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附图).ppt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附图).pp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ppt
资源大小:9.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124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附图).ppt简介: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的PPT可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封面:PPT的标题,例如“砌体工程工艺与质量控制”或“施工流程详解”,可能配有公司的logo或演讲者的姓名。

2. 目录:列出PPT的主要内容,如砌体工程前期准备、基础施工、墙体砌筑、施工工艺详解、质量控制关键点、验收标准等。

3. 工程前期准备: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材料准备、施工图纸审查、施工队伍准备等。

4. 施工工艺流程: - 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浇筑、基础验收等步骤。 - 砌筑工艺:描述砖、石、砌块的砌筑方式,砂浆的配比和搅拌,砌体的排列和搭接等。 - 立面与平面处理:讲解如何保证砌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5. 质量控制标准: -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例如砌筑工艺的规范执行,砂浆饱满度,砌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等。 - 验收标准:介绍国家或行业关于砌体工程的验收规范,如抗震、防火、隔热性能等。

6. 质量控制措施:介绍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如定期检查,使用质量检测设备等。

7.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项目中的质量控制实例,说明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8. 附图:可能包含施工步骤的示意图、质量检查点的示意图、验收标准示意图等,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9. 总结与结论:回顾主要内容,强调质量控制在砌体工程中的重要性。

10. Q&A:预留时间供听众提问和讨论。

请根据实际内容调整PPT的结构和内容,确保其专业且易理解。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附图).ppt部分内容预览:

5.2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5.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搅拌砂浆时必须有配比看板(并挂设在搅拌机入料口的前方)

5.1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5.3砂浆拌制: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小于2min;(2)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DBJ∕T 13-149-2012 城市道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规程,应为3~5min。

5.5、砂浆试块的制作5.5.1抽取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5.5.2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每组试块6块,规格75mm×75mm×75mm),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5.5.3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注:1、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2、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到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六、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

6.2.1机具准备(1)主要机械:塔吊(如已有可以利用)、井架、上料平台、小型电动提升机等,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2)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根据施工图和现场的进度情况,制定合理的人工、材料、机具部署计划。

表3.0.2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6.2.2测量放样墙体砌筑前必须在基层或柱表面、墙体外侧弹出建筑基准线(轴线),再根据墙体基准线(轴线)放样墙体外边线。并根据设计放出构造柱的位置和门窗洞口的位置。规范第3.0.2条规定: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6.2.3砖浇水粘土砖(多孔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m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6.2.4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墙体,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捣墙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宽度同砌块宽度。

6.2.5中型混凝土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1)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4)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它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3)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2)砌块排列应从地基或基础面、±0.00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6.3.1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报与相关工程师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如不合格须及时进行修正,直至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砂浆找平,>20采用细石砼

砌筑前,基础墙或楼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6.3.3砌砖时砖要放平,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标准砖、多孔砖、小型混凝土砌块灰缝应控制10mm误差±2mm;加气混凝土砌块水平和竖向灰缝宜为15和20mm,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6.3.2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6.4.3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6.4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6.4.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6.4.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一般预留斜槎,斜槎长度为高度的2/3。(详简见后)

6.3.5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砖墙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变形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4m。

6.3.4砌筑方法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6.5留槎与植筋: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踏步槎)。分段砌筑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

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φ6钢筋2根,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

植筋位置应与水平线同高

水平及竖向灰缝宽度为15mm

6.7、模板支设:模板支设前砖边采用厚密封胶带黏贴,模板加固牢固,浇筑混凝土时观察是否漏桨,如发生异常停止浇筑,整改后再继续。构造柱外观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结构墙体验收的评价。结构验收后,粉刷前将胶条撕掉。

锚固钢筋位置错误应在钢筋笼内测

填充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斜度一般控制在45—60度。

顶上缝隙较宽时可采用横砌一批砖,保证斜砖的角度.

6.9、施工注意事项:6.9.1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9.2、洞口修补及设置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规范3.0.7条规定:设计要求的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座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七、砌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7.1、砌砖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砌筑材料应离开坑边1m以上。

7.2.1脚手架构架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脚手架的构架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要求、各种实施条件和因素,并符合以下各项规定:7.2.2构架尺寸规定:(1)双排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平杆步距应≤2.0m。(2)作业层距地(楼)面高度≥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手架为500mm。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距应为300mm、与挡脚板的间隙应不大于100mm。当边侧脚手架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7.2.3、连墙点设置规定: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门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50m2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小于30m2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4m。(2)其他落地(或底支托)式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40m2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小于30m2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竖向间距应≤4m。(3)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4)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他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5)小横杆及拉墙杆的端头伸出长度应为150mm。

7.2.4脚手架应随砌随搭设,脚手架超过2.2m以上必须安装外围安全立网。

7.2.6墙身砌体高度超过1.2m以上时2021二建管理真题.pdf,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脚手架必须支设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7.2.7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在叠加一层。

7.3、垂直与水平运输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完好,严禁带病作业。大于3m以上的墙体砌筑必须设置垂直运输工具或设备(如塔吊、井架)。如果无塔吊或井架,垂直运输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考虑上料平台、物料提升机或简易电动滑轮机。但严禁施工人员向上抛砖。

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用起重机吊砖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杆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停留十大习惯性违章及安全管理常用工具,吊件落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并避开一边。

7.4、在楼层(特别是预制板面)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