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2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369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对于道路大修工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首先,简介工程的基本情况,如项目名称、地理位置、建设规模、施工内容(如道路拓宽、路面修复、排水系统改造等)、工期计划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总体目标,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工期,控制施工成本,以及对施工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3. 施工方案:详细说明施工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顺序、施工流程等。例如,可能采用先破旧路面,再铺设新路面,再进行排水设施安装的顺序。

4. 施工组织:说明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职责,以及施工队伍的配置和分工。

5.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起止日期,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6. 质量与安全控制:包括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保障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

7. 环保与文明施工:阐述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扬尘、噪音污染,以及如何进行文明施工,保持现场整洁。

8. 成本控制:预算和成本管理策略,包括材料采购、人工成本、机械设备使用等的控制措施。

以上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的内容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某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其中樱花西街以西道路部分现况路缘石保持现况,主要工程量为铣刨、加铺。其中部分路段为直接加铺,面积约为6400平米。此段路在开工后即可进行铣刨,随后进行道路病害处理。

在樱花西街以西道路进行铣刨及病害处理的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樱花西街以东道路两侧路缘石拆除及新建工作,路缘石砌筑结束后进行铣刨、病害处理及挖补工作。

以上所有路段的铣刨工作预计施工日期为2005年10月10日~2005年10月15日。

道路病害处理时间为2005年10月10日~2005年10月17日。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3铣刨、病害处理及挖补工作结束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摊铺顺序按顺工段自西向东连续摊铺。

新建方砖步道自开工日期起即进行拆除工作,工程量为13000平米,按照每日完成500平米的铺设速度,拆除工作2005年8月28日~2005年10月30日。新建步道工作于2005年10月20日~2005年11月25日。

该工程总工期为:2005年10月8日~~2005年11月25日 总工期为47天

中标后尽快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关键线路控制工期,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资源供应计划,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前进行,以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

按投标书要求,提前做好进场准备,接到开工令后立即投入正式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避免发生返工;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作业效率;要与监理工程师紧密配合,使工序间的检测报验时间尽量缩短。

每月度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距,及时制定调整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并贯彻实施。

2.3.2沥青混凝土路面进度保证措施

合理安排人员施工,交叉流水作业,不出现怠工现象。

投入经验丰富的路面摊铺专业队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根据路面宽度共投入1台摊铺机摊铺作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详见施工横道计划图)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 测量控制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配备两个测量小组,每个测量小组配备测量人员4名,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有丰富的工程测量施工经验。

3. 测量仪器及用具的配备:

水准仪1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4台,50m钢卷尺3把,铝合金塔尺5根,5m钢卷尺等其它测量用具若干。

4.1.1 布设平面控制点的目的主要是加密设计院所交精密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的需要。

4.1.2 根据设计单位的现场交桩和书面材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中如果发现误差超出容许范围,应再次按上述程序复测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定为止。

4.1.3 导线复测:

导线复测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测角时每站测回数为6测回,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16(n为测站数)。坐标闭合差不大于±1/10000。边长测量时每条导线边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每测回间应重新照准目标,每测回应三次读数。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3 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 mm。

4.1.4 本工程平面控制点布设成复合导线,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地基牢固、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以满足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需要。

4.1.5复合导线的测量:

用Ⅱ级水准仪进行观测,测角时每站测回数两测回,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16(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闭合差小于±1/10000,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之比一般不超过1:3。边长单程测距一测回,照准一次读数三次,读数较差应小于3mm。平面控制点埋石或栓点进行标记。

4.2 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至少1m深土中的混凝土桩。

校对或增设水准基点时,要采用精密水准仪(如DS0.7等级)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观测方法如下:

 往测 奇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开工前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面层施工前,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

施工前,在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反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以了解情况,核对图纸,做到对设计文件和施工现场情况了如指掌,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中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及现况地面高程,填方零断面的复测。

3. 道路主要病害的处理方法:

3.1 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对旧路沥青路面进行现场调查与高程复测,对于对拥包、局部塌陷、下沉和碎裂的地段及裂缝严重的在图纸上或现场予以标注,并统计数量,报监理审核。

3.2裂缝: 本路修建于80年代,其后没有进行过大修,致使沥青砼开始老化。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沥青延性降低,使路面出现多处裂缝。主要集中在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接茬处和雨水口连接管的顶部。对于缝宽小于0.5cm的裂缝采取直接加铺覆盖方法。对于0.5~1cm宽的缝,采用将缝内污物剔出、吹净、缝内灌油方法。对于1~1.5cm宽的缝,采用将缝内污物剔出、吹净、缝内刷胶填充细料方法。

3.3碎裂: 沥青砼路面出现裂缝后,在车辆的反复长期碾压下,裂缝逐渐加大、加密,形成网状碎裂,这主要集中在车辙处,再有就是掘路和检查井周围,主要是基础不实所致。当路面出现网状碎裂,路面未丧失强度时,将碎裂处原层沥青铣刨,底层沥青良好者,可用底层油找平后加铺面层,若原底层沥青层有裂缝,需找平后加铺格栅,然后铺面层。如原路沥青面层已丧失强度,则应挖除碎裂沥青砼,用粗粒式沥青砼找平后加铺面层。

3.6道路积水:本道路没有大面积积水处。现况雨水口压碎、塌陷,需将雨水口翻建。

3.7步道: 自安定路以西路段步道为新建较为完好。安定路以东至樱花园西街路段由于周边开发尚未完成,因此局部道路尚未实施步道。樱花园西街以东路段由于步道年久失修,已破损严重,同时未设置无障碍道口及盲道。路缘石损坏:在车辆的冲撞下,多处路缘石缺棱丢角。翻建现况步道,面层砖采用渗水防滑砖,新建0.6米宽盲道,各道口均做成无障碍型。

4. 混凝土立缘石砌筑

4.1 从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入手,对进场的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且要量准,立缘石、平石有出厂合格证。

4.2 砌筑缘石、平石,放线做到线直、弯顺、缝宽均匀,人手8mm木板进行砌筑,以保证同一缝宽。

4.3 为了立缘石的稳固,杜绝外光中空的不规范做法,对立缘石的后背采用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回填,高度为一半,宽度不小于250mm,认真夯实并及时进行水泥砂浆勾缝。

4.4 砌筑立缘石要做到高程准确,顶面、表面平整,无错口,勾缝密实,相邻块高差小于3mm,直顺度每100m小于10 mm。

5. 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

5.1 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应是业主或四分站认可的有资质的厂家,来料要有合格证,且要送检,不合格的混合料杜绝使用。

5.2 摊铺:摊铺混合料前,路基应经监理验收合格,并在气温允许的情况下保持路基均匀潮湿。

5.3 碾压:摊铺好的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5.4 养生:压实成型并经监理检验合格的混合料基层,应在潮湿状态下养生.

6.1 由于本工程是在原沥青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面层,为保证新加铺沥青混凝土与现况路面结合牢固,设计要求对现况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表面铣刨拉毛,以加强新旧结构结合效果,又可对局部拥包处进行找平,改进现况沥青砼或水泥砼路的平整度。

6.2在铣刨过程中要注意防尘洒水,渣土及时清理运弃,铣刨过后的路面必须用水车冲洗干净,防止日间车辆行驶带起粉尘。

6.3 在铣刨过程中及时检验铣刨效果,达不到要求部分重新进行, 直到合格为止,并报监理审验。

在经过上述处理以及大面积铣刨之后,沥青砼底层摊铺之前,需要对施工范围内所有旧路面进行认真清理,采用人工清扫,结合洒水车冲刷路面,保证路面洁净。

8.1 本标段涉及需要进行加强的检查井110个,确保加铺后的xx井盖与路面一致,并保证在若干年以后也不出现“眼镜”现象,是保证本工程平整度的关键,也是市政工程多年的质量通病。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井盖升降措施:

在铺筑面层的前1~2天升降GB 55005-2021:木结构通用规范(带书签).pdf,剔除铸铁井圈外沿5~10cm范围内沥青砼,取下井圈井盖,涂刷界面剂,浇筑4cm快硬砼,放上井圈,去除固定螺栓上的缠绕胶带,用双十字线法对井圈高程根据纵横坡进行细微调整,旋紧螺母,使井圈与砼成挤压状。施工时间要有提前量,确保C35砼达到预期强度(至少予留4小时),井圈上暂时用普通沥青砼与路面补平,待铺筑沥青砼面层前予以剔除。

8.2 技术措施:

8.2.2为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按部就班,严格执行各个操作步骤和施工顺序。

8.2.3根据设计要求,主路上的检查井必须使用双层防护井盖。

背胶自粘式格栅铺设方法:在铺设前,旧路面应清扫干净,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张拉,张拉伸长率宜为1.0%~1.5%。然后进行格栅碾压。

9.2.7为防止施工车辆的轮胎将玻纤格栅和粘油粘起来,和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机轮打滑的现象,应在粘层油表面撒石屑。 9.2.8大气温度低于10摄氏度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施工。 9.2.9沥青面层施工方法与普通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方法一致,但应注意施工车辆不得在玻纤格栅表面急转弯GB/T 35057-2018标准下载,急刹车。

铺设背胶自粘式玻纤格栅流程图

10. 沥青混凝土底层、面层摊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