/T38121—2019/IEC62793:2016

E.2.3抗腐蚀试验(用于传感器的金属部件

F.2.5防护等级确认(IP代码)

F.2.4测试后的样品应根据IEC60529L12进行防护等级确认。 合格判据 样品应符合IEC60529的要求

E.2. 6.1一般要求

E.2.6.2直流电场试验

试品安装在测试板下面,确保其下方中心区域的电场是均匀的(线性电场附近的变化小于2%)。 可以通过仿真或测量确认。为达到电场均匀的要求,应考虑测试板边缘的电场效应。 应按照正常使用方式组装试品,其最高点高于测试板下方的接地板1m。可以使用木质支架以达 到该高度。 测试板宜设置在2m高位置(确保高于传感器最高点1m),公差为士1cm。 施加在测试板的电压宜为直流高压(负极性),以使试品探头获得1kV/m~10kV/m的电场。

B/T38121—2019/IEC62793:2016

增加电压使试品探头获得1kV/m~10kV/m均匀分布的10个值。 采用专用电缆安装试品GB∕T 50942-2014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并连接遥控装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