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

某特大桥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35.4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939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特大桥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简介:

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尤其是在大跨径桥梁中。以下是其简介:

1. 施工原理:预应力连续梁是在设计阶段就施加预应力,以增强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施工时,通过预先张拉的高强度钢束(预应力筋)对梁体产生压力,使其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发生预应力,从而提高其抗弯性能。

2. 线性控制:线性控制指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梁体的几何形状,确保其线性变化符合设计要求。这通常通过测量梁的挠度、轴线偏移等参数,实时调整施工工艺,以防止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导致的非线性变形。

3. 施工步骤:首先,进行梁体的模板设计和安装;然后,张拉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接着,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进行养护;最后,进行预应力筋的放张和松弛,完成梁体的整体成型。

4. 技术要点:关键在于预应力的准确施加和控制,以及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收缩,防止出现裂缝。同时,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如激光测距仪、挠度仪等,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5. 安全性:由于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过程中涉及高空作业和高压设备,因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必须到位,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的来说,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桥梁建设技术,通过精细的控制,可以保证桥梁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某特大桥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二、预应力连续梁线性控制具体操作程序

1、首先成立线控组织机构:由项目总工程师总负责,下设精测组,并有技术、试验配合。项目部另外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测量数据分析、温度应力及砼徐变测试、检算,并提供每节梁段立模底标高。

2、线性控制具体操作程序

计算程序为:先按设计每节段梁长结合每节梁段中轴线偏角计算确定每节梁前后端中心点坐标;然后根据设计曲线半径(R=4500m),另外本桥连续梁部分在缓和曲线上,按理论公式计算出曲线梁每节段内外侧弧长LY/T 1738-2020 实木复合地板用胶合板,分别在每节梁顶翼缘板端部做上标记,并与梁端中心点

连线确定内外侧梁段长度。

全梁各节段分节处中心点坐标计算值、内外侧梁长值,以及各节梁段中轴线偏角及布置示意图详见附页。

首先由我单位提供棱形挂篮、内外侧模、底模重量,以及挂篮静载试验获得后锚和前支点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值给设计单位,由设计院确定各梁段设计挠度值;其次在立模前实侧施工挠度值,与设计值

进行比较,并与外委线控单位代表协商确定下一梁段修正后设计挠度值,确定立模标高。

完成一个梁段后,挂篮需前移以灌筑下一个梁段,移位顺序如下:将刚灌好的梁段顶面找平,然后铺设轨道→放松底模架的前后吊杆和吊带,将底模架后横梁用5t倒链悬挂在外模走行梁上→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联结→解除桁架后端长锚固螺栓→在轨道顶面安装5t倒链,并标好前支座应到的位置→用倒链牵引前支座,使菱形桁架、底模、外模一起向前移动,两边的挂篮保持与之同步前移→移动到位后,安装后吊杆,将底模架吊起→解除外模走行梁上的一个后吊杆,将吊架移至待灌梁段顶面的预留孔处,再与吊杆连接,另一侧的挂篮用同样的方法移动。同一“T”构上的两个挂篮必须同步向两端移动→调整挂篮位置和标高,进行待灌梁段的施工。

挂篮移位前须松开后置的限位手动葫芦,然后用10t倒链拉动篮

前行,每移动50cm,必须停下来用拉长器接长作后锚固筋的精轧螺纹钢筋,上好槽钢压板与滑块,再撤除最后面的槽钢压板与滑块,以上程序进行完后,继续前移,如果到指定位置处移过了头,可用限位葫芦施力回调。

内外模的升降调整顺序:如果是降,先降外模,后降内模;如果是升,先升内模,后升外模。升降调整每次最大高度不超过20cm。

吊杆穿越混凝土板时,均事先埋设内径φ100的PVC管,埋设位置误差≯8mm。挂篮移位前,穿混凝土吊杆应下降一定高度,将底模

架横梁用5t倒链悬挂在外模走行架上,就位后升起重新吊挂。

5、A1~A8 梁段悬臂灌筑

挂篮测试合格后,将预制好的A1梁段的底板、腹板钢筋网片依

次吊入挂篮内进行安装。先将A0块端部顶部凿毛,绑扎钢筋,注意纵向钢筋要与A0块预留的钢筋相连。安装底板、腹板中的纵向与竖向预应力筋和制孔管道。顶板钢筋待梁段内模从A0块箱体内拖移出并安装好以后,再进行绑扎,同时安装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孔道。钢筋施工详见“3.2、段钢筋加工安装”。

复测挂篮的中线和标高,调整符合要求后,在梁段端部左右腹板正上方各焊接一根短钢筋棒(顶端打磨光滑,标高与本梁段梁顶施工立模标高相同)作为观测点,测得标高为h21(h′21)。

两端的两段箱梁在挂篮上悬浇施工时,必须对称、平衡进行,并严格控制浇筑各梁段混凝土时两端混凝土的量差和超方,任何梁段实际浇筑的混凝土重量不得超过该梁段理论重量的3%,并不得超过

2.0m3。箱梁顶板顶面浇筑混凝土的不平整度不得大于5mm;箱梁底板厚度同样严格控制。梁段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时应由前端向后端浇筑,要保证一个梁段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作业结束后,精确测量观测点标高h22(h′22)。同时,安排专人清理预应力孔道,施工中不得堵塞预应力孔道。待混凝土达到30号时,拆除梁段端部模板,将端部混凝土凿毛,调直预留连接钢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拆除内侧腹板模板。

混凝土养护期间,梁顶表面覆盖双层土工布,箱体内外由专人不

断洒水养护。当A1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穿束对称双向张拉纵向预应力钢铰线束、横向预应力束。预应力束张拉前以及压浆后,测量记录观测点的标高h23(h′23)和h24(h′24)。

安排在A2梁段施工结束、挂篮移到A3梁段位置后进行。A2~A8梁段的施工程序与此相同。

用同样的施工步骤将A2、A3、……A8梁段悬臂浇筑。箱梁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箱梁的线型,控制每个梁段的中线和标高,A2~A8梁段悬臂灌注的标高控制方法同与上述方法相同。

8、竖向线性控制的方法

立模标高的确定:箱梁悬灌的各节段立模标高按下式确定:

式中H1—待浇段箱梁底板前端处挂篮底模板标高(张拉后);

fi—本施工段及以后浇筑的各段对该点挠度的影响值,该值由设计图纸提供,实测后进行修正,按经验修正系数为0.5~0.9;

fi预—本施工段顶板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的影响值,由设计图纸提供,但需实测后进行修正,据经验本桥的修正系数为0.8~1.0;

f篮—挂篮弹性变形对该灌注段的影响值,由挂篮结构和构造决定,本桥由挂篮静载试验实测获得为20mm;

fx—由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恒载、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其中徐变、收缩值可按1个月内完成的节段考虑。本工程1 个月浇筑3节段,则其值分别按前3段的理论计算值的0.25、0.1、0.07、0.05计算,此值在昼夜平均气温为15℃以下时接近实际,当气温在20℃以上时明显偏小,要根据实测进行修正。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路基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竖向线性控制具体操作程序为:首先由我单位提供棱形挂篮、内

外侧模、底模重量,以及挂篮静载试验获得后锚和前支点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值给设计单位,由设计院确定各梁段设计挠度值;其次在立模前实侧施工挠度值,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并与驻地设计代表协商确定下一梁段修正后设计挠度值 (文中修正系数仅作参考)。施工工艺引起挂篮不均匀沉降的预防对策:以上公式中的几个变量,可以根据理论分析及实测数据所得的修正系数加以确定,基本上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悬灌施工还有挂篮的后锚和前支点的变形引起的沉降量,由于

施工操作的差异会有较大的变化,而且此操作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对此,采取滑道的铺设、前支点的支垫由专人负责的方法,尽量减少人为的偶然性误差;挂篮的后锚是用16根Φ32精轧螺纹钢锚固来完成的,锚固的松紧程度将直接影响这一阶段的变形量。为保证锚固的松紧程度一致,减少由于锚固的松紧不一致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量,施工时严格控制每根锚固螺纹钢30kN的初张拉力。从而把上述2项工作可能引起的变形控制在3mm之内。

测点布置、时间的确定:每一梁段上的测点见“梁段上测点布置图”。

测量时间的选定:由于温度影响,主要是日照的温差直接影响着立模放样、复测等的精度。因此放样及复测等工作,主要安排在早晨5:00~6:00进行,并且每天都把已浇完的梁段控制点进行复测,观察其变化并及时调整。

如果必须在其它时间进行,应予以修正,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时,标高变化在7~10mm之间。每天同一时间内对各点进行观测,把所有的数据汇总分析,确定各个工序、各种原因引起的标高变化的修正系数。然后技术人员会签立模通知单,用于指导下一梁段立模标高。

线控测量机构:线控测量工作由有经验的专职测量工程师完成,并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用全站仪控制中线,用高精度水准仪控制标高,严格按照工程部确定的方案施测。观测中注意测法,所有观测点均应换手复测后方可成为一个可用数据T/CECS225-2020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并确保准确及时测得数据。设专人整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上报工程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施工高程控制要点:为保证箱梁轴线、高程的施工精度,及时准确地控制和调整施工中发生的偏差值,测量工作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作为保证。

高程控制以Ⅱ等水准高程控制测量标准为控制网,箱梁悬浇以Ⅲ等水准高程精度控制联测,选用高精度水准仪,其偶然误差≯1mm/k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