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简介: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根据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设备配置、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方案制定:明确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包括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吊装、安装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
2. 工艺流程设计:详细描述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构件制作、质量检查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预定标准进行。
3. 施工组织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明确施工队伍的组织与调度,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4. 设备配置与使用:明确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设备的型号、数量、进场时间等,确保设备能满足施工需求。
5. 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方案。
7.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手段。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docx部分内容预览:
工具材料准备:手持式搅拌器一台,小型水泥灌浆机一台,量程为100 kg的地秤一台,用于称料;量程为10 kg电子称一台,用于量水;或能精确控制用水量、带刻度且容量合适的量筒(量杯);温度计三支(测量现场气温、水温、料温);30L灌浆料搅拌桶一只(严禁用铝质桶)小水桶若干,盛水及运送灌浆料;竹劈子若干,供疏导灌浆料用。橡胶塞若干,用于堵塞灌浆孔、溢浆孔;瓦刀等工具若干;准备检验强度用试模,可选用4cm×4cm×16cm试模。上述施工准备的材料和机械为1栋号房的施工材料和机械,根据调查和PC设计等需求,再结合本项目施工特点,我司计划配置4台灌浆机进行施工本工程的灌浆施工,能满足最高峰灌浆施工期。
连接要求: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清除套筒内及预留钢筋上灰尘、泥浆及铁锈等,保持清洁干净。吊装前应将钢筋矫正就位,确保构件顺利拼装,钢筋在套筒内应居中布置,尽量避免钢筋碰触、紧靠套筒内壁。
高强灌浆料称量 水量称量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拌和采用手持式搅拌机搅拌DB37/T 2043-2012标准下载,搅拌时间3~5分钟。 搅拌完的拌合物,随停放时间增长,其流动性降低。自加水算起应在40分钟内用完。灌浆料未用完应丢弃,不得二次搅拌使用,灌浆料中严禁加入任何外加剂或外掺剂。
从灌浆开始,可用竹劈子疏导拌合物。这样,可以加快灌浆进度,促使拌合物流进模板内各个角落,灌浆过程中,不准许使用振动器振捣,确保灌浆层匀质性。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在灌浆过程中发现已灌入的拌合物有浮水时,应当马上灌入较稠一些的拌合物,使其吃掉浮水。当有灌浆料从钢套管溢浆孔溢出时,用橡皮塞堵住溢浆孔,直至所有钢套管中灌满灌浆料,停止灌浆。
拆卸后的压浆阀等配件应及时清洗,其上不应留有灌浆料,灌浆工作不得污染构件,如已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作业过程中对余浆及落地浆液及时进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灌浆结束后,应及时清洗灌浆机、各种管道以及粘有灰浆的工具。
(1)每栋号房PC结构金属加工件种类、数量统计
根据PC结构施工图纸的内容,我PC结构管理小组在PC结构施工前2个月PC结构金属加工件按照图纸的要求按照种类、数量统计完毕,同时在PC结构正式施工提前将PC结构金属加工件加工完成。本项目PC外墙,采用内墙加固连接方式,五金损耗较大。
PC结构与无外架方案节点技术施工与预留位置修补
本工程三层以上使用PC预制构件,并使用无外架防护结构。PC工业化项目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施工时在方便构件吊装的前提下,防护结构既要组装简便,又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本项目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组合防护结构。
(3)外墙围护脚手架为传统悬挑脚手架。
上午结构弹线、砼养护、吊钢筋 下午吊外墙板、内墙钢筋绑扎
外墙板继续吊装施工、内墙钢筋绑扎、墙柱模板、钢管排架搭设
墙柱模板安装、排架搭设
楼面、梁模板安装施工 阳台板安装
顶模支设,梁板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完成,楼板钢筋绑扎、 水电管线预埋
第四部分、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1)建筑物在施工期间或使用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
(2)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测点平面位置布置图等)
(3)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应把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查作为质量监督重要内容。重点检查基准点埋设、观测点设置、测量仪器设备及计量检定证书,测量人员上岗证、测量原始数据记录等;并将单位工程竣工沉降观测成果表归入监督档案资料中。
(4)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5)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6)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mm。层高垂直偏差在±2mm。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在3个月内,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层高和轴线以及净空平面尺寸的测量复核工作。
(1)PC结构成品生产、构件制作、现场装配各流程和环节,施工管理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2)PC结构施工前,应加强设计图、施工图和PC加工图的结合,掌握有关技术要求及细部构造,编制PC结构专项施工方案,构件生产、现场吊装、成品验收等应制订专项技术措施。在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每块出厂的预制构件都应有产品合格证明,在构件厂、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共同认可的情况下方可出厂。
(4)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选择和培训熟练的技术工人,按照各工种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与落实。
(5)施工前,按照技术交底内容和程序,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达到施工操作要求。
(6)装配过程中,必须确保各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各工序控制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7)每一道步骤完成后都应按照检验表格进行抽查,在每一层结构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需用经纬仪对外墙板进行检验,以免垂直度误差累积。
(8)PC结构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及观感质量验收,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构件制作进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
(9)PC结构工程的产品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破损的外墙面砖应用专用的粘结剂进行修补。
(1)模板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本工程模板均采用九夹板、顶板采用七夹板,从而保证结构垂直度控制及几何尺寸。制作安装偏差控制参照标准执行。
(2)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砼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一度无色的薄膜剂或清机油。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拼缝要紧密。当拼缝≥1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1~3‰。
(4)模板支承系统必须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模板严格按排列图安装。浇捣砼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柱箍、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孔洞、埋件等应正确留置,建议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错放漏放。安装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6)平台模板支撑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到上下、进出一致,木工施工员必须做到层层复核。
(7)模板拆除应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现场增加砼拆模试块,必要时进行试块试压,以保证质量和安全。
(8)模板周转使用应经常整修、刷脱模剂,并保持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1)钢筋按图翻样,要求准确。
(2)进场的钢筋必须持有成品质保书及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批进入现场的钢筋,由材料员和钢筋翻样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认真做好清点、复核(即核定钢筋标牌、外型尺寸、规格、数量)工作,确保每次进入到现场的钢筋到位准确,避免现场钢筋堆放混乱现象,保证现场文明标准化施工。
(3)对进场的各主要规格的受力钢筋,由取样员会同监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抽取钢筋碰焊接头、原材料试件等,及时送试验室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钢筋搭接、锚固要求按照结构设计说明及相关设计图纸要求,并符合规范施工质量要求。
(5)本工程钢筋要合理布置,用铁丝绑扎牢,相邻梁的钢筋尽量拉通,以减少钢筋的绑扎接头,必要时翻样会同技术员先根据图纸绘出大样,然后再加工绑扎,梁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板、次梁、主梁上下钢筋排列要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布置。
(6)每层结构柱头、墙板竖向钢筋,在板面上要确保位置准确无偏差,该工作需钢筋翻样、关砌协同复核;如个别确有少量偏位或弯曲时,应及时在本层楼顶板面上校正偏差位,确保钢筋垂直度。确保竖向钢筋不偏位的方法为:柱在每层板面上的竖向筋应扎不少于3只柱箍,最下一只柱箍必须与板面梁筋点焊固定,对于墙板插筋,应在板面上500mm高范围内,扎好不少于三道水平筋,并扎好“S”钩撑铁。
(7)主次梁钢筋交错施工时,一般情况下次梁钢筋均搁置于主梁钢筋上,为避免主次梁相互交接时,交接部位节点偏高,造成楼板偏厚,中间梁部分部位采取次梁主筋穿于主梁内筋内侧;上述钢筋施工时,总体确保钢筋相叠处不得超过设计高度。遇到复杂情况时候DB13∕T 1790-2013 公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需会请甲方、设计、监理到场处理解决。
(8)梁主筋与箍筋的接触点全部用铁丝扎牢,墙板、楼板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互交点必须全部扎牢;上述非双向配置的钢筋相交点,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可按梅花形交错绑扎牢固。
(9)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梁箍弯钩设置在上铁位置左右交错,柱箍转圈设置),箍筋弯钩必须为135度,且弯钩长度必须满足10d。
(10)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钢筋绑扎网必须顺直,严禁扭曲。
(1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加工完成后的钢筋应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并填写“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3)钢筋施工前必须准确放轴线和控制边线,柱、暗柱、墙板、梁弹线后方可进行钢筋施工广州市某河段清淤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钢筋保护层不足之处,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预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