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城市主干道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60.6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922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城市主干道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城市主干道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详细规划,它主要涉及在城市主干道上进行道路桥梁的排水系统和照明设施的建设或改造工程。以下是一个简洁的介绍:

1. 项目背景:首先,明确项目的目的、规模、地理位置以及现有设施状况,以便了解施工需求和挑战。

2. 设计目标:明确排水系统(如雨水收集、排放、防洪等)和照明系统的具体目标,如提高道路安全、减少积水、节能环保等。

3. 施工范围:详细列出需要施工的路段、桥梁、排水设施和照明设施的位置及规模。

4.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如图纸审查、人员培训、设备准备)、施工阶段(分阶段进行,如基础施工、设施安装、调试等)和后期验收。

5. 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与材料,如混凝土浇筑、管道铺设、灯具安装等。

6. 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度,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7. 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质量标准、检验程序和责任分配。

8. 安全管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9. 环保与文明施工:遵循环保原则,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10. 预算与成本控制:明确项目预算,合理分配资源,控制施工成本。

这是一个大体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城市主干道道路桥梁排水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交通饱和设计年限:20年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市政工程雨水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弯沉:(0.01mm):22.0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迎旭东街西起新城西街,东至七明路,全长31.1.87米,其平面线性根据***总体规划,并会同当地城建部门实地放线确定。

道路断面设计高程均与机动车道与中央隔离带交点为道路设计控制高程,具体位置详见《路拱大样图》。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排水,纵坡等要求的前提下,力争减少挖填放量,已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并且协调道路两侧保留建筑室外地坪标高。线路纵坡I=1.45%。

依据总体规划确定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两块板。

横断面具体形式为:人行道2×9.0米;机动车道12.0×2米,中央绿化隔离带8.0米。道路红线50.0米。

5、道路横坡:车行道部分为1.5%的抛物线接直线坡(双向破)人行道2%支线坡,坡向车行道。

人行道树采用1.25×1.25米的方形树池布置,现状株距为6.0米。具体内容详见《绿化配置图》

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按道路中等交通等级进行路面的结构计算,最后确定路面的结构如下:

人行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5厘米厚水泥混凝土方砖(25×25厘米),3.0厘米水泥砂浆,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级配砂砾,总厚度为38厘米。

车行道路面结构顶设计弯沉Ld=0.022cm.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求土基回弹模量大于30MPa.

为建设城市的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社会的生活质量,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能方便、安全使用城市道路,全线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全线在3米便道靠近道路红线(绿化带)位置铺设条形盲道砖。在盲道起终点及拐弯处铺设圆点形提示盲道砖。在交口进出人行道相应的位置,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采用单面坡或三面坡缘石坡道。

板涵基础的承载力要求大于200KPa,若开挖后达不到设计要求,请与设计人员联系,以做出相应的处理。

板涵盖板采用混凝土预制,台身采用5号水泥砂浆砌筑块石。

设计涵洞九处,均与交口道路的中线平行,九处涵洞断面采用相同尺寸,详见《涵洞构造图》。设计涵洞向南均延伸至河边,向北统一延伸至红线外10米,道路红线50米范围涵纵坡采用0.5%,北高南低,道路红线外采用地形自然坡度,其工程量详见《道路工程表》。

全线社管沟五处,均与道路中线垂直,管沟断面为净宽1.6米,净高1.6米,均采用素混凝土槽底砖壁砌筑。管沟侧墙内外表面用1:2.5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15。详见《综合管沟构造图》。综合管沟长60米,预留两侧道路红线外各5米,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管沟内布设各种过路工程管线。

因建设步骤的安排管道沟与沟内工程管线不是一次施工完成,所以,与迎旭东街相交的主要道路交叉口的管线衔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

1、对设计资料和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特别是土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同路基施工有关的资料。

2、根据总施工部署编制路基施工方案,施工网络计划等并报批。

3、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和补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订出界桩等位置。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4、场地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文物的清理(保护),地表植被清理,好土的集中堆放,以及填方段填土前地表面的整平压实。

5、做好施工临时排水设施,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

1、本标段高挖方区段因开挖面不宽。宜采用纵挖法进行施工。

2、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和推土机配合作业。

3、修筑路拱、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宜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配合作业,遇地下水时应及时挖沟排除,若路床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边坡开挖后,应立即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以防雨水冲刷。

4、根据土壤试验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应混杂。先挖出的适用土方,应储存于指定地点,待后填路堤上部。对已先挖出的路堑断面,路床顶面应予留30cm后挖,以免施工车辆和雨水对路床的破坏。

(3) 路基填方施工

路基填土尽可能选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卵石、砂性土或亚粘土、亚砂土回填。

路基设计压实度及强度(重型击实试验标准):

路槽下0~80cm范围内主干道不低于96%。

通过对土样击实试验取得各种填土压实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通过压实试验路段得到的各种土样作业方法、施工机械,每层松土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大规模填方路基施工。施工时,掌握好每种土的含水量非常重要,要采取均匀加水或摊开晾干等方法,使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并满足压实次数,才能保证压实质量。

土层摊铺采用自卸汽车定点卸土,推土机初平,平地机复平。(上层精平)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按照试验所给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应自中向两边设置3%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

碾压采用14t振动压路机进行。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到强,应由边部到中央,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重叠0.4M,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f)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要求大于或等于30MPa。

g)全线处理后的路基压实度达到如下技术标准:

质量检查与验收         级配砂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与级配碎石基本相同。在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时,可参考级配碎石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也要结合级配砂砾石材料的实际。

2.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本工程路面结构层:机动车道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35厚水泥稳定碎砂砾结构

3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98%,7d浸水抗压强度必须达到4MPa以上。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

水泥剂量做4%、5%、6%剂量试件试验选用不低于设计强度的水泥剂量。

18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98%,7d浸水抗压强度必须达到3MPa以上。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水泥剂量做4%、5%、6%剂量试件试验选用不低于设计强度的水泥剂量。

人行道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98%,7d浸水抗压强度必须达到3MPa以上。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

水泥剂量做4%、5%、6%剂量试件试验选用不低于设计强度的水泥剂量。

②准备下承层: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则采用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和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③施工放样:在土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高程。

石屑料径和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集料配料必须准确。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保护集料免受雨淋。

采用325#或425#水泥且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必要时,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DB11T 1832.9-2022标准下载,然后用水泥稳定。

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用压路机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实厚度超过规定时,则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10cm。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层表面干燥,也不能忽干忽湿。

碾压完成后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填料装卸难免粉尘逸出,施工中经常洒水,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定期进行粉尘含量的监测,如发现超标,立即查找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a 原料进场后人工、机械摊铺平整,如果原料太干,应提前洒水预湿,如原料太湿应凉干后,测试最佳含水量再摊铺水泥,材料应有粉料,但含量不宜超过15%。

b 摊铺水泥,在平整后的碎石及砂砾上放好线,按平面面积和碎石及砂砾厚度计算出摊铺水泥的用量,按每分块水泥用量摊铺均匀。

c 水泥碎石、砂砾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佳含水率,一般可控制在7~9%的范围,以手握成团,但不冒浆,不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

d 路拌机拌合应从道路的一侧纵向依次拌合,每一趟拌合的重叠不小于50CM,指派专人随拌合之后配合DB11/T 1686-2019标准下载,随时随地挖坑检查是否搅拌均匀,以及检查是否拌合到底,凡检查发现拌和不均匀或者没有拌到底的要及时重拌,机械拌不到的边缘处必须用人工翻拌多遍至均匀到底为止。

e 分段用机械拌合均匀后,根据设计坡度和标高,用水准仪沿路两侧测出标高(拌和前已做好),拉线控制标高,用人工铲铺平整,即可先用压路机进行稳压,自路的一侧开始,依次压向另一侧,每次碾压重叠压轮的1/3宽。稳压一遍后,再开震动进行震动碾压。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压轮迹。碾压过程中要注意随时配合找平,随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特别是在稳压过程中要及时铲高补低。补低时要翻松表面后填补混合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薄层现象。压实度要求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要求以上。

f 分段施工的相接处,应按施工缝要求认真处理,留出一段长度不压。预留相接处要重新加水泥和水,将上次施工段的接槎挖松至板结好的石粉碴为止,挖松的石粉碴要重新加水泥和水,与新拌和的一道拌合均匀,与下段施工同时碾压密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