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10.2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637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无锡至太仓公路(苏州段)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5.3.2.6.8粉体搅拌桩施工时,为确保粉体搅拌桩的成桩质量,应在粉喷桩的全长范围内进行复搅,当桩长超过10米时,应分段进行复搅。

5.3.2.6.1.10粉喷桩的打设范围应严格按图纸执行,特别是桥头锥坡及边坡护坡道范围内的粉喷桩,以确保路基稳定。

5.3.2.6.1.11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严禁散灰大面积污渍场地。铺筑路基基底垫层前应清除停灰点至原地面20~30cm灰土层,清扫施工场地杂物,散灰。

5.3.3填土等(超)载预压

填土等(超)载预压就是预先把土填得比设计高一些、宽一些DBJ/T15-74-2021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以加速地基固结下沉,待路基沉降稳定后再挖除超填部分。

5.3.3.1路床顶面设计高程以下路基压实标准及路堤填料的使用同一般路基;

5.3.3.2填土预压,经施工期路基沉降观测分析后,若预测预压期沉降量>10cm时,填土预压高程=路床顶面设计高程+预压期沉降量。若预测预压期沉降量≤10cm时,填土预压高程=路床顶面设计高程。预压过程中应及时补填沉降土方,以维持预压标高。

5.3.3.3填土预压的等(超)载土方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宜为≥85%;若预压填土的压实度不能达到85%,则应根据等代原则换算成相应的预压填土高度。

5.3.3.4填土预压完成以后,如实际路床顶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10cm之内,采用二灰土调整高程,结合路面底基层碾压至底基层设计高程。如实际路床顶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10cm以上,则采用相应层位剂量的石灰土分层填筑碾压至路床顶面设计高程。

六、路面工程方案、施工方法

基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8cm二灰土

本施工标段路面底基层采用18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应符合质量要求,土的塑性指数应在12~18,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为1:2~1:4,二灰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6Mpa,180天劈裂强度应≥0.25Mpa,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设计建议配合比宜为12:38:50。采用稳定土路拌机路拌法施工,在路面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与要求进行施工,层层把关,严格要求,确保路面底基层的施工质量。

二灰土底基层施工前应规范要求做好原材料试验工作。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石灰应符合质量要求,土的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选用。

6.1.2铺筑试验段

在底基层正式开工前,铺筑试验段。通过铺筑试验段,从而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材料数量的控制方法,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碾压机具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和遍数等各项技术资料、数据以及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在试验段取得成功的前提下,上述资料可以作为正式施工的根据和作业指导书。

6.1.3 二灰土底基层施工

6.1.3.1 检查下承层

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披,平面尺寸等,如出现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6.1.3.2施工放样

①恢复道路中线,并且在两侧路肩边沿外设置指示桩;

②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待施工的底基层边沿的设计标高;

③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格。

6.1.3.3 施工备料

备料:备料包括备土,备灰和计算材料用量;

6.1.3.3.1备土:经过试验选定土源后,应将取土坑表层的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并挖出取土坑周围排水沟,必要时设置积水坑用水泵排水。将取土坑内土挖出晾晒至最佳含水量+2%时,运至施工现场。

6.1.3.3.2备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应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延米的石灰用量。 根据计算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并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 备灰前应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应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铺灰应用人工撒铺。

6.1.3.3.3计算材料用量:运输集料前,应先计算材料的数量。其方法是先根据施工路段的灰土数量和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集料的数量,然后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和运料车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间距。施工时集料装车应控制每车的数量基本相同。

6.1.3.4二灰土拌和:采用灰土拌和机拌和,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拌和。

6.1.3.4.1 土的含水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 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6.1.3.4.2 水份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 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6.1.3.4.3 桥头两端在备土时应留出2米空间,将土摊入附近,拌和时先横向拌和两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以确保桥头处灰土拌和均匀。      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 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压实的密度愈大,对土块的破碎效果愈好,采用此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否则既使再多增加拌和遍数也收效甚微。拌和时拌和机各行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对于桥头处拌和同样采用先横向拌和2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

6.1.3.5  整平

    用平地机,结合少量人工整平。

6.1.3.5.1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

6.1.3.5.2用震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稳压1~2遍。

6.1.3.5.3利用控制桩用水平仪或挂线放样,石灰粉作出标记,样点分布密度视平地机司机水平确定。

6.1.3.5.4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6.1.3.5.5重复(3)~(4)步骤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灰土接头、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6.1.3.5.6整平时多余的灰土不准废弃于边坡上。

6.1.3.5.7要点提示

· 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

· 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

· 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6.1.3.6混合料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18~21三轮静态压路机联合完成。

6.1.3.6.1 整平完成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边沿起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自内侧向外层碾压),有超高段落由内侧起向外侧碾压,碾压采用大摆轴法,即全轮错位,搭接15~20厘米,用此法震压6~8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三轮压路机低速1/2错轮碾压2~3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路肩要同路面一起碾压。

6.1.3.6.2 要点提示

· 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

· 压路机应足量,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合理配备为震动压路机1~2台,三轮

    压路机3~2台。

· 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

· 桥头处10米范围内横向碾压。

     6.1.3.7.1试验员应盯在施工现场,完成碾压遍数后,立即取样检验压实度(要及时拿出试验结果),压实不足要立即补压,直到满足压实要求为止。 

   6.1.3.7.2成型后的两日内完成平整度、标高、横坡度、宽度、厚度检验,检验不合格要求采取措施预以处理。

6.1.3.7.3要点提示

· 翻浆、轮迹明显、表面松散、起皮严重、土块超标等有外观缺陷的不准验收,应彻底处理。

· 标高不合适的,高出部分用平地机刮除,低下的部分不准贴补,标高合格率不低于85%,实行左中右三条线控制标高。

· 压实度、强度必须全部满足要求,否则应返工处理。

 6.1.3.8接头处理

碾压完毕的石灰土的端头应立即将拌和不均,或标高误差大,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挂线重直切除,保持接头处顺直、整齐。

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桥头处亦按上述方法处理,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先横拌2遍再纵拌,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不能及时覆盖上层结构层的灰土,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表面经常湿润。养生期内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有条件的,对7天强度确有把握的,灰土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CJJ 27-2012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可缩短养生期;但一旦发现灰土强度不合格,则需返工处理。

本项目中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厚度32cm,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分两层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摊铺机摊铺。

其中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抗压强度(7天)取3.0Mpa的要求,并考虑气候、水文条件因素,通过实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碎石,确保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6.2.2.1施工测量

施工前恢复中线,在验收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下基层放出摊铺线、导向线,每隔10m打出基准杆,测出标高,拉紧基准钢丝(拉力不小于100kg),上基层的标高、平整度和横坡通过基准钢丝来控制。

50-滨水区规划与工程设计.pdf6.2.2.2混和料拌和

在拌合厂配2台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负责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并保证其计量、输料等装置均处于完好状态。原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指标试验,严格控制施工配和比,拌和含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以补偿混合料在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混和料拌合的水泥剂量控制在设计±0.5%之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