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38.9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748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是根据桥梁的设计图纸、施工条件、技术水平、设备状况等因素,对桥梁预制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简介:

1. 工程概况:介绍桥梁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地点、类型、结构形式、长度、预制块的尺寸等。

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明确预制施工的目标,包括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

3.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设备准备、人员培训、技术方案制定等。

4. 预制工艺流程:详细说明预制梁的制作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模板设计与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等步骤。

5.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流程图、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

6. 施工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7.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8. 成本预算:对预制施工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进行预算。

9. 环保与文明施工: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总的来说,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桥梁预制施工的蓝图,对于保证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以及控制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桥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底模吊梁段吊梁后应及时对号入座,严禁摔碰。

(3)当桥梁吊出台座进入配套区后,应及时铲净底模表面和橡胶条上残存的灰渣,检查修整缺陷,均匀涂刷隔离剂,对钢模支承的元宝铁转动处及时涂润滑油。

砼采用集中拌合、集中供应、计算机控制自动计量、自动上料、强制式砼搅拌机搅拌、东风车配合料斗运输、龙门吊起吊入模、机械和人工振捣成型、蒸汽养护的施工工艺。砼的拌合设备采用由两台HZS90型搅拌机组成的拌合站,梁体砼连续浇注、一次成型,浇注时间控制在3.5h以内。

梁体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具体配合比和搅拌工艺由试验确定。

(2)混凝土按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LS/T 8008-2010 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进行投料拌和。

(3)施工配合比根据材料与施工情况,由试验室具体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水胶比不应大于0.35。掺和料的最大掺量不应超过水泥质量的25%。

(4)在配制混凝土拌和物时,水泥、水、外加剂、掺和料的称重偏差不应大于±1%,粗、细骨料的称量偏差不应大于±2%(均以质量计)。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配料的计量设备,应每月校正一次。在特殊情况下,若发现用水量及混凝土坍落度严重反常,混凝土颜色和离析现象突变,或有其它怀疑情况等,均应及时校正。遇有故障及时检修排除后都必须经过校正后才允许使用。

(5)首次使用配合比时,不宜一下把水加完,应根据经验,直接观察混凝土稀稠后,逐渐添加,适可而止,然后再结合实测坍落度进行调整。常检修水箱,确实做到使水箱开、闭灵活效果良好。

(1)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开拌前检查拌和设备是否完好,两台拌和机,同时拌和,如其中一台在施工中必须维修,另一台可单独继续使用。在正常情况下,拌和机不应带负荷启动和超负荷使用。

(2)混凝土施工坍落度以12cm左右为宜,具体要求由试验室根据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强度等确定。正常情况下,前三盘一定要测定,以后可每隔6~8盘测定一次。

(3)混凝土拌制速度应和灌注速度密切配合,一般情况,拌制服从灌注,若灌注因故暂停,则拌和机的混凝土不应放到运输斗中去。

(4)拌制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灌入梁内。

(5)混凝土配料按试验室当天出的通知单进行,并配有试验人员值班。

(6)混凝土拌制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拌和机,检修有关设备,以便下次再用。

(7)认真填写混凝土拌制记录,签字齐全。

(1)梁体混凝土灌筑全过程,必须符合TB/T3064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灌筑前应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检查所有模型紧固件是否拧紧、完好;模型接口是否有缝隙;所有振动器是否完好,附着式振动器安装螺栓是否已拧紧;检查砂石料、水泥、水、减水剂溶液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开灌要求;联系保证供电,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得中途停电。

(2)梁体混凝土浇注应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沿梁长方向斜向分层,循序渐近,连续一次灌注完毕。混凝土灌注下料均匀,料斗口要对准腹板模型槽口正中,在吊车(龙门吊)司机的密切配合下,每斗砼沿梁长方向拉开约4m至8m,若一次放不完料,不得后退放料盖在前一层未振实的料上,可在隔墙处多放入或振实后向前层料上再放一层。灌注人员要特别注意砼流动方向,必要时用铁棒引导砼入模,严防缺陷发生。

(3)灌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附着式振动器和钢筋,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4)混凝土灌筑入模时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每次振捣按混凝土所灌筑的部位使用相应区段上的振动器。

(5)梁体混凝土灌筑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侧振为主与振动棒插入振捣为辅的联合振捣工艺。混凝土的振动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但亦不应少于半分钟,施工中应注意掌握最佳的振动时间,不得少振或过振。

插入式振动棒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筑的混凝土面层下50mm为宜,不得漏振。应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以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若当深度掌握不准,振动棒接触成孔胶管时,应迅速上拔15~20cm,然后慢慢抽拔振动,注意保护波纹管管,严禁用振动棒振打波纹管管。

(6)桥面板混凝土灌筑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按设计坡度赶压、抹平,平整度不大于3mm/1m。为防止出现裂纹,拟采用二度收浆工艺。

(7)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当模板温度低于0℃或高于40℃时,应对模板采取升、降温措施。在炎热气候下灌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应尽可能安排傍晚灌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灌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速混凝土的内部温升。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10℃~30℃,含气量应控制在3%~4%。每次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和含气量进行现场测试,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抽查。

(8)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按冬季施工处理,采取保温措施。当环境温度在0℃以上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为负温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10℃。对混凝土材料宜采取加热拌和,每浇筑4m段后及时盖毡布保温,浇筑完毕后静停养护应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

梁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立即覆盖帆布,并进行养护。当环境气温低于5℃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不宜对混凝土直接洒水。

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的方式,其要求为:

混凝土采用立体三面喷淋系统进行喷淋养生,专人负责进行养生。预制梁采用喷淋系统进行养护,在预制场设置一个4m×4m×2m的蓄水池,配备一台增压泵,供全场的梁养生用水。主水管直径10cm从增压泵引出后分出两条直径5cm水管分别沿龙门吊轨道平行布置,再沿每个台座宽度方向布设3cm的水管,再沿每个台座纵向布设直径2.5cm的喷淋养护管,自动喷淋管水平悬挂在梁的两侧翼缘板下,在管上每隔20cm设一喷淋头,每侧梁端头采用软水管与喷淋管相连接,此装置养护时只需将水泵电源打开就将全方位自动洒水。为了达到多片梁同时养护的要求,在主管道上设置自吸式压力泵,增加主管道水压,杜绝养护盲点。

(1)养护效果显著。喷淋系统从供水到工作完毕,基本实现了过程全自动控制,喷出水雾均匀,养护效果极佳,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湿润的养护质量标注。

(3)系统成本低。一套系统可满足344片梁的养生,制作安装简便。

(4)节约用水。喷淋系统从供水、用水、回收采用循环环保理念,养护水经沉淀后重新利用,从而节约用水,达到保护施工环境的目的。

(1)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机分别从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施工试件随梁养护,对28天标准试件实行标准养护。

(2)每浇筑一片梁应制作强度试件不得少于6组(1组作拆模依据,1组为预张拉依据,1组为终张拉依据,2组同条件养护测28d抗压强度,一组备用)。

(3)每浇筑一片梁做弹性模量试件4组,一组用于初张,一组用于终张,一组为28天标养试件,一组为终张预留备用。

(1)张拉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油压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0级,油压表及千斤顶按规定进行检验标定,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2)千斤顶使用时张拉行程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千斤顶主缸设置主、副二块油压表,当油压在10MPa以上时,两块压力表所标示油压之差不得大于0.5MPa,否则两块表同时撤换。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编束满足规范要求。

①钢绞线放盘在特制的框中进行,以防弹出伤人和钢绞线乱盘。

②钢绞线放盘过程中注意检查其外观,如有油污、矢高过大等均应局部剪除,剪除的外观不合格品及有疑问的钢绞线应单独存放,不得混放。

③钢绞线放直后应抽查其伸直性,每个班次抽查不少于2次。伸直性检查方法:取弦长1m的钢绞线,其弦与弧的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

④钢绞线下料时,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严禁采用电弧切割。在切断处画线,画线两侧各30mm处用铁丝绑扎,防止散头。

⑤同一编号的钢绞线束可集中下料,下料后的钢绞线束应理顺,不得交叉扭结,每隔1~1.5m用18#铁线捆扎成束。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⑥钢绞线束应进行编号标识,分别存放。编号时应在两端系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以免混杂。

⑦钢绞线束存放及移运时,应保持顺直,不受损伤,不得污染。临时存放时,须垫方木,间距以钢绞线不着地为度;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⑧不得使钢绞线经受高温,严禁接触焊接火花或电流。

①梁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卷杨机抽拔制孔器。抽拔开始时间一般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6~8MPa(此时,拇指用力压按T梁顶面,应感觉到混凝土已凝固,但呈轻微可塑状)时为宜,同时可参考“制孔器抽拔时间参考表”进行。

②制孔器抽拔完毕后,立即用橄揽形检孔器对孔道逐孔检查,并对孔道施行清水清洗。

③对探孔器不能通过的孔道实行通孔、扩孔处理,必要时对梁体实行开刀处理DB63/T 1952-2021标准下载,开刀处按混凝土缺陷论处。

④制作成束后,将卷扬机置于待穿孔道的一端,利用钢丝将钢丝绳引入孔中并拉至另一端,在绳端连接一特制钢绞线穿孔器,即可将钢绞线束穿入孔道中。

①模板拆除后,应认真检查梁体混凝土的质量,如发现混凝土有蜂窝、麻面或狗洞在允许修补的范围内,则应及时按规定进行缺陷修补。

②梁体混凝土有较大缺陷时,应预先修补好,且待修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③混凝土缺陷须在先报监理批准,并落实实施方案后进行。

(4)预施应力前应将锚具下支承垫板上灰浆清除干净。如管道口堵塞应及时清理。

预应力张拉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二个阶段进行,采用两端分级加载、同步张拉,并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初张拉在模板拆除且梁体砼强度达到80%时进行,初张拉后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pdf,梁体方可吊出台位;终张拉在梁体砼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且砼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终张拉后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值不得大于设计计算值的1.05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