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是一部针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标准,旨在提高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既有建筑和工程设施进入使用中后期,其承载力、抗裂性能或抗震能力可能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固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和修复。
规范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它涵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2.加固方法:规范详细介绍了多种加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粘贴钢板、碳纤维布(CFRP)、外包钢、增大截面法、植筋锚固、裂缝修补、增设支撑等。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损伤情况灵活选用,以达到最佳加固效果。
3.设计原则:在加固设计方面,规范强调必须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的原则。同时,要求对原结构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明确加固目标,并结合荷载条件、环境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5.施工与验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程操作,确保各工序符合质量标准。此外,规范还规定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包括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长期监测等内容。
意义与价值《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合理应用加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拆除重建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该规范也将持续更新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feo 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构件加固用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mo 原柱的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fyo 原构件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y 构件加固用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ah 缀板或螺杆抗拉强度设计值; fpy 预应力拉杆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py 预应力撑杆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Op 拉杆的预加应力值; 0p 撑杆的预加压应力值; 预应力撑杆的压应力; Oso 原柱受拉纵筋的应力。 S C 几何参数 0 O Aa 加固的外包钢截面面积 Aco 原有混凝土构件截面面积; Ac 构件加固的混凝生截面面积; Aso、A' so 原构件受拉、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A' 构件加固受压区的钢筋截面面积; Ap 预应力拉秆总截面面积; A'p 预应方撑杆总截面面积: A'p1 加固柱一侧预应力撑杆肢截面面积; Aah 嵩度为柱宽的柱顶范围内计算方向的缀 螺杆截面面积总和; 受拉与受压外包钢截面形心间的距离; 量; b 截面短边边长; b。 原构件截面宽度; 原构件截面高度;
第1.0.1条为使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 理、施工简便和确保质量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当、材料质量不 符要求、使用功能改变、遭受灾害以及耐久性等原因而需对钢筋混 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素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的设计、施工及验 收。对于混凝土基础、地下结构及特种结构的加固,因化学腐蚀引 起的结构损坏的加固,以及地震区结构的抗震加固,尚应符合相应 的加固技术规范的规定。 V 第1.0.3条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按照《工业厂房可靠性鉴 定标准》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进行可靠性鉴定。 第1.0.4条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本规范 有规定者外,尚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C 一、《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三、《钢结构设计规范》 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五、《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六、《钢结构工程施江及验收规范》。
第2.1.1条混凝土结构加固所用的钢筋宜选用1级、Ⅱ级 钢筋,必要时可选用Ⅲ级、ⅣV级或其他高强度钢材。 第2.1.2条混凝土结构加固所用的型钢、钢板、扁钢和钢管 宜选用3号钢或16锰钢。 第2.1.3条钢筋、碳素钢丝、钢铰线、型钢和钢板等的材料 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和《低 O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1.4条、钢筋、碳素钢丝、钢铰线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取用。 第2.1.5条型钢、钢板、扁钢积钢管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取用。
第二节《水泥、混凝土 S KN水 泥
第2.2.1条混凝土结构加固所用的水泥宜优先选用硅酸盐 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 泥,必要时可选用快硬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标号不应低于325号。 第2.2.2条水泥的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 《快硬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第223务、加固工程中亚梦使田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第2.2.4条混凝土结构加固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 时宜比原结构、构件的设计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 C20。 第2.2.5条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取用。 当原结构、构件系采用混凝土标号设计时,验算中,混凝土的 强度设计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附录一的 规定取用。 当采用现场实测方法评定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 验算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CS 规范》的规定取用。 CS 第2.2.6条、当加固选用树脂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喷射混 凝土时或加固的混凝土须采用早强、防冻或其他掺合剂时,宜在施 工前进行试配并检验其强度,必要时尚应检验其干缩、腐蚀等性 S 能。 上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 2 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2.2.7条加固用混凝中不应掺入粉煤灰等混合材料。 第2.2.8条混凝土用砂应符合建设部颁标准《普通混凝土 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第2.2.9条混凝土用石应符合建设部颁标准《普通混凝土 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第2.3.1案?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中,当采用化学浆液灌浆连 接时,其浆液组成在工程应用前应进行试配,选择可灌性好、收缩 性小、粘结强度高、固化时间可调整、耐久性较好,且材料是无毒或 低毒的浆液。
浆液固化后,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应高于被粘结构的混凝 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第2.3.2条环氧树脂浆液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技 术标准的规定。 第2.3.3条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当采用钢制胀锚螺栓连接 新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或外包角钢与原混凝土,以保证两者协同工 作时,钢制胀锚螺栓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锚栓的强 度设计值可根据钢种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取用。 第2.3.4条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当采用焊缝连接时,焊接采 用的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 C 的规定。 CS 焊条的型号应与被焊钢材的强度相适应。 焊缝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的规定取用。 第2.3.5条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当菜用螺栓连接时,螺栓可 采用3号钢制作,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 C 术条件》的规定。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T 的规定取用
第3.1.1条混凝土结构经可靠性鉴定需要加固时,则必须 进行加固。加固设计的内容及范围,应根据可靠性鉴定结论和委托 方提出的要求确定,可以包括整体房屋,亦可以是指定的区段或特 定的构件。 第3.1.2条加固后的房屋建筑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 果的严重程度及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由设计者按实际情况确定。 第3.1.3条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紧密结合, 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原结构连接可靠、协同工作。 第3.1.4条对加固混凝土结构上的作用应进行实地调查,其 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K2 一、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规定取值; 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未作规定的永久荷载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实测确定,抽样数不得少于5个,以其平 均值的1.1倍作为该荷载的荷载标准值; 三、对工艺荷载吊车荷载等应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数据取 值。 0 第3.1.5条加固结构可按下列原则进行承载力验算: 一、结构的计算简图应根据结构上的作用或实际受力状况确 定; 二、结构的计算截面积,应采用实际有效截面积,并考虑结构 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程度及加固部分的应变滞后特点,以及加固
部分与原结构协同工作的程度; 三、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时,应考虑实际荷载偏心、结构变形、 温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内力; 四、加固后使结构重量增大时,尚应对被加固的相关结构及建 筑物基础进行验算。 第3.1.6条对于高温、腐蚀、冻融、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应在加固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 进行加固。 第3.1.7条结构的加固应综合考虑其经济效果。尽量不损 伤原结构,并保留具有利用价值的结构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 更换。 第3.1.8条在加固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 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施正会同加固设计者 O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后万能继续施工。 第3.1.9条对于可能出现倾斜、开裂或倒塌等不安全因素 的房屋建筑,在加固施工前,应采取临时措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 故。 7
第3.2.1条加固工作程序应按图3.2.1所示进行,
图3.2.1加固工作程序
第3.2.2条针对结构可靠性鉴定等级dell厦门工业厂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出最佳的加固方
第3.2.3条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应考虑适当的施 工方法及合理的构造措施;按照结构上的实际作用,进行承载力、 正常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验算。 第3.2.4条按照加固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应采 取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并应遵照本规范及有关现行规范 进行施工和验收。
第3.2.4条按照加固设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应采 取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并应遵照本规范及有关现行规范 进行施工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