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 8457-2022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京津冀).pdf

DB13J 8457-2022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京津冀).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3615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 8457-2022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京津冀).pdf简介:

DB13J 8457-2022《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京津冀)是一部地方标准,针对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求和指导。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旨在通过科学的雨水管理系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系统规划:规定了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的总体设计原则和方法,强调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和再利用。

2. 工程设计:涵盖了雨水花园、雨水蓄渗设施、雨水调蓄池、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等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具体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

3. 环境影响:关注雨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在设计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态效益。

4. 安全与管理:强调了雨水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应急响应等。

5. 经济效益:提倡通过雨水利用降低水资源成本,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该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DB13J 8457-2022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京津冀).pdf部分内容预览:

2.1.8雨水滞蓄stormwaterretentid

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人渗、蒸发禾 回用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CECS279:2010》2.1.9雨水储存stormwaterstorage

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

2.1.10雨水调节stormwaterdetention

也称调控排放,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 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方 的总量

2.1.14下垫面underyingsurface

2.1.15绿化屋面greenroof

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的顶部和天台、露台上由植被层、覆土层和排水设施构建的屋顶。 2.1.16 硬化地面impervioussurface

2.1.18透水路面结构perviouspavementstructure

面层或基层(或垫层)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 多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 沟体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

2.1.19透水沥青路面perviousasphaltpavement

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 路基)的沥青路面

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 争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利用植物、土壤和微生物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包括雨水花园、高位花坛和生态树池等。 1

2.1.23渗透塘infiltrationpool

2.1.24渗透检查井iniirationman

具有渗透功能和 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 2.2符 号 2.2:流量、水量 q 设计暴雨强度; Ic 渗透设施产流历时对应的暴雨强度; W 设计调蓄容积; Wp 产流历时内的蓄积水量; W 初期弃流量; W — 渗透设施进水量;

2.2.2水头损失、几何特征

2.2.3计算系数及其他

3.0.1海绵城市建设应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理念系 统谋划,灰绿结合,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 施实现建设目标。 3.0.2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应包括海绵城市建设专项工程设计和建设项 目中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应提供设计 专篇。 3.0.3海绵城市建设应科学评估确定近远期建设日标和指标。新建 改建项目应满足规划指标要求,改造项目应以问题为目标兼顾指标 要求。 3.0.4建设项目应优先利用洼地、水系、绿地作为滞蓄空间,合理控 制标高,充分发挥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源头滞蓄、人渗作用,科 学布局排水设施,形成安全、 色的径流组织,构建蓄排平衡的竖 向格局。 3.0.5宜通过植被浅沟、排水浅沟等将雨水导流至雨水控制与利用设 施,竖向设计应符合求列规定: 1应有利于雨水通过地面径流汇人设施; 2应满足防涝系统的需求,并应与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有效衔接。 3.0.6平面布局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 1<应优先保留和利用场地内现有自然水体、湿地、坑塘等做为滞 蓄雨水的生态设施; 2不得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体的竖向关系,维持原有水文条 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防涝安全。 3.0.7建筑与小区应根据项目的总平面布局和条件选择透水铺装、下 回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适宜的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满足源头减排 要求,设施排口及项目雨水接至市政排口均应以溢流方式与雨水管渠 衔接

3.0.8城市道路应采取措施满足源头减排要求,道路绿化隔离带以及 道路周边应设置下回式绿地,充分发挥绿地对雨水的滞蓄和消纳作用。 车行道雨水应采取初期弃流或其他净化措施处理后排放。 3.0.9应遵循“绿色优先、绿灰结合”的原则,优先利用现有低注地 水系、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设置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施,发挥 削峰、错峰的功能。 3.0.10海绵城市片区改造建设项目应先编制海绵城市改造系统化设计 方案,科学分配指标,合理确定目标及设施规模并采用数学模型法对 工程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0.11集中发展区、地势低洼区或者周边市政雨水管网接纳能力不足 的新建项目,应采用数学模型法对项目在设计排水标准和内涝防治标 准的降雨情况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模拟计算。× 3.0.12对居住环境或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以及可能造成陡坡坍 塌、滑坡灾害的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3.0.13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回用雨水进 人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 3.0.14雨水供水管道上不得装取水龙头,并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 1管道外壁应按设计规定涂色或标识; 2当设有取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 3水池(箱)、阀门、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雨

4.1.1降雨参数应根据项目区域内或临近地区雨量观测站30年以上 降雨资料确定。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降雨量应按多年平均降雨量 计算,典型频率降雨量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参见附 录A 7

4.1.2京津冀典型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详

表4.1.4径流系数

表4.1.5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指标参考值

4.1.6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的雨水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 相关标准的规定。当同时回用于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 准确定。 4.1.7水面蒸发量宜根据实测数据确定,缺乏数据时可按附录C取值

4.1.8土壤渗透系数应以实测数据为准,缺乏实测数据时,可按表 418取值

表4.1.8土壤渗透系数

4.2.1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又程设计计算包括雨水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设计调蓄总量、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外排峰值流量、初期弃流 量、雨水回用量及水量平衡计算等。 4.2.2雨水管渠流量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 4.2.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调蓄容积,应依 ? ? 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及汇水面积,采用“容积法 XT 计算得出

W 设计调蓄容积(m3); 一一综合径流系数; hy 设计降雨量(mm),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选取 F 汇水面积(hm²)。

.2.5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年固体悬浮物(SS)总量削减率计,应按 不式计算:

EF,C C=n E

C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7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Ci 一一各类单体设施对固体悬浮物削减率; 专用 F 单体设施汇水面积(m²)。 5 4.2.6 6不同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径流污染物削减率应以实测数据为准, XV 无实测数据时,可按表4.2.6取值

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年径流污染总量削

注:1转输型植被浅沟取低值转输兼入渗型植被浅沟取高值; 2打孔渗透管(沟取低值,开孔率越高值越大,软式渗透管取高值。 4.2.7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设计流量应按式4.2.7计算:

一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 ? 设计暴雨强度[L/(s·hm²)」; F一一汇水面积(hm²)。 进行排水管渠计算时径流系数可按表4.1.4取高限值,当进行内 涝设计校核时宜提高表中的数值。 4.2.8初期弃流量宜按式4.2.8进行计算。当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实

4.2.8初期弃流量宜按式4.2.8进行计算。当有特殊要求时,

测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确定

式中: W一一初期弃流量(m²); 一一初期径流厚度(mm);一般屋面取2mm~3mmAQ/T 2071-2019标准下载,小区路 面取3mm~5mmo 4.2.9渗透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量、进水量和蓄积雨水量应满足下列 规定: 1渗透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一—渗透、渗滤及滞蓄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量(㎡²); W。一一产流历时内的蓄积水量 W一 渗透设施渗透量(n a 综合安全系数,般取0.5~0.6; K 土壤或人工介质的渗透系数(m/s),由土壤类型或人工介 水力坡降 般取1.0; 2 2 有效渗透面积(m²); 渗透时间(s),当用于调蓄时应≤12h,其他≤24h。 ts 2 渗透设施进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W= 60x qc x(FyWm +F) 1000

W。一一渗透设施进水量(m3); F,一一渗透设施受纳的集水面积(hm²); Fo 渗透设施的直接受水面积(hm²)GB/T 50939-2013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理地渗透设施取0;

t。一—渗透设施产流历时(min),不宜大于120min; qc——渗透设施产流历时对应的暴雨强度[L/(s·hm²)],按2 年重现期。 3渗透设施产流历时内的蓄积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Wp一一产流历时内的蓄积水量(m²),产流历时经计算矿 宜大于120mino X 4.2.10景观水体水面蒸发量、水体渗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日平均水面蒸发量应依据实测数据确定,缺乏资 资料时可按下式 计算: 人T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