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4.12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715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具体顶管工程项目的一种详细施工规划,它是根据项目的设计图纸、地质条件、工程规模、设备状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整个顶管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综合性文件。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介:

1. 工程概况:包括顶管工程的名称、长度、直径、施工地点、起止点、顶管方式(如手掘、气顶、泥水平衡等)等基本信息。

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明确施工的目标、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

3. 施工准备:包括人员配置、设备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场地准备等。

4. 施工工艺流程:详细描述顶管设备的安装、顶进过程、出土段的开挖、管节的连接、管内混凝土浇筑、后背支撑的设计与施工等关键步骤。

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设备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6.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

7. 安全管理:包含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应急处理措施、安全培训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8. 项目风险评估和控制:识别潜在的施工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9. 施工成本控制:根据工程预算,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10. 环保与文明施工:提出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及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

以上就是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它是指导顶管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顶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2.1、牢固可靠,支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1.2.2、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材料;

1.2.3、不影响后续工序的操作;

根据支撑结构的基本要求及以往我公司施工经验,我部拟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支护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故在工程中浅基坑支护中经常用到。

DB34 T 3828-2021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修缮技术规程.pdf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2.1.1、 钢板桩检验

钢板桩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本工程钢板桩用于临时支护,主要进行外观检验,对不符合形状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①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②有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③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以便决定在计算时是否需要折减。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2.1.2 、钢板桩的矫正

钢板桩为多次周转使用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板桩的变形、损伤,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使用前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2.1.3、 打桩机械的选择

本工程中采取振动锤或勾机打设钢板桩。振动打桩机是将机器产生的垂直振动传给桩体,使桩周围的土体因振动产生结构变化,桩体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利于桩的贯入。振动打桩机打设钢板桩施工速度快,更有利于拔钢板桩,不易损坏桩顶,操作简单。勾机打设钢板桩是直接利用勾机的液压斗将钢板桩压入土层中。

2.2、 钢板桩打设和拔除

2.2.1 、打入方法选择

采取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板桩墙的一角开始,逐块打设,直至一段工程完成。这种方法简便、迅速,不需要其他辅助支架,很适合于管道施工的基槽支护。

2.2.2 、钢板桩的打设

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要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檀上预先算出每块板块的位置,以变随时检查校正。

打桩时,开始打设的第一、第二块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一般每打入一米测量一下。

挖好一层支撑好一层,并严密顶紧,支撑牢固,杜绝一次将土挖好后再支撑。

2.2.3 、钢板桩的拔出

2.2.3.1、为保证板桩与坑壁间的严密接触,加快回填的速度,并确保回填压实度质量,根据设计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时做到分层压实,确保不出现空洞。

2.2.3.2 、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支撑和观测邻近建筑物情况。如发现支撑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时及时加固或更换。换支撑时先加新支撑后拆旧支撑。

2.2.3.3 、拆支撑注意安全、仔细检查槽壁有无裂缝松动情况,如需要,可先还原土,再用导链将支撑拉出。

2.2.3.4、 支撑的拆除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多层支撑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拆除支撑时,注意防止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和破坏。

2.2.3.5、拆除支撑时,要继续排出地下水。

2.2.3.6、拆除后的撑板、横撑、横梁等支撑材料,注意清理回收利用。

2.3 、钢板桩及横撑的布置

支撑体系应按方案沟槽内管道施工,根据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及本工程明挖管道管径及施工规范要求,板桩采用6米的钢板桩,钢板桩下部至少打入土中1米,横梁采用200×150的木方,横梁应水平,紧贴钢板桩,连接牢固;横撑采用D=200的圆木,水平间距为2m,垂直间距如剖面图所示,横撑应与横梁垂直,支撑牢固。钢板桩支撑布置图:

二、明挖基坑导水、降排水施工

根据初步设计提供得图纸及地质资料,本工程基坑的开挖深度大多在距设计地面以下4.0m以内。将采取导水、降排水措施,其中降排水措施根据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将采取集水坑降排水、一级轻型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多种降水方案,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质与水文条件有所变化,以上施工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将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达到施工目的。

临边防护的做法综合考虑安全、防汛的需要,一律采用在基坑上口线50cm以外砌筑240mm砖墙作为挡水墙。挡水墙部位用彩钢板做围护。临边防护的具体作法如下图

本工程地表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光靠降水难以达到施工的目的,为了保护边坡的稳定,使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地表的导水工作,让水流汇集后抽排至附近的河涌中去。

场内做明沟排水,明沟的做法如下图,场内混凝土面施工时必须向明沟放坡2%,以防现场积水。

明沟每10m设一个窨井(转弯处加设),窨井的做法如上图,每隔一段时间应对窨井进行清理,防止泥浆或其它杂物进入城市排水系统。

2.2.1、 在现场周围地段修设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防洪沟,基坑附近设截水沟,以拦截附近的雨水;

2.2.2 、现场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支道在两侧设小排水沟,沟底坡度设为2%~8%,保持场地排水和道路通畅;

2.2.3、 基坑开挖在地表流水的上游一侧设排水沟;

2.2.4 、大面积地表水,采取在施工范围区段内挖深排水沟,工程范围内再设纵横排水支沟,将水流疏干,再在低洼地段设集水、排水设施,将水排走。

3、1 、集水坑降排水

3.1.1 、基槽集水坑排水方法时由排水沟和集水井组成。沿基槽设置排水沟并分段设置集水井,当基坑挖到地下水面时,在基坑内适当的位置挖设集水井并安装抽水泵,然后沿基坑底四周挖临时排水沟。当基坑或槽的面积较大时,可取沟深50cm左右,采用挖土机挖土时,排水沟的深度可适当增加。

3.1.2、 排水沟与集水井连接,并将排水沟内的地下水引到集水井,用抽水泵将水排除。挖土顺序从集水井、排水沟处逐渐向远处挖掘,使基坑内开挖面始终不被水浸泡。采用沟内明沟排水法基坑挖土,一般为分层下挖,相应临时排水沟也分层下挖,即当挖掘面将近排水沟时,同时加深排水沟,直到基坑底标高达到设计标高止。

3.1.3 、排水沟底始终要保持比土基面至少低30~50cm。采用明沟排水施工时应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地基不被扰动,排水沟和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轮廓线以外,并与基础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扰动,破坏地基土。

3.2 、轻型井点降水

3.2.1、 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系统的布置,由沟槽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而定。

3.2.2 、平面布置:当沟槽宽度小于6米,可用单排线桩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段延伸长度不小于槽宽,如宽度大于6米或土质不良,则用双排线状井点,亦可布置成U形,以利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井管距离坑壁一般取0.7~1.0米,以防局部发生漏气。井点管间距为1.2米左右,井点总管四角部分适当加密。

3.2.3、 高程布置:井点管需要的埋设深度H按下式计算:

式中H1——井点管埋设面至坑底面的距离(M)

h——坑底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取0.5~1.0M

I——降水坡度,根据实测:环状井点为1/10左右,单排井点为1/4~1/5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根据上式算出的H值,如大于6~7米,则降低井点管和抽水设备的埋置面(布置标高),以适应降水深度要求。将井点系统降的埋置面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事先挖槽),个别情况下甚至稍低于地下水位(当上层土的土质较好时,先用明排水法挖去一层土,再布置井点系统降)。就能充分利用抽吸能力,使降水深度增加。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二级井点,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所疏干的土,然后再在其底部装设第二级井点。水泵的选用应注意水泵的流量是否大于井点系统的涌水量(应增大10~20%),如果流量不够可加一台水泵。

施工前要提前做好抽水试验,取得可靠数据,以便根据实际涌水量,对轻型井点间距和数量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设观测井。

3.3、 深井降水施工

3.3.1 、降水井应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施工时可根据场地条件因地置宜作适当位移,井位应避开地下管线并经建设单位指定认可后,方可施工。

3.3.2 、降水井应达到设计深度,孔口应高于地面0.30~0.50m,井深应从孔口起算(此部分用砖作井圈)。

3.3.3 、降水井成井直径不小于550mm。井应保持垂直、不缩颈。填砾粒径0.50~2.00cm,井底至井口2m以下均应填充砾石,井口段可填充粘性土。滤水管布置在管井下部,不设沉砂管,滤水管长度不少于5.00m,滤水管之上为井壁管,井管直径Φ350。

3.3.4 、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进成孔,应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及泥浆浓度。钻进过程中不应出现塌孔、卡钻等现象。钻进成孔后,应即时采用活塞及空压机洗井,洗去孔壁泥皮及抽出含水层内泥浆,直至地下水流通畅、井内可抽出大量清水为止,含砂率宜小于万分之二,活塞洗井时间>3小时,空压机洗井>5小时。

QGDW 13271.1-2018 110kV变电站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3.3.5 、管井降水

采用深井潜水泵进行管井降水,水泵流量50T/h,扬程28m,额定功率4.5千瓦。为保持降水稳定,宜采用市区动力电源。各水泵井口外管线长度<10m,故配电盘及排水沟(集水管)距井口不应超过10m。应保持20%的完好备用泵,井内水泵损坏后,应即时进行更换、维修。水泵抽水后,降水人员采取两班制24小时连续值班,单人管理井数<7口。

在开挖至地下水位前5天便应进行降水工作,为了达到最佳降水效果,应采用群井抽水,桩孔开挖时,降水漏斗范围内的水井均应进行抽水,其间不能间断。

3.3.6 、如遇地下水位难以降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时,邀请业主、设计、勘探、监理单位对该处地层勘探考察后考虑采用其它降水措施,并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批示执行。

1、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图:

2.1 、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陕16J18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免拆模板保温系统图集,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夯、柴油夯。砂石等宜用振动碾。粉煤灰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采用振动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