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岸防治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库岸防治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552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库岸防治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库岸防治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它是在库岸防治的整体设计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条件、设备状况、环境因素等因素,制定的工程施工实施方案。这个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述:对库岸防治工程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工程规模、防洪要求、设计标准等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各个工种的配合,以及施工流程的设计,如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土石方开挖、填筑、防洪设施的建设等。

3. 施工方法与技术:详细阐述各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如岸坡防护、护坡工程、排水系统等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4.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起止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

5. 施工设备:列出所需的主要施工设备,包括其型号、数量、进场时间等。

6. 质量与安全控制:设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以及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7.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噪音、扬尘、废水排放等,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及文明施工的规定。

8. 成本控制:根据工程量、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预估整个工程的总成本,以及成本控制的具体策略。

总的来说,库岸防治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它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库岸防治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冲洪积(Qal+pl):黄褐色、紫红色粘土夹碎石块石、块石碎石夹粉质粘土,块石直径一般11×15cm,少量大者50×70cm,碎石大小一般2×3cm,碎块石成份为泥灰岩、泥质灰岩、砂岩、砾岩等,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该层厚约5~21m,最厚约30m,结构稍密~中密,主要分布于线路魏家村以西各冲沟内及附近。

残坡积层(Qel+dl):一般厚4~17m,最大厚度可达29m以上,上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结构较松散~稍密,下部为碎块石夹粉质粘土,结构稍密。碎石、块石成份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粉砂岩等,一般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碎石大小一般1×2~3×4cm,块石大小一般13~38cm,主要分布于线路魏家村以东斜坡上。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为内陆湖相~泻湖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于600m,分五段,区内出露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二段(T2b2):厚度变化大,一般在100~150m之间LD∕T 75.1-2008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工程,除顶部(厚约20~30m)为灰、灰绿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灰岩、泥灰岩与紫红色、少量灰黄、灰绿色粘土岩、粉细砂岩互层外,主要为紫红色及少量灰黄、灰绿色粘土岩、砂质与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与不等厚粉砂岩、细砂岩、钙质砂岩互层。此段地层以紫红色软岩为主,是三叠系~第三系“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岸坡中发生滑坡、坍岸等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层位之一。在工程区沿线分布较少。

第一段(T2b1):厚度大于80m,上部为灰黑色(含)炭质页岩、含炭质灰岩、灰黄~灰绿色夹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与少量含泥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不等厚互层;中下部主要为灰、灰黄色或黄绿色薄~中厚层泥灰岩夹灰岩、含泥灰岩及少量钙质页岩。此段上部以软岩为主;中下部则以较硬岩为主,间夹粘土岩、钙质页岩等软岩。在工程区内分布较为广泛。

工程区在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之次级构造单元——四川台坳与上扬子台褶带及大巴山台缘褶带的交接复合部位。朱衣背斜是本区的主要控制性构造,受其控制,次级褶皱发育,并伴生有断层、裂隙及层间错动带等构造形迹。

工程区出露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一段(T2b1)碳酸盐岩与巴东组第二段(T2b2)碎屑岩两大类岩石,其岩石风化特征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碎屑岩类的风化特征

线路区出露的碎屑岩为巴东组第二段(T2b2)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与粉细砂岩互层,岩石风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由表及里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可分为全、强、中等、微风化带,钻孔仅揭露全强风化带。

a全、强风化带:位于地表浅层,岩石结构已遭受破坏,但仍残留有原岩结构特征,结构面普遍色变为褐黄色、褐灰色、紫红色。岩石遭受破坏后,强度较低。如粘土岩、泥岩、页岩多风化呈土状、片状夹原岩颗粒;粉细砂岩则风化呈砂粒、碎屑。

(2)碳酸盐岩类的风化特征

线路区出露的碳酸盐岩为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角砾状灰岩等,岩石风化主要表现为溶蚀风化特征。这种溶蚀风化现象具有由表层向深部逐渐减弱的特点,可以分为表层强烈溶蚀风化带与裂隙性溶蚀风化带。

a表层强烈溶蚀风化带:该带主要沿裂隙、层面等结构面强烈风化溶蚀成宽缝,一般宽2~6cm,宽者可达数10cm,呈上宽下窄状,多充填粘土夹碎石,局部架空。该带一般发育于地表以下5~20m和岩溶洞穴周边。

b裂隙性溶蚀风化带:该带处于强烈溶蚀风化带以下,以裂隙风化为主,溶蚀作用已大为减弱,裂隙两侧大多有数毫米的风化迹象。钻孔中显示沿裂隙面风化色变呈深褐色、褐黄色,风化厚度一般为10~20m,局部厚度大于30m。

5.3.5 水文地质

5.3.5.1 地表水、地下水

长江为线路区地表、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区内地形坡度较陡,冲沟较为发育,地表径流畅通,大气降雨多以地表径流形式向冲沟汇集或以地面面流的形式流入长江,少量顺基岩裂隙和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渗入地下,在冲沟、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部位等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

线路区地表泉水出露较少,根据含水岩组特征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前期地质工作,可将区内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

(1)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孔隙中,但赋存介质厚度不大且结构松散、孔隙率大、强透水,孔隙水难以保存,仅见于厚度较大的堆积层中。

这类地下水直接由大气降水补给,并于堆积物前缘与基岩分界面处以下降泉形式出露,涌水量甚小,水动态极不稳定,枯水季节流量锐减或无水。

(2)基岩孔隙—裂隙水:赋存于泥灰岩、泥质灰岩和砂岩、粘土岩孔隙、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水量不丰且埋深较大,多出露于冲沟底部及下伏粘土岩接触界面附近。裂隙泉水一般长年有水,但随季节变化明显。

(3)岩溶裂隙泉:赋存于T2b1碳酸盐岩溶蚀裂隙或溶洞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较好,地下水储量较丰,以管道流形式集中运移、排泄。

3.5.2 岩(土)体的透水性

工程区钻孔揭露的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一段(T2b1)薄至中厚层泥质灰岩和泥灰岩,属碳酸盐岩类,钻孔揭露岩体裂隙发育,溶蚀风化较为强烈,强风化带中岩体的完整性较差。根据前期工程勘察资料显示,岩体的透水性多属弱~中等透水,局部存在强透水带。

前期地质勘察对区内出露的泉水、朱衣河水及长江水、主要冲沟内地表水分别取代表性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分析,成果表明,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类型为与,属中~弱碱性水,均对砼无侵蚀性。地表水、地下水PH值为7.5~8.08,矿化度为460mg/l左右,总硬度为18.5~20.4德国度,为硬水;长江水的PH=7.46,矿化度为279.0mg/l,总硬度为8.4德国度,为微硬水;朱衣河江水的PH=8.24,矿化度为216.6mg/l,总硬度为7.9德国度,为软水。

4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4.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4.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工程区拟建工程建设场地范围内,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潜在不稳定斜坡体、特殊软土和塌岸三类。

潜在不稳定斜坡:工程区内在滨江路(夔门大道)魏家村一带存在两处潜在不稳定斜坡,分别是水磨坊第四系松散斜坡和魏家村东基岩斜坡,体积分别为52万m3和75万m3,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两处斜坡体对道路安全构成了直接影响。

特殊软土:部分地段表层分布有松散人工堆填土或淤泥及淤泥质土。松散堆填土层分布范围相对较广,结构松散,原岩岩性复杂,淤泥及淤泥质土性状软弱,均易使场(路)地基产生过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变形。松散堆填土层主要是新城区开发建设时沿朱衣河库岸堆填形成,堆填厚度一般数十厘米~3m;淤泥及淤泥质土分布于大型冲沟内,如围溪沟、舒家沟沟等,局部河滩上也有零星分布,厚度一般0.2~3m。

塌岸:工程区所在的库岸沿线基岩埋深一般较浅,原始库岸坡角较为平缓,后期新城区开发建设时所堆填的弃渣与填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库岸形态,随着175m库水位的抬升,浅表层松散的岸坡物质在库水的浸泡下诱发了一些小规模的塌岸,但一般规模均较小,危害性亦小。

6 库岸工程地质分段与评价

该库岸段岸坡划分为3段,自上游至下游将各段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1)干溪沟~围溪沟库岸段

以土质岸坡为主,局部少量基岩库岸出露,库岸长度1.555km,占此段总长21%,岸坡结构类型为AⅠ—1b向AⅠ—2b型渐变过渡。

岸坡发育有完整的Ⅰ级阶地,其间没有大型冲沟发育,仅有几处小型冲蚀凹地,库岸地形较为完整。原库岸坡地形坡度较陡,一般在20°左右,坡高约24m,坡底高程147m,以下为漫滩平面,坡顶高程170m,以上为Ⅰ级阶地平台。现干溪沟~胡家坝库段已做库岸治理与防护。

局部有部分基座在阶地前缘已露出地表,基座之上的冲积层为含砾碎石质粉质粘土,局部下有砂卵石层,厚度在8~10m,局部较薄在5m左右。基座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一段中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岩层倾向北,倾角33°,岸坡结构为反向坡,裂隙有组,不发育。岩层表层风化较为剧烈,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大于8m。地下水位较高,埋深一般在1m~2.5m,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该段岸坡因干溪沟胡家坝库段已做治理与防护,且地形较为完整,岸坡整体较为稳定,但由于拟建夔门大道(滨江路)部分处在第四系库岸堆填区北京××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在库岸再造作用下存在着一定程度地质隐患。

(2)围溪沟~舒家沟库岸段

以土质岸坡为主,库岸长度5.125km,占此段总长69.2%,岸坡结构类型为BⅥ—2c 型。

该库岸段岸线(175m水位线)整体形态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该段地貌主要为斜坡地形,地面高程143~197m,地面坡度一般23°~32°,局部最小为7°、最陡可达46°。该段岸坡发育大中型冲沟6条,其中围溪沟地面高程149~165m,冲沟纵坡比降7%,冲沟两侧斜坡坡度15°~35°;红东沟地面高程145~157m,冲沟纵坡比降50%,冲沟两侧斜坡坡度23°~30°;舒家沟地面高程146~185m,冲沟纵坡比降14%,冲沟两侧斜坡坡度14°~32°,且冲沟右侧斜坡较左侧斜坡陡。基岩零星出露,如魏家村大桥库岸,由巴东组第一段(T2b1)泥灰岩、泥质灰岩和巴东组第二段(T2b2)粉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等组成,岩体风化较强烈。

该段岸坡因多条冲沟的切割,地形不完整,且以第四系库岸为主,特别是冲沟两侧边坡较陡,在库岸再造作用下存在着地质隐患。

(3)舒家沟~清水煤场库岸段

以土质岸坡为主,库岸长度0.729km,占此段总长9.8%DB32∕T 2798-2015 高性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岸坡结构类型为BⅥ—1c型。此段岸坡位于林家台平台西侧,高程165m以下为缓坡地形,坡度约5°~22°,高程173.60m以上为平台,高程174m以上为斜坡地形,坡度约15°~25°,平台前缘为一人工陡坡,坡度约31°,局部已进行人工护坡处理。

该段岸坡上部为人工回填,下部为残坡积和冲洪积堆积,覆盖层厚度15~20m左右,下伏基岩为巴东组第一段(T2b1)泥灰岩、泥质灰岩和巴东组第二段(T2b2)粉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等组成,岩体风化强烈,强风化厚一般5~15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