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591.3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396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指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针对这类特殊的结构形式,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法。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柱子壁厚较薄,通常采用异型设计,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相结合,提供良好的空间分割和抗震性能。

设计方案简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对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建设目标等进行概述。

2. 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确定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原则。

3.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队伍组织、材料采购和进场、施工机具配置等。

4. 主体结构施工:详细规划异型柱和框架剪力墙的施工顺序,包括模板设计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5. 施工技术:介绍特殊结构的施工方法,如薄壁柱的防开裂技术、剪力墙的施工工艺等。

6. 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7. 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关键节点的控制。

8.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如防尘、防噪音、防坠落等。

9.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应急预案。

总的来说,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施工指导文件,旨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薄壁异型柱框架剪力墙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4. 2基础轴线的投测方法及高程传递

4.2.1轴线投测方法

4.2.1.2根据轴线控制网的控制桩,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轴线控制桩,将控制轴线网测设于施工平面层上,并将轴线点DB33T 2363.1-2021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1部分:路基工程.pdf,投测在基坑护壁上,并检查交角是否成90度或180度,经校核无误后,将各纵、横轴线及细部线按图纸设计间距测放到坑底,各个桩孔内壁护圈上,并弹墨线或用红油漆标明作为桩基工程和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及检查的依据。

4.2.1.3钢尺丈量需加尺寸、温度、高差的三项更改,丈量结果相对中误差:

4.2.1.4也可采用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坑底按纵、横轴线方向,按图纸要求进行投放工作。

4.2.2高程传递测设方法

4.2.2.1在引测标高到坑内前,先用水准仪检查永久性点准确无误后,利用水准仪及50m钢卷尺,把建筑物的设计高程测设于基坑侧壁稳定岩壁上,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识,加以保护。

4.2.2.2工程需要抄平时,先检核,传递下来的点之高程,其误差<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

4.2.2.3根据坑壁水平线固定点,利用水准仪将控制标高引测到桩孔护圈内侧壁上,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识,用于桩孔底标高及桩顶标高的控制点。

4.3.1沉降基准点的埋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沉降基准点埋设。

4.3.2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

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沉降基准点的数目设置应不少于三个,以便进行相互检查和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

本工程拟在每栋建筑四个大角处设置沉降观测点,按国家二等标准测量要求施测,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闭合差±0.6mm×n0。5

4.3.3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方法

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标准进行。

4.3.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采用内藏式,用Ф32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活动标志旋紧保护盖,即不影响原有建筑物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铝合金塔尺作业,采用相同路线和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周期按每加一层荷载完成后观测一次,直至封顶,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

出现不均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

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

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封顶后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测量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能否胜利交验,同时也是项目创优工作的必要保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以认真落实贯彻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及质量过程控制。

组建本项目的测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控制测量、主轴线测量、标高传递、沉降变形测量等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组组长由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全权负责测量组的日常管理和人员调配工作。

测量工程师由一名测量专业的从事过大型工程的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测量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

另配置测量放线工2人。

5.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5.1.2桩基施工顺序

挖孔桩:测量放桩位→砌筑井圈→搭设架篷→土方开挖→清理孔壁→校核垂直度和桩径→安装护壁(扎筋、支模、浇砼)→拆模挖孔(前三道工序循环)→凿打泥岩(满足嵌岩深度)→扩孔→基底验收→垫层封底→吊放钢筋笼→浇桩芯砼→基础验收。

桩孔开挖前,先根据建筑平面控制网进行桩孔位置的定位,对每条轴线均设控制桩,经核验复核合格,并作好孔口挡护后方可进行桩孔凿挖。

5.1.3 桩基施工方法

5.1.3.1土石方开挖

待放线定位经核验合格后,根据桩顶标高与地貌标高间的高差在桩孔四周用标准砖砌筑砖井圈并用细石砼将砖顶面及砖内侧面抹平。将桩位“十字”控制线标识在砖墙顶面,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桩位控制线。再将标高投测传递到砖内侧壁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桩的标高控制。

桩孔由工人自上而下分层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中层强风化岩层直接用空压机带动风镐破碎剔打;同时在井口安装小型卷扬机帮助井底岩石砍方及时提升外运,以提高机械化运用的含量,缩短工期。

桩孔每开挖2~3m应用大线锤和“十字”尺对桩身垂直度和桩径进行复核检查。

桩孔内弃渣用筐装,绞车向上垂直提送,弃渣堆放应距孔边2m外。

桩孔挖到设计深度后,应按要求进行岩芯取样,待结果合格后请质监站设计、勘察、监理、业主等有关单位验收。

5.1.3.2护壁施工

在绑扎护壁钢筋前,对成孔质量必须先作好仔细检查,按照设计要求对成孔直径垂直度进行地严格复核、检查,按设计要求复核钢筋直径间距,认真绑扎、自检,报监理验收,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模板支护好后,检查模板垂直度及直径,因护壁砼浇筑较为零星,故采用现场自拌砼。要求浇注前作好试配,并对原材料河沙、碎石进行抽检,水泥进行复检,现场拌制砼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搅拌,严禁随意更改配合比,砼下料用小铁桶运至用料点,严禁从孔口抛入孔内,护壁砼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严禁漏振甚至不振捣。

护壁施工采用一节组合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个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灌口,拆模后用混凝土堵塞,混凝土强度达1Mpa即可拆模。

5.1.3.3钢筋笼施工

因本工程挖孔桩深度约15m,故该工程钢筋笼采用两节平卧绑扎,再在孔内绑扎搭接。

钢筋笼在现场平卧绑扎成型,螺旋箍部分点焊固定于主筋上,为防止钢筋笼吊放时扭曲变形,并保证钢筋的排距位置准确,主筋外侧每隔2m加设一道Φ14加劲箍与主筋焊接牢固,并在箍内加设同加劲箍相同的十字形内撑,组成加劲骨架。

分节绑扎长度不大于9m,并在接长部位留1500mm区域不绑扎箍筋,待接长后再补扎接长部位箍筋。

钢筋笼就位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或将泥土带出,钢筋笼下沉至设计深度时,在孔口应及时用钢管架固定。钢筋笼固定好后,应进行柱插筋的施工工作,并用箍筋进行位置固定。

5.1.3.4桩芯砼的浇筑

桩芯砼采用商品砼现场机械泵送,机械振捣。砼坍落度按配合比要求。砼下料时将砼输送软管伸入挖孔桩内使出料口距浇筑面不大于1500mm。砼要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浇灌厚度不得大于600mm。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浇灌过程中注意不得随意撞击和扭曲钢筋,防止移位。

对部分桩顶原地貌标高低于设计桩顶标高的,外露桩身部分采用M5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砌筑240厚一次性砖护壁,加固处理后浇注桩身混凝土。

灌注桩施工完毕后,按规定作桩身砼质量及桩身完整性试验。经试验合格,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对于桩浇筑完后,桩顶出现浮浆过多的现象,应对桩上部浮浆层采取用人工凿打30~50mm,能显出石子为准,再进行后续施工。

5.1.4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5.1.4.1孔内和孔底地质情况和地勘、设计相差较大时,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确定处理意见后,方可继续施工。

5.1.4.2孔内有少量地下水时采取随吊桶一起吊出,大量积水采用潜水泵抽出,抽水时孔内严禁有人。

5.1.4.3挖孔时为防止物体坠落伤人,地面人员误入孔中,每个孔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并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护棚顶部及四周采用竹跳板和彩条布进行防护。

5.1.4.4孔内设置上下铁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挖孔桩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提土石时,井下设安全区,防止吊土石伤人;

5.1.4.5使用的电葫芦等设备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动葫芦宜用按扭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5.1.4.6弃土应远离孔口1m以外,防止其周转堆土量过大而引起边缘场地下沉,挖出的土应及时转运出场;

5.1.4.7孔内照明应用12V以下低压电源。

5.1.4.8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5.1.4.9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m以上,严禁拖地。

5.1.4.10成孔后不能及时浇筑砼的桩孔必须用围栏栏住或孔上加盖板。

定位放线→开挖基槽→验槽→放轴线分墨弹线扎筋→关模验收→浇筑砼→基础梁面抹平、收光→养护

DB11T 1946-2021标准下载5.2.2施工操作要点

5.2.2.1为便于地梁钢筋、模板施工,地梁基槽底开挖宽度为地梁宽b+600,基槽壁放坡坡度(高宽比)为3:1。开挖弃石、土堆放在距沟边1米以外范围。开挖过程中拉线检查开挖位置及宽度,用水平仪检测开挖深度。轴线、标高根据控制桩(点)进行测设,标识应明显,以便于随时检查,保证开挖基槽位置的准确。

5.2.2.2石方采用风镐机开凿,人工凿打。

5.2.2.3地梁基槽开挖到位后,清理干净沟槽内杂土、积水,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地勘、质监站共同验槽,经验槽合格后及时浇筑100厚C15砼垫层。待垫层砼强度达到30%设计强度后,划分出地梁边线作为侧模安装边线。

5.2.2.4在垫层上进行轴线测量和标高调整,并将轴线和梁边线分别标注在垫层上GB/T 33863.9-2021标准下载,将相对标高标注在柱插筋上。

5.2.2.5基础梁主筋采用绑扎搭接,底筋在支座处锚固lae≥34d,面筋在跨中搭接lle≥1.2lae,接头错开1.3lae。

5.2.2.6基础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散装散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