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760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简介: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和基础部分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的规范和准则。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强夯、预压、排水固结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荷载情况,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3. 桩基施工:包括桩的制作、打桩、接桩、桩的承载力检测等环节,要求精确控制桩位、深度和质量。

4. 基础施工:混凝土基础的浇筑、养护,砌体基础的砌筑等,需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浇筑方式、养护时间等,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5. 验收标准:施工完毕后,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验、强度检测等,确保基础工程质量。

6. 安全管理: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如地面塌陷、机械伤害等。

7. 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控制、尘土飞扬控制、废水废渣处理等。

总的来说,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的重要依据,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4.两遍夯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2 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标准讲稿2.pdf,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7.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8.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确定。

9.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

1.2.5.3 操作工艺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识第一遍强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标高;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度;

(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以上步骤逐次完成强夯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1)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2)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起重机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安全装置一般采用在臂杆的顶部用两根钢丝绳锚系到起重机前方的推土机上。不进行强夯施工时,推土机可作平整场地用。

(3)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应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4)每夯击一遍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将夯坑填平,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实,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强夯时,首先应检验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

(6)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度过大,应及时用砂土将坑整平,予以补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强夯,通常采用开挖排水盲沟(盲沟的开挖深度、间距、方向等技术参数应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或在夯坑内回填粗骨料,进行置换强夯。

(8)强夯时,会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夯击点宜距现有建筑物15m以上,如间距不足,可在夯点与建筑物之间开挖隔振沟带,其沟深要超过建筑物的基础深度,并有足够的长度,或把强夯场地包围起来。

(1)强夯施工宜在干旱季节进行。在雨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场地积水,导致土质变软,以致出现挤出现象,降低强夯效果。

(2)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明沟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明沟,以确保施工质量。

(3)对强夯的区域及时进行表面碾压。

(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事前预防。

(5)履带式起重机在雨后强夯时,严禁在未经夯实的虚土上或低洼处作业,同时应进行试吊,将夯锤吊离地面1m左右往返起落数次,确定稳妥后,方可正式强夯。

(6)使用轮胎式起重机在强夯和移机过程中都应铺设垫板。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2.6的规定。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表1.2.6

1.2.7 成品保护

1.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2.做好现场夯击位置布点的保护工作。

3.做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1.2.8 安全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

3.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4.吊机起重臂活动范围内严禁站人,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强夯区域。

5.夯机驾驶室前应安装安全防护网,测量仪器应架设在距夯机30m以外的地方,夯锤下落位置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为20m。

6.汽车吊行走时应铺放4m×2m×0.02m钢板。

7.施工时应随时观察机械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8.施工应按计划有序进行,保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2.强夯地基质量检验评定;

3.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

4.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和记录。

1.3真空预压加固地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3.1.1适用范围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处理饱和匀质黏性土及含薄层砂夹层的黏性土,特别适用于新淤填土、超软土地基的加固。

1.3.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预压地基: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排水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按加载方法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真空预压:是以大气压力作为预压载荷,通过先在需加固的软地地基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砂垫层或砂砾层,再在其一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布,四周密封与大气隔绝,在砂垫层内埋设渗水管道,然后与真空泵连通进行抽气,使透水材料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在土的孔隙水中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将土中孔隙水和空气逐渐吸出,从而使土体固结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1.真空预压加固地基施工前,必须详细分析地质勘察资料,了解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和层理变化,透水层的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源补给条件等。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孔隙比和固结压力关系、渗透系数、固结系数、三轴试验抗剪强度指标以及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同时踏勘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

2.对重要工程,应预先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并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根据试验区获得的监测资料确定加载速率控制指标、推算土因结系数、固结度及最终竖向变形等,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对原设计进行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和施工。

3.对主要以变形控制的建筑,当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变形量和平均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

对主要以地基承载力或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建筑,当地基土经预压而增长的强度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要求时,方可卸载。

4.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监测措施,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原始数据,塑料排水带等位置。

6.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1.3.4.1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2.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类型及分布和结构质量等情况。

3.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设计,包括管网平面布置,排水管泵及电器线路布置,真空度探头位置、沉降观测点布置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其他设施的布置等。

4.测量基准点复测及办理书面移交手续。

1.3.4.2材料准备

排水带、滤水管、聚氯乙烯薄膜等,原材料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3.4.3主要机具

3.每10000m2加固面积所需设施数量见表1.3.4.3。

每10000m2所需设施数量控制表 表1.3.4.3

1.3.4.4劳动组织

劳动力组织见表1.3.4.4

各项施工作业人数配备表 表1.3.4.4

1.3.4.5作业条件

开工前必须水通、电通、路通,技术准备、材料准备、主要机具准备齐全。

1.3.5材料质量要点

1.工作垫层应选用柔韧性好的荆笆,铺滤水层的材料通常用中粗砂,密封膜选用0.08~0.10mm的普通白色聚氯乙烯农用薄膜,滤水管选用φ90聚氯乙烯硬塑料管制作。

JGJ∕T 250-2011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2.塑料排水带质量要求

注:1.A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15m;

2.B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25m;

3.C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35m。

1.3.6.1工艺流程

GB∕T 39189-2020 物联网智能家居 用户界面描述方法图1.3.6.1真空预压工艺流程

1.3.6.2操作工艺

工作垫层由铺荆笆和填干土两道工序组成,做法为:先铺荆笆,选用柔韧性好的荆笆,在软土表面按顺序满铺两层,荆笆的块与块之间搭接200mm,并用14~16号钢丝按500mm间距绑扎牢固,层与层之间要错缝。然后填土,厚度不小于400mm。填土宜用人工手推车进行,严禁用机械作业,亦禁止在加固区内堆放土,以防止被加固土受到扰动而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和造成回填材料浪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