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ER储罐施工方案碳钢

BAYER储罐施工方案碳钢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35.7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784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BAYER储罐施工方案碳钢简介:

BAYER储罐施工方案中的碳钢,通常指的是使用碳素钢作为主要材质的储罐。碳钢是钢材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其优点包括成本低、工艺成熟、易于加工和焊接、强度较高、耐腐蚀性好等。在储罐建设中,碳钢常用于制造储罐的主体结构,如罐体、支撑框架和附件等。

施工方案一般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根据储罐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计算和设计储罐的尺寸、形状、壁厚和结构形式,确定碳钢材料的选择和规格。

2. 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碳钢,并进行切割、打磨、矫正等预处理。

3. 焊接:采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手工电弧焊等方法,将碳钢板片按照设计图纸准确焊接成罐体和附件。

4. 质量检测:焊缝完成后,进行无损检测(如X光检测、超声波检测),确保储罐结构的完整性。

5. 表面处理:对焊缝进行打磨、除锈、防腐处理,增强储罐的耐腐蚀性。

6. 安装:将碳钢储罐部件组装,安装附件如人孔、呼吸阀、安全阀等。

7. 后期检验:施工完毕后,进行整体强度、严密性、耐压性等测试,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BAYER储罐施工方案碳钢部分内容预览:

罐底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变形的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应大于50mm。

固定顶的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mm。

麒麟山庄1号别墅改造工程扩底灌注桩施工方案4.11 储罐变形超标的处理措施

在储罐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严格控制各种尺寸,防止储罐变形,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测量各种尺寸,发现超标要现进行处理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储罐充水试验应检查下列内容:

固定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5.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储罐的充水试验必须在罐体及所有附件以及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全部完工后进行。

试验前先将罐体内的所有残留物清理干净,并选择淡水作试验介质,水温不低于5C。

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试验时压力测量采用玻璃管进行,试验前应将试验压力换算成水柱高差。

试验过程中,与试验无关的开孔接管应进行封闭,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宜作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5.3 试压过程与检验方法

试压装置安装妥善后,向罐内充水,充水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此时先将储罐顶部的人孔打开,使储罐内的空气不断排出,直至充水至最高设计液位下1m处封闭开孔,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充水过程中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充水,如渗漏则放水至低于漏水处300mm进行修补,并应重新充水直至合格。当升至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用U形玻璃管液面计测量正压值,用充水方法升压,充至规定压力后在罐顶所有焊缝涂刷肥皂水试漏。不渗漏、无异常现象、不降压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油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5.4 压力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5.4.1. 压力试验后排水时必须排至指定地点,严禁就地排放。

5.4.2. 水压试验介质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温不低于5C。

5.4.3. 压力试验过程中,应设专人进行玻璃管水位差观测,严禁超压,压力试验时严禁碰撞和敲击罐体。

5.4.4. 在压力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升压并进行检查,如需要进行修整,应先进行泄压,不得带压进行修整。

5.4.5.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充水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基础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

在罐壁下部每隔10m左右,设一个观测点,点数为4的整倍数,且不得少于4点。

沉降观察水冲至规定高度后静压48小时,并分时段观察罐下沉情况,合格后放水。放水前必须打开顶部人孔。

储罐基础任意直径方向上最终沉降差不应超过储罐内直径的千分之十至十五,沿罐壁圆周方向任意10米弧长内的沉降差应不大于25mm。

6.0技术质量管理管理

6.1.1.施工员应严格按经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指导施工队、班组、工人进行施工,不经批准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工艺。

6.1.2.工程材料、配件、设备的合格证、质保书的检查和管理。

(1)合格证、质保书应在材料、配件、设备使用前审核并取得供应部门的复印件,经确认后方可使用。

(2)施工员应及时审查合格证、质保书项目,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3)无合格证和质保书的材料、配件、设备,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6.2.1.施工记录必须在技术交底时向工人明确交待,提供记录表格,专业工程师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2.2.施工记录是重要的原始资料,是工序交接、检查的基础,班组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施工员应及时检查、督促。

6.2.3.施工员应认真落实《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的施工记录,并做到准确可靠齐全,要做到施工记录、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与工程进度同步,及时办理质检员、业主各方签字。

6.2.4.根据技术资料归档要求,施工员每天将施工记录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

6.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3 .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1.施工前做到“四坚持”,坚持图纸会审,坚持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坚持施工方案和措施交底,坚持技术培训。

2.编制施工方案(措施)或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后执行。

3.特殊工种人员如焊工等要持证上岗。

(1) 电焊工挂牌上岗,焊接项目必须与所持合格证项目相符。

(2) 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格。

(3) 专职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

6.3 .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中把好“五关”,即施工程序关、操作规程关、原材料检验关、隐蔽工程验收关、工序交接关。

2.工作环境的控制,一是焊接的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必须满足焊接要求,否则不准施焊;二是材料摆放,坚决杜绝材料乱放、混放的现象。

3.材料的焊接工艺控制

公司现有的焊接工艺评定,经业主确认后,焊工按焊接工艺卡进行施焊。

7.1施工现场进出的安全管理

7.1.1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化管理。

7.1.2全体员工必须从指定的大门进入施工现场。

7.1.3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配戴出入现场许可证,配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穿好劳动保护鞋和公司统一的工作服。

7.1.4施工车辆、机械进出施工现场必须办理进、出入现场许可证。

7.1.5外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HSE教育培训,配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临时出入许可证。

7.2.1.任何人以任何目的进入受限空间前都必须办理受限空间许可证。

7.2.2.电气线路敷设、配电箱安装、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在具有危险的电气系统上作业,需要停、送电时,都必须办理电气作业许可证。

7.2.3.任何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明火的一切作业时,都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7.2.4脚手架搭设完工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脚手架使用许可证。

7.2.5许可证由项目部HSE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发,业主有要求的,还必须报业主审批。

7.2.6许可证中必须明确负责许可证项目的负责人。

7.2.7.签发许可证前,签发人必须到认可的所有区域检查核实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合格后,在现场签发。

7.2.9.需办理许可证的单位必须在作业前提出申请。

7.2.10.许可证只在限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有效。

7.2.11.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需重新办理许可证。

7.3施工动火技术措施

7.3.1动火人员教育措施:

1.对动火作业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动火安全教育,掌握动火作业的安全基础知识,会使用消防器材。

2.严格执行《动火安全作业证》,熟悉周围作业环境和撤离路线;

7.3.2防火防爆措施:

1.在焊接、切割之前,对周边的可燃气体(氧气瓶、乙炔气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气瓶远离着火点10米以上,气瓶之间间距保持在6米以上,设置专人监火。气瓶存放点保持良好的通风。存放地点具备防火措施,且远离人群集中的区域。

2.对动火作业的施工现场,如配电箱、焊机房、动火点、脚手架、气房、仓库等,配置有效消防器材,并留出消防道路保持畅通;

3.现场消防器材摆放在固定位置,设立消防器材箱,并设专人维护保养。按期更换药剂,做好铅封。器材上标明更换日期,以便进行检查。

4.对动火作业部位附近如果有可燃、易燃、易爆物品时,首先进行清理确保安全后,才能动火,同时设置一名监火人进行监火。

5.对在有可燃、易爆气体的区域进行作业时,首先对现场的可燃、易爆气体含量进行分析,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

6.对动火作业完毕后,监火人、动火人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确认无遗留火种后后方可离开现场;

7.在911罐区内施工,与旧罐区必须编制详细施工措施,并经过批准后方可施工。

7.3.3高处作业动火技术措施

1.对高处作业动火时,为防止火花飞溅坠落,对其下方的可燃物、易燃物、机械设备、电缆、气瓶等产生危害,采取隔离、保护、监护等防护措施。

2.对高处电焊作业人员在未到达作业位置之前,不得开启电源;

3.对高处交叉动火作业时,设置专人监火;

4.对风力大于5级以上时不进行高处作业动火,防止焊接火花随风漂移到周围罐区区域。

7.4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7.4.1一般作业人员要求做到: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2.送电前须检查电气设施,负荷线及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带病”操作。

3.严禁擅自动用他人操作的用电设备。

4.设备使用完毕或停电时,必须拉闸断电,搬迁、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5.保护所使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向维护电工报告。

6.协助维护(修)电工,做好所在班组的电源点、电源线的维护、保养工作。

7.用电设备应设专人管理,负责所属用电设备及线路的使用、保养工作。

7.4.2 施工技术措施

a施工用电线路采用绝缘良好的软导线或电缆。

b低压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其架空高度不低于2.5米。架空线穿越主要道路时,与路面中心的垂直高度不低于6米,并且有明显的标志。

c电线(电缆)、软线、电焊把线与钢丝绳应分开JTG/T 5521-2019标准下载,电焊把线绝缘良好,接头采用套胶管保护。用于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一般不超过5米。

d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用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连接。

e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插座上采用专用的保护接零(接地)触头。

f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

g每台用电设备采用单独开关箱。

h施工现场多台设备摆放搭设有防雨棚、单机设罩DB54/T 0208-2020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pdf,作到能防雨、雪、防潮、防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