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585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简介: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倾斜的屋顶结构,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铺设、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操作的详细步骤和计划。这种施工方案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解读,明确斜屋面的坡度、混凝土的厚度和浇筑方式等。同时,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模板、支撑系统等。

2. 坡屋顶模板设置:由于是斜面,需要使用专用的斜坡模板,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防止混凝土流动不均或掉落。模板需要根据坡度精确切割,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

3. 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或者倾斜输送带等设备,将混凝土均匀铺设在模板上。在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其在斜面上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如覆盖保湿材料,防止混凝土干燥过快。通常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

5. 硬化与质量检查:待混凝土硬化后,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缝、空洞等问题,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6.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滑倒等安全事故。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和工期的控制。

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1)输送泵垂直管道应固定牢固水平管布置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每段应有支架或汽胎抬垫,炎热季节施工宜用湿麻袋遮盖泵管。

2)准备工具: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撬棍、2m刮尺、木拖板、铁抹子、木抹子、铁铲、洗管槽、丝线、存料板、串筒、0.8m³混凝土料斗。

3)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电缆线长度满足要求,振动棒符合安全要求。准备混凝土输送管发生堵管时所需的工具及发生停电时所需的发电设备。

轮扣式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3.钢筋、模板、各专业工程验收控制

模板的强度、刚度符合规定,标高位置与结构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预留拱度正确。支撑系统稳定,支架与模板的结合处稳定可靠。模板内无杂物,钢筋清洁,模板缝隙和孔洞已封堵密实,模板已湿润无积水。钢筋与预埋件规格、数量、安装的几何尺寸与位置、以及钢筋接头等满足要求。楼板钢筋上铺设专用通道,防止板筋变形。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各专业安装预埋均已验收合格。

4.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安排

前台负责:4人(2人一班) 后台负责:4人(2人一班)

前后台负责必须有一名项目管理人员担任指挥、协调、监督工作。

砼浇筑人员:20人以上 砼表面收光人员:6人以上

木工保守工:2人 钢筋保守工:2人

各栋施工时,选用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和一台布料机进行浇捣。混凝土输送泵均接布料机,布料机由塔吊进行运输,浇筑混凝土时,塔吊进行配合。布料机浇注砼之前应对该区域模板进行加固,布料机四个脚下垫4个马櫈。马镫做法如下图:

2)现场施工:由于泵送混凝土的速度较快,这就要求混凝土浇注工人的强度较大,在混凝土振捣中不能漏振。另到屋面结构时,由于完全采用塔吊配合浇筑,浇筑时间跨度较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施工,要将浇注工人分班工作,避免疲劳作业及施工缝的产生。

3)板厚控制措施:为保证斜屋面板的标高及板厚都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在浇筑斜屋面时要设置措施筋,首先沿斜屋面板四周、屋脊(正脊、斜脊)的两端、斜天沟的两端均用A12钢筋与板面筋点焊,钢筋高度同屋面板标高。

因本工程中存在大量坡屋面与竖向墙体交接的位置,若直接在屋面上砌筑墙体,则交接处存在很大的渗漏隐患,并在防水处理时有很大难度。为保证该部位后期防水效果,在坡屋面与竖向墙体交接均浇筑500mm高素混凝土反坎,要求反坎同坡屋面一同浇筑,砼强度等级同梁板砼强度等级。具体做法如下:

浇筑时应从斜屋面屋檐处开始逐渐向屋脊靠近,浇筑混凝土时在模板面上口可临时设置500mm高的挡板,避免浇筑时骨料滑落。

(1)振动器选择:砼浇筑过程中,必须使用振捣器振捣,使砼密实,当结构构件厚度超过300时,应使用插入式振捣棒。结构尺寸小于300的构件,应尽量使用平板振捣器。

(2)振捣方法:振捣棒可垂直振捣,即使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斜屋面可采用斜面振捣,即使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采用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部砼产生分层离析;慢拔是为了使砼能填满振捣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斜屋面混凝土浇筑宜优先采用平板振捣器。

浇筑砼时要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宜为300~500mm。上层砼的振捣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振捣时要插入下层50mm左右。振动时间为20~30s,且隔20~30min后,再第二次复振。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距离不大于振动棒半径的1.5倍,宜为400mm左右。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振动完毕后应将表面清洗干净。表面振捣器在砼表面成行列依次移动振捣,每一振捣位置上应连续振动25~40s,每一振捣位置包括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应搭接30~40mm,振捣完毕后应清洗干净。采用上述振捣器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表面不再出现气泡。

6)混凝土表面收光做法

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按标高控制点用2m长铝合金刮尺刮平,待2~3h混凝土稍收水即用平板振动器提浆,提浆厚度为15mm左右,再用6m长铝合金刮尺刮平。不足部分用原浆补平,多余部分刮走。对突出的石子用木抹子拍入或挑出,再用原浆补上,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找平后,待混凝土完全沉实、表面完全收水、上人有脚印但无明显下沉的感觉时,即可用圆盘磨光机进行粗磨,以消除刮纹,使浆泛起。施磨时从边开始,机械沿该边顺行施工磨形成一个抹光带,逐渐向后推移,相邻磨光带间在重叠半个磨光机圆盘(叶片)宽度。

7)屋面结构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用铺麻袋浇水养护,蓄水高度为10mm,养护期不少于14d。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

6.泵送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1 由于采用商品砼,所以应严格控制砼的浇灌时间和砼的塌落度,砼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当砼塌落度稳定后,以后每车都要进行目测,发现异常现象要进行取样检测,并做好测定记录;砼浇筑前砼工长应将浇筑的各部位及其对应的砼标号认真填写在施工牌上,在现场进行挂牌施工,施工时切实检验砼标号是否与所浇捣部位相一致。

6.2 浇筑砼时要注意保护钢筋,砼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在特制的施工通道上行走(通道由带撑脚的钢芭网形成,如图所示),施工机具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时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处理完成。

6.3砼振捣均由专业振捣手负责,并防止漏振,班前对振捣区域进行责任承包,施工员给振捣手讲解注意事项,相对分条块浇筑时,振捣人员在分界处振捣超过界线不小于50cm。

6.4因每次浇筑时间较长,砼浇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砼工人分两组倒班,每台泵每班人数为12~15人,每班工作时间不超过12小时。在浇筑过程中,机械维修班要有专人值班,以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确保砼不出现冷缝和硬接头。

6.5砼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6.6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木垫坊或轮胎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同时禁止与外架相连。

6.7搅拌车卸料前,必须以搅拌速度搅拌一段时间方可卸入料斗。若发现初出的砼拌合物石子多,水泥浆少,应适当加入备用砂浆拌匀方可泵送。最初泵送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6.8尽量减少布料器的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清出管内的砼拌合物。

6.9用布料器浇筑砼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

6.10对施工中途新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垂直向上的输送管和靠近砼起始的砼输送管应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6.11使用预拌砼时,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应该立即将砼退回处理。

6.12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砼,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6.13泵送过程中要做好有关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砼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使用预拌砼要做好坍落度抽检记录。

六、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七、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浆液,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50至100厚的水泥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GBT 39466.1-2020 ERP、MES与控制系统之间软件互联互通接口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符合要求允许才接驳梁模板。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于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沿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置标准(试行),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1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在梁里距柱边300mm用钢丝网隔断,用钢筋固定,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