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2.1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22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针对强夯工程的全面规划和实施策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施工地点、工程规模、施工内容、技术要求等。

2. 施工组织:明确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班组等,以及他们的职责分配。

3. 施工计划:详细列出施工的时间表,包括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4. 机械设备配置:根据工程需要,列出所需的强夯设备清单,以及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等。

5. 施工工艺流程:详细描述强夯施工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地基处理、夯击过程、质量检测等。

6.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排查等。

7. 环保措施: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噪音、尘土污染、水土保持等环保措施。

8. 质量保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检验方法,以及如何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9. 预算和成本控制:对施工成本进行预算,包括人力、设备、材料等各项费用,并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总的来说,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节约成本的重要文件。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二、工程简介及地质简述

拟在舜湖社区7#地块建幼托、中小学教学楼、风雨操场 、食堂、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及阶梯教室等建筑。

场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达8.85,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受人工活动影响,使地形呈台阶状,最大台阶高差达3.50米,地貌单元属坡积裙,地层结构较为简单,无地下水。除局部地段外,较为普遍的分布着2层黄土状粉土,具非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Ⅰ级。

1层素填土,新近回填,欠固结,不经处理,不能做地基持力层。

2层黄土状粉土,硬塑状JT∕T 277-2005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土质不甚均匀,局部含大量碎石姜石,厚度变化较大,具Ⅰ级非自重湿陷性。

3层粉质粘土,硬塑~坚硬,局部可塑,土质较为均匀,分布普遍,呈透镜体状,力学性质良好。

4层石灰岩,分布普遍,一般埋藏深度大于9.00米,场地西部埋深小于9.00米,该层层面起伏较大,力学性质良好。

三、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

1、强夯施工一般顺序见工艺流程图

①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根据设计要求编制夯点布置图。

② 审查工程座标,标高位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熟悉地质勘察资料。

③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有关本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④ 了解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各项施工条件。

⑤ 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⑥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⑦ 向工程监量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① 根据甲方给定的基准桩和有关测量标志、资料进行场区的施工测量,分别进行各拟建物的定位放线,抄平和控制桩的引设工作。

②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要求,配合甲方接通施工用水、用电,整修临时道路。

③ 为正式施工前准备好生产、办公等临时用房。

④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方格网实测,确定挖方区、填方区。

2、设计技术要求:

本工程由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①夯后地基容许承载力≥180Kpa;

③强夯范围为外墙基础外缘外扩>3.5m。

④各建筑物设计技术数据如下表

由于缺乏试夯资料,根据该工程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和我公司在8#地块施工的情况,初步设计施工参数如下:

场地平整后,强夯施工按下列步骤进行:

在平整场地上,布放第一遍夯点位置

夯机就位,并使夯锤对准夯点;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的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重复④步骤,直至一次性贯入规定的夯击次数,并满足后二击平均夯沉量的标准;

换夯点,重复步骤②~⑤,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施工;

用推土机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标高;

在间隔一周后按步骤②~⑦施工第二遍点夯,最后用低能量进行拍夯,将场地浅层的松土夯实,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影响强夯施工质量的因素,即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观方面主要有:夯击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有偷击漏雨击现象,以及后二击的平均夯沉量是否满足了设计标准等,这些方面通过严格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来加以控制。在客观方面,主要由因连续的雨雪天气造成的或地基土本身的含水量较高、地下墓穴、枯井等。强夯施工较适宜的含水量应为10%~22%之间,偏小则会出现湿陷性改善不明显的现象,偏大则易形成橡皮土。只要在施工前通过目测(必要时通过土工试验)初估地基土的含水量和在施工中夯坑周围没有较大的隆起(隆起高度 <50cm)就表明地基土的含水量适宜强夯工法。如果出现地基土含水量较大时,应进行换土或填料置换强夯。地下墓穴或枯井则是通过观察夯沉量的变化及夯击的声音来加以鉴别,一经发现,应将其中的杂物清除并回填素土后重新强夯。

(二)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现场场坪测量——土方挖填(含部分基岩爆破挖除)——施工现场整平——放线布点——第一遍点夯施工——平整夯坑——第二遍放线布点——第二遍点夯施工 ——平整夯坑——拍夯施工——夯后基底平整(控制标高)——夯后质量检测——整理并提交资料。

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W2001和W1001强夯机各1台(杭州产)机械状态良好;160KN和100KN夯锤各1个;T140型推土机1台(宣化产)状态良好;J2型经纬仪1台(苏州产)性能良好;TSJ水准仪2台(北京产)性能良好。

项目经理1人 主管工程师1人

班长2人 测量工4人

机长2人 推土机司机1人

起重工12人 饮事员2人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优良工程,为了确保这一质量目标的实现,在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把质量目标分解,并落实到班组个人。

2、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技术要求,编写工程的施工方案,报甲方、监理单位批准后用以指导施工。

3、立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专职质检员向下一级执行人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使具体操作人员明白质量目标,操作标准,技术参数等具体要求。

4、立严格的自检制度,从定位放线至夯后检测,均实行全面的自检工作,建立自检、互检、监检三位一体的质检体系。

5、面实施质理预控制度,在各施工机组开展QC小组活动。

6、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施工机组要及时准确地填写各项原始记录。技术人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主要技术资料包括:

(2)技术质量交底和安全交底;

(3)定位放线记录及验收报告;

(4)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批意见;

(5)工程洽商及会议纪要;

(6)设计变更通知单;

(7)夯点设计平面布置图;

(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竣工验收证明书;

(12)夯后地基检测报告;

(二)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用推土机将现场地表层腐质土、耕植土清除干净。

2、对开挖或回填后的楼座,地基软弱的应进行碾压或夯实处理,以保证大型机械的运行安全。对地上、地下有阻碍的电线、管线等障碍必须清理后进行施工。

3、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测量标志和资料,测放基线、基点及基础平面,并增设水准点和控制桩。

4、全部测量成果和整理的资料,应交监理工程师验收。应对所有测量标志进行妥善保护,并设明显标志和专人保管,直至竣工验收后。

5、测量定位三级管理模式进行陕09S2 给水工程,由专业测量人员施放布点误控控制在5cm以内,复核无误后交监理工程师复查,签字批准后交施工机组。

6、对于每栋楼所定的强夯参数,在正式夯击前应进行试夯施工,每栋楼各试2~3点,并详细准确记录每击夯沉量和最后二击的平均贯入度,以便由此更加合理的确定或修改强夯参数。

7、放线结束后,夯机就位,垫平主车,复验夯点位置,夯锤就位要准确,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5cm 。

8、施工时,起锤要平稳,第一遍点夯单锤击数不得少于13击,最后三击的平均夯沉量<7cm,如果施工中夯坑底出现较大倾斜时,应填平夯坑重新强夯,以确保夯击能量的有效传递。

9、施工中要注意锤击的声音和夯沉量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工,会同有关人员查明情况,并研究处理意见后,再行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10、施工中已满足锤击数要求,但未能满足后二击平均夯沉量的要求时,应增加锤击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每点的锤击数,原则上以一次性施夯完毕为宜。

12、施工时应及时准确地测量每一击的夯沉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pdf,总锤击数等原始资料以及测量每一遍的夯后场地标高。

13、施工时,经常检查夯锤上的通气孔,保证其畅通以防夯锤下落过程中形成“气垫”,影响夯击效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