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871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是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对整个站前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以下是一个简介:

1. 项目概述:首先,设计会概述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理位置、线路长度、车站规模、主要工程内容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包括工程的建设工期、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施工的组织和进度。

3. 施工组织:详细阐述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专业工程师、施工队伍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协作机制。

4. 施工流程:设计包括场地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建设、轨道铺设、站台设施安装、电力通信系统安装、绿化景观等各阶段的具体施工步骤和时间安排。

5. 资源配置: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

6. 工程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质量标准、检测方法、验收程序等,确保工程质量。

7.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8.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关键节点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以便于监控和调整。

9. 环保与文明施工:强调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0.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和问题,设计应急预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高效、优质、安全进行的纲领性文件。

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在填土过程中,边桩用来观测土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在路堤坡脚外侧2m、10m 处各设一排观测桩,桩与桩间距:排水固结法:20~40m,复合地基:50~100m。

位移观测采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一时间一位移量”关系曲线图,随时分析填筑期间的稳定情况,以指导施工。通常每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DB2101/T 0052-2022标准下载,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在填土过程中,地面沉降观测用来掌握地层表面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量随填土增高和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地基在填筑中的稳定性。

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500m。每个工点不少于2 个监测断面。

沉降的观测采用水平观测仪进行。路堤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在接近或超过临界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应少于2~3 次。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观测后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20mm。若超过上述数值,停止填筑,加强观测。

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机械碾压→路基检测→路基整修。路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中优化土方调配,严格按照土方调配计划,少占农田。路基临时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满足环保要求。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先填边后填心,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为了控制好松铺厚度,在摊铺前应先在下承层上用石灰打出方格网,根据松铺厚度、运输车辆每车所载方量,计算出每格内应卸车数,指定专人指挥卸车。

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或采用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用水平检测仪控制。

路基整形完成,填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用压路机在路基金宽范围内静压压路机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路基经过稳压后,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循序碾压,各幅碾压面重叠不小于0.4M,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停车时应先减振,再使压路机自然停振,以保证表层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有松软现象时,应及时挖除,用合格填料换填,以保证路基整体强度。路肩两侧应多碾压两遍,边坡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夯实。

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按填料种类采用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K30 检测仪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压实系数、地基系数进行检测。

路基刷坡宜采用机械刷坡。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人工刷坡时应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以10m 控制。并用坡度尺随时检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线与坡度尺上的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表示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中优化土方调配,严格按照土方调配计划。路基临时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满足环保要求。

采取机械化平行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根据填料类别、土方调配、施工场地等条件,确定所采用的机械。采用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输;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工采用全断面机械化填筑,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推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自重18T 及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填石路堤块石最大尺寸在基床底层不得大于15cm,在基床以下路堤不得大于30cm。

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施工前需根据设计做一段试验路堤,用以确定参数及施工工艺,指导全段施工。先填两边、后填中间,压实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 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合格。填筑时,沿线路每50~100m 在边坡坡脚外2.0m 及10.0m 左右侧各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

B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措施

a.路基开展动态设计控制工后沉降

根据实测沉降曲线分析推算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不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时,对本管段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

沉降、位移观测桩布置图

在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根据二期恒载换算土柱高度,对路基堆载预压,加快地基沉降及路基本体压密,预压达到目的后,卸载预压土,然后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施工基床底层时,根据观测的沉降曲线计算预留沉降量,施工路基基床底层高程按预留沉降量考虑,具体见预留沉降量示意见图,施工期间荷载加载示意见下图。

预压土填筑前,沿基床底层顶面纵向铺设一层CB150 聚丙烯编织布,每幅纵向搭接长度为0.1m,编织布铺时整平、拉紧,然后在其上填土。为防止填筑完成后,雨水直接冲刷路肩,编织布超过路基顶宽外缘0.3m。

预压土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分层厚度小于或等于0.6m。碾压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预压土填筑到顶面时,做出横向排水坡,以利于排水。预压土填土压实质量检验随施工分层检测,检验标准为湿密度≥18KN/m3,每层沿纵向每100m 检测6 点,梅花形布置,据边坡1m 处4 点,中间范围内检查2 点。

根据在预压期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工后沉降,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卸载时间。挖除预压土时采用机械进行,据基床底层表面0.2~0.3m 后预压土由机械配合人工进行,以减小机械施工时对原基床底层顶面的扰动。

工后沉降控制值:正线为≤15cm,沉降速率<4cm/年;路桥过渡段≤8cm,支线及站线≤30cm。

路基沉降估算采用修正指数函数法、修正双曲线法和双曲线法。

I.修正指数函数法、修正双曲线法

以上两经验公式都是在荷载瞬间施加后,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近似公式,但实际施工过程常延续很久,甚至是间隙施工,这时可以把总荷载分成若干级,在不同的时刻分别施加。某一给定时刻ti 的沉降可以认为是该时刻以前各级荷载增量分别作用到ti 时刻引起的沉降量的总和,如下图所示。

土堤分级加荷及堤顶超载示意图

若干级荷载不同时刻施加示意图

对于多级加荷的情况,以上两式可分别改写为:

式中所含的参数AB 或a 是反映土体固结性质的,与荷载的施加无关,故可作为常量。但各级荷载所引起的最终沉降量S∞与荷载大小无关,若不考虑地基土的非线形特征,与荷载大小成正比。

设m1 级荷载有沉降观测资料,要预测m2 级荷载作用后的ti 时刻的沉降(m2> m1),则先令m1=m2,用实测资料拟合公式中的参数,再令m=m2,将拟合的参数代入,用上两式中的任一式可求得ti 时的沉降。

恒载开始后沉降至少在半年以上使用双曲线法估算和预测沉降量。

双曲线法是假定下沉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如下图从填土开始到任意时刻t 的沉降量St 可用下式求得:

双曲线法参数物理意义示意图

S0——t=0时的初始沉降量(cm),从最后一级恒载稳定时开始计算;

St——t 时的沉降量(cm);

α+β——用实测值经过回归求得的两个常数。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意图

从而可以预测在该恒载条件下任意时刻的沉降和最终沉降。

d.轨道施工前的路基评估

根据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路基填料种类、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检测控制指标、级配碎石表层的检测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的离散性进行分析。

为了了解路基填筑的整体质量,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全标段路基,判断路基填筑是否均匀、过渡段分界是否明显、级配碎石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 CJ/T315-2009》通过路基评估判断本管段路基是否满足轨道铺设条件。

e.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

控制纵向填层厚度均匀,全标段路基除过渡段外,每一结构层次碾压使用同等压实能量机械,按相同工艺参数施工,控制碾压质量的离散性。

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填料严格按建筑材料看待,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后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

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为了控制好松铺厚度,在摊铺前应先在下承层上用石灰打出方格网,在同一作业面,选用载重量相同的自卸汽车。通过松铺厚度、汽车每车所载方量,计算出每格内应卸车数,指定专人指挥卸车。然后使用推土机摊铺整平,摊铺时应注意每侧的加宽部分,目测层面大体平整、有路拱。振动压路机快速稳压1 遍,以暴露其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1~2 遍,至平整度良好。然后用中、边桩挂线检测膨胀土的松铺厚度,及时整修。

采用路拌法拌和时,填料的天然含水量不宜太高。在气温较高,水分蒸发较快的夏、秋两季,填料拌和前的含水量可适当提高1~2 个百分点。在素土摊铺完成后DGTJ 08-2327-2020标准下载,应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铧犁翻晒或加水等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翻晒后达到含水量标准的素土应用推土机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