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猫儿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84.0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654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猫儿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猫儿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路基开工前我单位先进行路基复测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勘、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精度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进行。

路基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等具体位置桩,并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在放完边桩后,进行边坡放样,测定其标高及宽度JB∕T 5946-2018 工程机械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以控制边坡的大小。并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在施工中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及时对其补上。

开工前按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及控制桩的核对和增设,并对路线横断面进行测量与绘制。其测量结果应记录并成形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认可。

土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0%(重击实标准),回弹模量不应小于20Mpa。

路基部分开始施工前,首先对原地面标高进行复测,对照路基设计高程,复核其开挖、填筑厚度和断面方数,然后准确计算开挖、回填数量,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减少弃方或借方,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设计。同时进行现场清理工作,对需要砍伐的树和灌木丛进行砍伐,并挖除树根等杂物。

(3) 软基换填施工作业

根据换填长度决定开挖顺序,长度在100米以下时,开挖由一端往另一端进行;长度在100米以上时,开挖宜从中部往两端进行。开挖工作由挖掘机进行,挖出的土方具体弃土场所由我单位会同业主单位、与相关部门协商处理。

软弱土层挖除干净后,将底部平整,若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或缓于1∶5的缓坡。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4) 开挖地段施工作业

测量人员随同道路施工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和核定的开挖深度,充分考虑边坡平台、边坡坡度以及边沟宽度,放出开挖边口线,对施工队现场指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土方路堑开挖采用机械自上而下纵向分层开挖,人工配合边开挖边刷坡,开挖出来的可利用土方,用自卸汽车运输、就近用于路基填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使用推土机、平地机平整开挖面,然后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分段碾压。

(5)路基填筑施工作业

填筑前首先对地表进行清理,并在30cm范围内翻挖压实,松软地段则翻挖换填。填筑方法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按照全断面全宽逐层向上填筑,经过压实使之符合路基密实度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填上一层。

施工时填料由推土机或自卸汽车从挖方段运至后,由推土机进行摊平,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厚度不小于8cm,大吨位压路机碾压遍数为8遍,具体数值由试验确定。

路基填筑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即: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即: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按照全断面全宽逐层向上填筑,填筑区段较长时分段进行施工。每填筑一层,填料摊铺平整,且自中线向两侧设置2.0%的横向排水坡,经过压实使之符合路基密实度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填上一层。在作业段的两段交接处,若两段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的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同时填筑,则需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路基填料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他指标在路基修筑半月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填料进行试验确定。土质路基的压实度试验方法采用灌水法和环刀法,填石路基则以大吨位压路机碾压无轮迹为度。各种填料均在其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进行碾压,需要加水的填料在推土机初平后用洒水车均匀、适量地将水浇洒在填料中,并充分渗透后再施行碾压。当需要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最佳含水量所需的加水量按下式估算:

式中:——所需加水量(kg);

——填料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填料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需要加水的填料质量(kg)。

路基压实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先慢后快的方式进行碾压施工,压路机的行驶方式为纵向进退式,其横向接头一般重叠0.4~0.5m,纵向搭接1.0~1.5m。在压路机无法碾压或碾压不密实的边角部位,采用羊脚打夯机补夯。使用打夯机夯实时,首遍各夯位应紧靠,次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缝隙上,如此连续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一、级配沙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

垫层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垫层以下的路基进行检查验收,其表面要平整、坚实,具有合格的高程、宽度及规定的路拱,无松散和软弱地点。

底基层或调平层施工前,还应恢复线路中桩及边桩,标出铺筑级配碎石层的松铺高程和压实高程。

根据设计图纸地现场放样出道路中心线及边桩,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路面5~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每道工序施工前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其边缘的设计高。同时加设平曲线五要素点和竖曲线变化点;放样中,把缓和曲线、圆曲线作为重点,做到“计算精确无误,放线一丝不苟”,确保放样质量。

设置便于观测且牢固的临时水准点和控制桩,沿线的临时水准点每隔200m 左右设置1 个。施工中经常对其进行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维修好运料便道、维持运行畅通。堆放时应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采用平地机均匀地摊铺平整。采用两种集料合成时,应先将主要集料摊铺后,再将另一种掺配集料摊铺其上。如粗细两种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差得多,应洒水,使粗集料处于潮湿状态下,再摊铺细集料。摊铺时应按照事先通过试验确定的集料松铺系数铺筑集料厚度。

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整平和初步整形后,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配以人工进行整平和整形,再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基层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施工中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水泥、碎石、砂等材料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均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材料进场后分类有序地堆放在搅拌场内。水泥堆放在水泥仓库内,各材料堆放处用挂标识牌进行标识。

混合料严格按配合比,采用配有自动计量系统的强制式搅拌机进行集中拌和。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设备,进行试样,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每次施工拌制时,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拌制后,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2、运输、摊铺和整形

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在施工路段内由远到近卸置混合料。当气温高,运输距离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采取覆盖措施,以减少水分的损失。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然后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铺筑路段内,卸料距离严格掌握,避免料过稀或过多。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用摊铺箱或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并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平、整形过程中,设一个3~5 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配合平地机作业,及时铲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整形时,在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然后用压路机在初平后的地段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整形前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 以上耙松QGDW 11202.5-2018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检测规范 第5部分:时间同步系统,并用新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再碾压一遍。整形时要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每次整形都要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注意接缝的顺适平整。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人工整形时,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然后用压路机初压1~2 遍,再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利用锹耙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

整形后,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 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进行全路幅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 轮宽,后轮要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一般需碾压6~8 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 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碾压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使其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不要洒大量水碾压;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施工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4、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处理。前一段整形后,留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碾压部分,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B、当每天施工的最后一段以及铺筑中断时间超过2 小时时在现场及时设横向接缝(工作缝)。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cm 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然后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在重新铺筑水泥稳定层时,除去方木《地震现场工作 第3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3-2011》,用混合料回填。整平时,接缝处的水平稳定土要比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利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要注意将接缝修整平顺。

C、对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上调头时,一般在用于调头的稳定层上覆盖一张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铺上约10cm 厚的土、砂或砂砾。待邻接作业水泥稳定层整平后,除去布上的土并收起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