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火车站站深基坑施工方案

武昌火车站站深基坑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490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武昌火车站站深基坑施工方案简介:

武昌火车站站深基坑施工方案通常是指在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如地铁站、有轨电车等,对车站主体结构下方进行的深挖作业的详细计划。这是一种复杂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保护、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施工方案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前期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土壤类型、地下水位、下卧层信息等,为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设计:设计深基坑的形状、尺寸、支撑方式等,确保结构稳定,同时满足承载力和抗震性要求。可能采用地下连续墙、桩基等技术。

3. 开挖:采用机械进行开挖,通常采用分层开挖,边挖边支护,以保证基坑稳定。

4. 支护:使用临时支撑结构,如钢管支撑、喷锚支护等,防止土体塌陷。

5. 排水:设置排水系统,处理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水,防止对周围环境和施工造成影响。

6. 监测: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地面沉降、围护结构位移、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变形等,确保施工安全。

7.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尘土,保护周边环境,保障行人和交通畅通。

8. 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严格按计划进行,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

以上只是一种通用的概述,具体的施工方案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武昌火车站站深基坑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5)对端头斜撑的端部支托钢构件必须按设计要求焊接

对端头斜撑的端部支托钢构件必须按设计要求牢固地焊接于围护桩上用膨胀螺栓锚固的钢板。当各斜撑作用在端头两侧墙上的平行墙面的分力可能引起端头突出于车站结构段侧墙的转角结构发生转动时,必须按设计要求对转角处被动压力区进行可靠加固。

(6)控制开挖段两头的土坡坡度

对开挖两段的土坡,要按土质特性,经边坡稳定性分析,定出安全坡度为1:3,开挖过程中务必使土坡坡度不大于安全坡度,并且要时时注意及时排除流出土坡的水流,以防止滑坡,同时还要注意土坡较陡时,会使开挖段两段围护结构外侧的纵向地区沉降曲线的曲率增大苏G/T 28-2017 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空心方桩--钢板、螺栓机械式连接,而使该处地下管线不易保护。每一小段的土方开挖中,严禁挖成2米以上的垂直土壁或陡坡,以免坍方伤人,同时避免坍方而导致的横向支撑失稳。

(7)检查支撑桩的回弹及降水效果

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井降水深度,定时测量用以稳定支撑立柱的回弹,并及时调节连接柱与支撑拉紧装置上的木楔。松除回弹后施加于支撑中点的向上顶力。

当开挖至最下一道支撑上层时,若该段地面沉降要求控制精度很高,应按当时施工监测数据采取掏槽开挖或挖一条槽安装一根支撑的方法。开挖最下一道支撑下面的土方时,亦按每6m或3m一小段分段开挖,16小时以内挖好。为做到坑底平整,防止局部超挖,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cm的土方,用人工开挖修平,确保坑底原状土不受扰动。对局部开挖的洼坑要用砂填实,绝不许用烂泥回填,同时设置集水坑用泵排除坑底积水。

人工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以最后一道支撑为基准面,定时并按规定的频率测设距坑底的垂直高度,此高度变化即为挖到坑底后的土体回弹值,从中可判断为保证浇注底板达到标高和厚度而需要的基坑超挖量。

(10)及时施做混凝土垫层及钢筋砼底板

开挖最下道支撑下方时,应在逐小段开挖后,跟踪施工和检测防迷流设施,在8~16小时内浇注砼垫层(包括砼垫层以下的砂垫层或倒滤层)。要预先做好砂垫层、侧滤层、混凝土垫层及浇注钢筋砼底板的材料、设备、人力等施工准备工作,以便在基坑挖好后即进行各道工序,务求在坑底挖好后五天内做好钢筋砼底板。

(11)按规定要求拆除支撑及井点

钢筋砼底板必须达到所需要的强度,方准许按设计的工序拆除最下一道支撑。其余各道支撑的拆除,务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井点排水至少要在中楼板浇好并达到必要强度后才能停止。

(12)实行信息施工,严密监控和保护地下管线

在一个基坑开挖段整个开挖施工中,要紧跟每层开挖支撑的进展,对围护结构变形和地层移动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围护桩变形观测、基坑回弹观测、围护桩两侧纵向及横向的地面沉降观测。应根据基坑每个开挖段、每层开挖中的围护桩变形等的监测反馈资料,及时根据各项监测项目在各工序的变形量及变形速率的警戒指标,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施工,控制变形。

在一个开挖段开挖过程中,根据需要组织专业队伍,负责保护地下管线的监控工作,每日对开挖段两侧管道地基沉降观测点至少观测一次,及时画出两侧管道地基的最大沉降量、不均匀沉降曲线以及相临沉降(约5m)的沉降坡度差△i,当△i接近控制指标时,即进行双液跟踪注浆,以控制沉降量及曲率不超过管道所允许的数值。要注意在车站两端端墙附近的墙外纵向沉降曲线的最大曲率会因端头开挖坡度的骤变而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此处要准备用加强的跟踪注浆,以调整沉降曲率保护管道。

支撑安装前先在围护桩上安装好钢围檩,并进行调平,然后在地面进行支撑预拼接以检查支撑的平直度,其两端中心连线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每根支撑预拼到设计长度,每根总长度(活络端缩进时)比围护结构净距小10~30cm,用20吨履带吊整体起吊摆放在支撑牛腿上,支撑起吊后两端由人工牵引,以维持支撑的基本稳定。

安装时,腰梁、端头、千斤顶各轴线要在同一平面上,为确保平直,横撑上法兰螺栓须采用对角和分等分顺序扳紧,纵向钢腰梁就位时,要缓慢放在钢支架上,不得有冲击现象出现。

在A、C区基坑转角处围护结构设45°斜撑,斜撑结构形式同直撑,但因角度不同,它与冠梁及钢围檩联接方式不同。

1)、第一道斜撑与冠梁连接

2)、第二、三道斜撑与钢围檩连接

第二、三道斜撑与钢围檩连接采用钢牛腿连接型钢,牛腿平面形状为1310×1340mm的三角形,高350mm,牛腿在加工场加工好之后,直接与钢围檩焊接,焊接时注意角度和位置。钢管斜撑与型钢牛腿也是采用焊接。

(3)钢支撑施工要点及标准

根据设计图纸,在型钢围檩上精确定出支撑中心位置,计算出两支撑点的实际长度。根据实际长度拼装φ609钢管。每根钢支撑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络端。钢支撑架设前先在围护结构上安装围檩及支撑钢牛腿,钢牛腿与预埋件之间严格按质量要求进行焊接。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应垫紧贴密,防止钢支撑偏心受压。

钢支撑吊装就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活络端拉出顶住预埋件,再将2台100吨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端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持顶力一致,制作专用托架将2台千斤顶固定为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动端上,接通油管后即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动端中楔紧楔块,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即完成整根支撑的安装。

由于车站端头站厅扩大段转角处采用斜撑体系,为了确保斜撑体系的稳定性,在围护结构中设置钢板,钢板承受来自斜撑的水平分力,钢板与围护结构间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斜撑支座焊接在预埋钢板上。斜撑的钢牛腿应与支撑相密贴、垂直,如有缝隙应用钢板填塞。

端头井斜撑处钢围檩及支撑头,必须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角度加工焊接、安装,保证支撑为轴心受力且焊接牢实。

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达到拆除条件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钢支撑的拆除。

钢支撑拆除顺序: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撑;第二道支撑1.2m以下侧墙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1.5m处安装替换支撑,拆除第二道支撑;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支撑及第二道替换支撑。替换支撑同原设计支撑。

第二道替换支撑采用扒杆、倒链拆除,拆除前先用倒链临时固定,拆除顶铁后,用倒链将钢管落在平板车上移运;端头井和标准段其余钢支撑采用履带吊拆除。

通过对基坑及其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来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发现危及建筑物、构筑物和基坑支护安全的隐患,并能够指导施工程序,充分体现科学的“信息化施工”。

基坑内的支护结构和基坑外部的环境,共同组成了基坑监测的内容。本工程基坑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本监测工程按照一级基坑进行监测。考虑到监测目的和支护设计要求,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有:

(2)基坑周边地表、建筑物、道路、管线;

(4)基坑周边地下水位;

综前所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够充分控制监测对象的变形状态;监测点的数目依据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确定。

3.3.1围护桩水平位移监测

由于基坑的开挖,支护系统的位移将是引起周围地层、管线、道路及建筑物位移的主要反映,掌握其位移变化量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关系尤为重要。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点布设依据布点图在锁口梁确定的位置,预埋φ18mm×300mm钢筋或者后埋膨胀螺栓,监测点全部埋设完成后,用红油漆统一书写编号于点位旁边。同时可以作为沉降监测点使用。共计布设位移监测点16个,详见布点示意图。

3.3.2围护桩沉降监测

基坑围护桩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围护桩上端部。直接采用位移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共计布设沉降监测点16个。

3.3.3基坑周边地表、建筑物、道路、管线沉降监测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每断面距车站基坑坑边2米、5米、10米、15米设4点。断面位置及测点布设方式见“监测布点图”。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周边建筑物的四周,监测点埋设在建筑物的竖向结构上,其数量视建筑物的面积和其离基坑的距离而定。每栋建筑物布设4~8个沉降监测点。主要道路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道路靠近基坑的边上,监测点选在道路的两侧不影响交通又便于保存的位置,观测点的间距约20米。为更多获得道路沉降量的信息,将道路观测点与道路两侧的管线沉降监测点错开布设。地下管线采用抽样观测,布点位置和布点数量根据实地情况实施。共计布设沉降监测点18个,详见布点示意图。

3.3.4围护桩桩身测斜监测

布设测斜孔以监测围护桩身变形,测斜孔的布设采用埋设测斜导管的方式。测斜管预埋在围护桩内。埋设时,由施工单位配合随钢筋笼一起下至桩底,底部达到底板顶面,顶部预留出桩顶冠梁的高度。灌溉混凝土时,须注意对测斜管的保护,并保证其铅垂向下。测斜孔深度根据围护桩的桩长确定,本工程测斜管设计埋深23m。选取7个围护桩埋设侧斜孔。

3.3.5主筋应力监测

采用GXP型钢筋计布设在围护桩身上,以监测围护桩主筋的受力状态。钢筋计应该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与钢筋刚性连接,测点位置选取在钢筋受力较大且单一的位置。共选取7个围护桩进行监测,每个围护桩的主筋上焊接8根钢筋计。共计布设主筋应力监测点56个。

3.3.6基坑四周侧向水/土压力监测

在基坑的周边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基坑周边侧向水/土压力监测。在围护桩的外侧和内侧底部,埋设9个压力盒,以监测土体压力状态。共计布设侧向水/土压力监测点63个。

施工现场塔吊作业施工方案3.3.7支撑轴力监测

在基坑内选取7处预应力锚杆进行应力监测,选取GMS型振弦式锚杆测力计作为监测点。在锚杆受拉前安装锚杆测力计,锚杆测力计安装在孔口的锚杆头部,锚杆应力计的电缆应用保护装置引出。支撑轴力监测在锚索对应支撑结构上埋设轴力计,共计布设锚杆应力监测点14个,布设支撑轴力监测点14个。

3.3.8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在基坑的外侧布设12个水位观测孔,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水位观测孔的施工主要包括测量定位、成孔、井管加工、井管下放计井管外围填砂料等工序,水位观测孔应与基坑降水井同时施工,其深度应该充分考虑降水井的深度,宜保持一致。测点位置详见布点平面图。

在基坑开挖前进行裂缝调查T/CHTS 10011-2019标准下载,做好观测标识。基坑施工过程中随时对裂缝进行调查,发现裂缝即做好记录,并做好观测标识进行观测。预计裂缝数量为30条,分布在基坑周边围墙和周边建筑物上。

3.3.10监测基准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