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

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339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简介:

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是确保建筑项目顺利进行、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精确度和合规性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个简要的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概述:

1. 测量规划与准备

- 项目调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确保测量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技术准备: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PS、水准仪等),并进行设备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度。 - 人员培训:对参与测量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量设备的操作、测量技术及误差的控制方法。

2. 控制测量

- 建立控制网:在施工区域建立控制点,形成控制网,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基准。控制点应设置在相对稳定、易于保存、便于复测的位置。 - 高程控制:通过水准测量建立地面高程控制网,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 平面控制:使用全站仪或GPS进行平面坐标控制,确保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

3. 施工阶段测量

- 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筑物的放样,包括基础放样、定位放样、楼层放样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性。 - 变形监测:对关键部位进行变形监测,如基础沉降、结构位移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工程问题。 - 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量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数据管理与应用

- 数据记录与存储: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完整的测量数据库,作为施工管理和后期维护的重要依据。 - 反馈与调整: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工程问题。

5. 合规与标准

- 遵守规范: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 质量保证:通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定。

科研实验大楼的施工测量方案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确保每个环节的精确执行,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科研实验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部分内容预览:

3.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人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3.5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3.6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0. 5m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3.7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0. 5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pdf,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3.8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

3.9 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4.轴线及商程点放样程序

4.2 地下结构工程

4.3 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0.5m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4.4 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5.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1 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89)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5.1.1 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 1/7000 (相对误差);

≤20m ±3对于轴线小于±3mm。

5.1.2 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

5.1.3 标高小于士5mm。

5.1.4 垂直度层高成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 3mm。

5.2 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5.2.1 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5.2.2 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5.2.3 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5.2.4 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5.3 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5.3.1 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5.3.2 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5.3.3 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5.3.4 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3.5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6.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6.1 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6.1.1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1)沉降观测的目的:

1)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

(2)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

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3)地基分层与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4)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

6.1.3 沉降观测点设置: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6.1.4 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6.1.5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1.6 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6.1.7 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位、观测次序。

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6.1.8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

6.2 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6.2.1 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l0m左右),并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

6.2.2 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

6.2.3 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

6.2.4 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7.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7.1 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7.2 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7.3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7.4 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7.5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

(3)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

(4)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

(5)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

(7)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

(8)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

(9)沉降变形观测资料。

8.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8.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8.2 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9.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9.2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

9.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9.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9.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9.6 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9.7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10.1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JC 600-1995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10.2 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公司技术部制定的《计量器具管理实施细则》。

10.3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

10.4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10.6 经常与专业测量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上。

10.7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

10.8 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10.9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JC∕T 515-2015 单一玄武岩铸石制品,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10.10 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