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306线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省道306线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63.2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794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省道306线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省道306线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是指针对该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改善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方案。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背景和目标:首先会介绍省道306线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车流量、事故频发点等,以及提升生命安全防护的目的,如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等。

2. 工程内容:详细列出需要实施的防护工程,如增设或改造护栏、设置警示标志、优化交通信号灯、改善道路标线等。

3. 施工准备:包括人员组织、设备采购、技术培训、施工图纸审查等,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以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5. 施工组织:对施工队伍的分工、协调机制、施工调度等进行详细规划。

6. 风险管理:识别并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天气影响、设备故障、安全问题等,并提出应对措施。

7. 项目预算和资金管理:明确工程的总投资,以及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计划。

8. 后期维护与管理:考虑施工完毕后的维护周期、保养计划和应急处理措施。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定制。

省道306线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3.7 桥头跳车的预防

为防止桥头跳车,在桥头段台背填筑施工时,尽量选择级配均匀的砂砾料进行填筑,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cm,填料施工时按松铺厚度为20cm进行分层碾压密实,不得使用容易产生崩解的风化岩的碎屑。搭板底设20cm厚二灰砂砾。施工过程中应尽量扩大施工场地,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认真施工,给予充分压实。当场地受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在台背附近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人工夯实、碾压。同时将根据填料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台后路基排水设施。

3.2 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Ⅰ、Ⅱ型或L型边沟砼浇筑    

CJJ 61-201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无水印,带书签) C20砼边沟 急流槽砼浇筑    

            硬化路肩或路缘带砼浇筑    

砼边沟采用强制式砼搅拌机集中拌制,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砼浇筑,但其强度和外观质量要达到《技术规范》要求。急流槽、硬化路肩及路缘带的施工同砼边沟。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基槽开挖→基槽检验→支模→砼浇筑→养生→砼强度检测 →构造物验收

挡土墙基坑利用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认后,立即砌筑基础墙身。

墙身浇筑时,为保证墙面平整和坡度符合要求,用大尺寸钢模板按照挡墙截面尺寸作框架式支模。挡墙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法,即在整个挡墙高度内分数段浇筑。

挡墙分节浇筑(10~15m),节间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的填塞按设计要求用沥清麻絮进行填塞。挡墙浇筑时,按设计规定预留泄水孔,孔间距2~3m,上、下、左、右交错布设,孔内埋设φ100PVC管,外倾角3%。最低一排泄水孔以下回填采用粘土并分层夯实,其上回填砂砾或干砌片石。

4.2 柔性主动防护

4.2.1 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纵横交错的Ф16纵向支撑绳和Ф16横向支撑绳与4.5×4.5m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并进行预张拉, 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4.5m网格内铺设一张D0/08/300/4×4m型钢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连结并拉紧,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土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并将小部分落石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同时,在钢绳网下铺设S0/2.2/50型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4.2.2 清理坡面:人工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

4.2.3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a、孔径误差:造孔孔径大于90mm;

b、孔深:锚孔设计深度大于5cm以上;

c、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Ο35 mm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4.2.5 钢绳锚杆制作

A、钢绳锚杆验收:锚杆下料后,应清除表面浮锈污物,油污和泥土;

B、在施工现场制作钢绳锚杆时,应根据进度做到随制随用,并注意防水、防污染。

4.2.6 灌浆及插入钢绳锚杆

钢绳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采用M30水泥砂浆,孔内应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4.2.7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

4.2.8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 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Ο1.5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4.2.9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Ο8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个长约31m(或27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⑴ 柔性(主动)防护网进场后,必须要有相关的材料质量证明、合格证、产品质量说明书,并按有关要求进行随意抽查并送权威部门进行检验,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才能进行施工。

⑵ 施工前必须对坡面施工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清理危石,并对细砂料径不大于3mm,砂浆饱满,养护在三天以上。现有道路进行短时间的封闭(4小时内),确保施工过程对来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⑶ 锚孔深度必须长于锚杆30cm,砂浆强度在M30以上,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灰砂比在1:1.0—1.2、水灰比1:1.11。

⑷ 脚手架搭设必须是安装稳定、支撑牢固。

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框图

5.1 施工前准备工作

5.1.1 施工前应对路面基层或作基层用的旧路面的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5.1.2 施工前须对沥青材料、矿料和矿粉进行化验分析,经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5.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5.2.3 沥青混凝土及各项指标应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

5.2.4 沥青混合料应在拌和厂(场)拌制。拌制前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以确定适宜的沥青用量,拌和时间及加热和出厂温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沥青混合料各种材料的加热和出厂温度参见下表:

5.2.5 沥青混合料拌制时应根据配料单进料和拌制,严格控制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拌和后混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每班必须抽样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沥青用量试验,若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

5.2.6 沥青混合料宜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摊铺,如分路幅摊铺时接缝应紧密,拉直并设置样桩挖制厚度。若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须采用人工摊铺时,应采取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同时边用刮板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

5.2.7 摊铺时应控制摊铺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应低于100℃。

5.2.8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亦可按下表规定采用:

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取上限,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取下限

5.2.9 沥青混合的碾压压路机应自路边向路中,三轮式压路机每次重叠为后轮宽1/2,双轮式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厘米,不得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突然刹车和从碾压完毕的路段进出。

5.2.11碾压过程中温度控制,开始碾压的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应为100~120℃,煤沥青混合料不高于90℃,碾压终了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低于70℃,煤沥青混合料不低于50℃。在沥青路面完全冷即后方可开放交通。

5.2.1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缝(纵、横缝)应紧密、平整并符合规范要求。

5.2.13 雨季施工除做好防雨、排水设施外,还应严格把关控制,在基层及面层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5.3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5.3.2 在清扫干净后的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在透层沥青充分渗透或在已作透层或封层并已开放交通的基层清扫后浇洒沥青,有空白、缺边及浇洒不足处立即用人工补洒。

5.3.4 浇洒沥青后立即散铺石料,用料数量按规定一次散足,并及时扫匀,厚度一致,不就露沥青。

5.3.6 双层式沥青表面施工要求与上相同,但应分别增多一次和两次洒油、撒料与碾压。

5.3.7 初期养护期间如有泛油现象,应在泛油地点补撒与最后一层矿料相同的石料并仔细扫匀。过多的浮动石料应扫出路面外。

5.4透层、粘层与封层

5.4.2 浇洒透层沥青须符合如下要求:

气温低于15%℃或即将降雨时不宜施工;按设计沥青用量浇洒均匀,遗漏点人工补洒;基层浇洒透层沥青后禁止车辆、行人通行;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局部多余未渗入基层的沥青应清除。

5.4.3 浇洒透层沥青后不能及时修筑面层就须放行交通时,须增加沥青用量为1.3Kg/m2左右并撒铺适量石屑或粗砂局部透层沥青剥落应尽快修补。

5.4.5 浇洒粘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沥青应均匀浇洒或涂刷;浇洒粘层沥青后应禁止车辆行人通过;粘层沥青浇洒过量处应用人工刮除。

5.4.9 封层施工程序和要求与单层式沥青表处相同。

5.5.1 施工前应按规范沥青技术要求的各项指标对沥青材料进行试验,施工中须逐班做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5.5.2 施工前应按要求对石料、石屑、矿粉等矿料进行试验、分析。

5.5.3 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的矿料组成的分析试验和抽检查。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特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较多,主要有标线位置的复测、定点、定线、效样、路面清理、标线涂敷及交通标志的桩号位置复核,基坑开挖、模板支设、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浇筑、标志牌制作和安装等。

6.1.2.5 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对混合料的振捣,第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宜过振。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 6.1.2.6 浇筑好的砼基础应进行养护,同时基础周围应回填夯实。在基础水泥砼强度达70%以上要求,并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即可进行标志杆安装。

宁波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操作技术指南(2021版).pdf6.1. 3 标柱制作、安装

6.1.3.1 采购的钢材,各项技术条件符合设计及规范等规定。

6.1.3.2 按图纸设计尺寸,用仿型切割进行钢材下料,除净割渣。各形位尺寸标准、切割面光滑平整。

6.1.3.3 各连接法兰进行车刷和钻孔加工,车钳倒角,光洁度符合车钳加工要求。

6.1.3.4 将钢管、法兰、加强筋等用模具进行搭接、组焊成型,焊缝宽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1.3.5 对焊接成型的标柱,将焊渣、流疤等清除干净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镀锌处理。

6.1.3.6 镀锌前进行硫化处理DB41/T 2193-2021 水利工程膨胀土勘察规程.pdf,清除表面的有害物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