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某隧道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89.0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172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隧道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简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针对隧道建设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如温度控制、防裂、保湿等问题而制定的一种施工技术。以下是其基本简介:

1.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地质、气候、施工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总体进度和分段浇筑方案,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

2. 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最关注的问题是温度控制,因为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通常采用预冷骨料、慢速浇筑、覆盖保温等方法,以减小温度升高带来的影响。

3. 水化热管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降低水化热,减小温度应力。

4. 分段浇筑与施工缝处理:将隧道分为多个小段,逐段浇筑,每段之间预留施工缝,待前一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再进行下一段浇筑,以控制温度和应力。

5. 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保湿养护,如覆盖湿麻袋、喷雾养护等,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干燥产生裂缝。

6. 监测与检测:施工过程中,通过温度监测、裂缝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力学状态,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和安全。

7. 后期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裂缝修补,以保证隧道的使用安全和美观。

以上就是大体积混凝土隧道施工的基本方案,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某隧道大体积砼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b、防水效果“顶板无滴露,侧墙仅有湿迹”。

c、结构砼C30S8,增加外加剂。砼抗碳化能力,理论计算大于100年,抗冻融指标DF≥0.6,砼60天收缩率不大于0.015%,不允许出现贯穿裂缝,表面裂缝宽度≤0.2mm。

d、隧道每60m设一道变形缝,变形缝间设3道施工缝.此外,外侧墙设两道纵向水平施工缝。

e、砼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不大于400kg/m3,石子5~31.5mm连续级配,含泥量≤0.5%,中粗沙含泥量≤0.9%。砼总碱量小于3.0Kg/m3。

f、砼入模最大温差≤25℃DB21/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砼入模温度≥5℃.

g、砼搅拌均匀,连续浇注,浇振密实,严禁在砼中现场加水。

h、对于底板和顶板,应在终凝前多次收光抹面,顶板不允许做找平层。多次收光后,用木蟹打成细毛面,并迅速覆盖湿养护,保湿应避免干湿交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对侧墙应在砼终凝前有专人从顶部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

为保证九华山隧道砼防水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应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对砼施工缝、变形缝,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

a、垫层浇筑前首先对基底整平,凿除抗拔桩桩头,对局部超挖处采用砾石、碎石或混凝土填充,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

b、垫层混凝土沿施工流向向前推进浇筑,厚度为20cm,且应浇筑均匀。

c、垫层混凝土一次浇筑一节段(60m左右)或依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d、严格按降水施工单位管井封堵方案进行封堵管井。

3.1、运输车现场卸出的混凝土的拌合料坍落度应为13cm-17cm。

3.2、在冬季为保证混凝土的硬化,入模温度控制在5度以上。

3.3、总的浇筑顺序为:底板→中间隔墙→侧墙、顶板。详见下图所示:

3.4、采用汽车泵输送砼。将泵停靠在浇筑段的中部。在浇筑竖向结构砼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20cm,并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

3.5、砼拌合料下料方式:

绑扎侧墙钢筋时,每隔一定距离留设泵软管下插孔,直径大于汽车泵泵管出料口直径,浇筑混凝土时泵管插入孔内2 m深左右,降低浇筑高度,浇注两层以后,泵管口可从侧墙上表面下料。

本工程砼结构全长360m,为明挖暗埋段,共设6条变形缝,结构的防裂与防水是本工程的重点,因此在施工时必须控制砼的浇筑温度。施工时按变形缝及施工缝的位置小节采取跳仓施工的方法,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产生裂缝。每小节分三步进行施工,第一步底板施工、第二步中隔墙施工,第三步侧墙及顶板施工。

3.6底板施工步骤说明

a、将垫层表面清除干净。

b、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0.5小时,应在垫层上“干撒”水泥基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5kg/m),并控制每平方米的用量。(水泥基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详见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

c、设置底板顶面标高控制桩。在垫层上绑扎底板钢筋,并控制好底板混凝土与抗拔桩桩头之间的连接质量,做好防水处理,由伸入底板的桩周沿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使底板与抗拔桩相连并符合防水要求质量。

d、经监理验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

e、在浇筑底板混凝土的过程中,在施工缝处按设计设置防水材料,并注意稳定可靠,不移位。

f、底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法,浇注至高程后,于初凝前人工压实抹面。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g、注意各种预埋物的埋设。

h、采用双泵对称浇筑,注意中间纵向接缝振捣密实。

3.7 中隔墙施工步骤说明

施工前先将接缝处凿毛,清理干净。绑扎钢筋,立内、外模板,浇灌混凝土至与顶板底下基层15cm处。模板采用木胶板、采用对拉杆施工,中间设横撑。中间的横隔板预留钢筋接头,待结构施工完后再施工。

3.8 侧墙及顶板施工步骤说明:

a、施工前先校正止水带位置,接缝处凿毛并将表面清理干净按要求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止水带损坏处进行修补。

b、根据放线位置分层支立模板,绑扎钢筋。

c、模板支架要有足够的侧向稳定性和刚性,以防止局部发生跑模或变形。

d 、挡头模板根据施工缝变形缝所采用的止水材料,按设计进行设置,预留止水条粘结槽需平顺整齐,预埋止水带要牢固、不变形、不漏浆。

e、浇筑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板杂物,合格后进行浇筑。

f、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连续浇筑,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浇筑顶板混凝土。

g、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壁、中墙壁分别向结构中间方向进行浇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灌至高程初凝前,用磨光机收光一遍后抹面。

混凝土采用泵送法施工,外侧墙与顶板一次浇捣完成。在浇捣外侧墙过程中,除必须采用分层浇捣以防止漏振外,还必须将混凝土浇注速度控制在1.5m/h的范围内,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侧墙及中隔墙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底板及顶板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或辅以平板式振动器。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注意:

a、各插点的间距应均匀,一般不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 R的1.5倍。在最边缘点距模板不应大于有效作用半径的1/2。

b、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要使振动棒自然地垂直沉入混凝土中,特别强调的是,由于侧墙、中隔墙均采用分层浇筑,底板、顶板采用斜面分层浇筑,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振捣时应将棒上下插动,快插慢拔,以保证上下部分混凝土振捣均匀;同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等。

c、振动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s,以见到混凝土表面基本平坦,泛出水泥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排除为止。

如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应使振动器的底部与混凝土面保持充分接触,在一个位置振动捣实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出浆时即可移动下一位置继续进行捣实。每次移动的距离应保证底板能覆盖已被振捣完毕区段边缘5mm左右,以保证衔接处混凝土的密实性。

d、为保证振捣质量,不出现漏振、重振点,应派专门人员负责振点位置记录,监控振捣质量,并定人定岗定责任,奖惩有章可循。

5. 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

b、变形缝应严格按图施工,并按图纸设计要求,现场专门会议讨论,定出标准作业法。(详见防水施工)

6.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时限

6.1 拆模时间:

侧墙、中隔墙模板在参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8.27条,侧墙及中墙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时可拆模。具体情况依测温数据确定,如提前拆除,应有可靠回顶措施。顶板模板及支撑须等到顶板强度达到100% 之后方可拆除。

6.2、混凝土养护:

在节段制作中,必须针对节段不同部位的实际条件,采用适当的养护措施,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底板养护条件相对较好,在底板浇捣完收光后,采用浇水及覆盖土工布养护,当大气温度低于5℃时采用塑料薄膜保湿,根据测温情况,用土工布保温养护21天。

中隔墙的养护方法,在中隔墙浇捣完毕后,其两侧墙面处于带模养护状态,仅墙顶部分须采取浇水养护的方法进行养护。中隔墙在顶板灌注完24小时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护,中隔墙在拆模之后浇水养护。为确保顶板底面、隔墙及内侧墙的养护应将在两端洞口悬挂帆布等封闭起来以防止“穿堂风”。

外侧墙和顶板的养护方法,外侧墙外表面是养护的重点,其表面在模板拆除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失水开裂,在侧墙浇捣完后混凝土达到5.0Mpa时,即可侧墙拆模,拆模后,立即在外侧覆盖土工布或麻袋,进行蓄热养护。并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保持外侧悬挂的土工布呈湿润状态。侧墙外侧拆模完成后进行内侧模板拆除,内侧模板拆除后,喷淋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顶板底由于承重,无法提前拆模养护。为确保顶板底面有良好的养护条件,采用将两端洞口用悬挂帆布封闭的方式,减少节段内空气与外界的交流。

6.3 混凝土养护的其它事项:

a、确保混凝土的充分养护,必须派专门人员负责对其进行浇水、覆盖等工作,保证24小时混凝土表面潮湿。为便于监理检查,浇水养护人员须佩戴明显标志,责任到人。

b、对温度监测人员提供的数据及时送报监理GB∕T 51409-2020 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建议相应的措施应及时响应。根据具体实测温度,适时调整覆盖层厚度混凝土内外控制温差在25℃之内。

玄武湖隧道混凝土施工部分在冬季,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及混凝土受冻注意以下问题:

a、混凝土拌制时要科学地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b、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c、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重新浇筑混凝土时,新老混凝土接触表面温度必须在5℃以上。

d、在浇筑混凝土前确保模板、原浇混凝土表面等没有冰块或其它冻结物。

e、冬季施工应加强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GB/T 20241-2021 单板层积材.pdf,确保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控制在25℃以内。

二、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见下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