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堤施工技术指南.pdf

填石路堤施工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512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填石路堤施工技术指南.pdf简介:

填石路堤施工技术指南,主要是指在道路建设中,对使用石块作为主要填充材料的路堤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操作和管理规范的详细指导。这种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原地准备: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去除杂草、树根等杂物,确保基础的稳固。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路堤的底部,通常采用砾石或混凝土作为垫层。

2. 填料选择:填石应选用质地坚硬、无裂纹、无风化、无杂质的石料,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筛选,以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和强度。

3. 填筑方法:石块应逐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50厘米,并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夯实,保证石块间的紧密度。填筑过程中,应保持路堤的平整度和坡度。

4.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现场质量检查,包括石料的质量、填筑的密实度、路堤的稳定性等,以确保路堤的工程质量。

5. 界面处理:路堤与路面、路肩等交接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设置过渡层,以减少应力集中和防止裂缝。

6. 完成后的维护: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避免水分流失和风化,确保路堤的长期稳定。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述,具体的施工技术指南会根据项目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操作。

填石路堤施工技术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图12压实沉降差观测示意图

8.1.1应根据设计的填石路堤沉降、位移监测要求,结合填石路堤的现场情况,分析高填 方变形的特点,掌握路堤填石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受诸如降雨,开挖等的影响程度,编制监测 方案,监测方案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8.1.2常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水平位移量、填石路堤边坡位移、填石路堤自然密实引 起的沉降量。 8.1.3地表水平位移量和填石路堤边坡位移监测应从填筑开始进行监测,到沉降稳定后方 可结束,加强坡脚的位移监测,防止路堤出现滑移失稳。 8.1.4填石路堤自然密实引起的沉降量从顶层填筑完成开始监测,到填筑体自然沉降稳定 后可结束。 8.1.5施工过程中,每填高3m宜检测路堤中线和宽度。

8.2.1沉降位移边桩一般设置在填石路堤左右两侧的地面、坡脚、以及强(重)夯补强层 边坡处以及填石路堤顶进行埋设T/CECS 719-2020标准下载,路堤沉降位移中边桩的布置见图13。

图13路堤沉降位移中边桩的布置示意图

8.2.2沉降位移边桩根据设计图纸中对应的监测桩号,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 标号不小于C20,钢筋直径不低于Φ10mm,打入岩土体内部的长度宜不小于0.5m;断面可以 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在10cm~20c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以20cm~30cm为宜, 并且在桩顶预埋棱镜专用测杆,测杆高出10cm~15cm,以方便混凝土强度达到龄期后安装 测量棱镜

8.2.3全站仪观测基墩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基墩平面与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8.2.4施工过程中应对埋设的监测设施点加以保护,确保施工过程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8.2.3全站仪观测基墩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基墩平面与剖面应符合设计

8.3.1对沉降位移监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配合棱镜通过极坐标法对设置的沉降位移桩进行 监测,沉降通过水准仪对高程进行检测

8.3.2位移监测数据计算分析按照以下要求进

a 在填石路堤的填筑过程中做好变形的观测记录,施工期间每天应不少于1次,施工 间歇期每7~15天观测一次。定期进行人工巡视,每周不应少于2次; D 填石路堤施工完成后,每周应有1次以上的监测记录; C 若遇到持续暴雨天气,则需加强监测,在雨季和雨后的一周内,应作好每天一次的 监测记录并存档,监测成果资料应定期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路堤施工完成后,每月应有1次以上的监测记录; e 路堤变形稳定后,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但每季度应不少于1次,直至通过交工验 收; f 实际监测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如施工、天气以及监测数据变化等)进行调整, 当监测位移数据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密监测频率,确保及时掌握填石路堤稳 定情况并制定相应应急处置方案。

8.3.3沉降数据分析计算分析按照以下要求进

在施工期间,每填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如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每3天需观 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进入沉降预压期后,每隔14关观测一次,发现有沉降应及时 进行补填,保持填筑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b 沉降测量观测除满足上表8、表9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外,还应满足下列观测作业的 要求: 1)采用同一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减小系统误差,特别注意每次设站位置相同; 2)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测站数、固定观测人员: 3 不应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 以及因瓦水准尺由于天气能见度原因而难以读数时进行观测,阴天可全天观测; 4 观测前半小时,应将数字水准仪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观测前,应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的预热。晴天观测时,应使用测伞遮蔽阳 光; 5 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并应避免观测视线被遮挡。仪器应在其生产厂家 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遇临时振动影响时,应暂停作业。当长时间受振动 影响时,应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6)原始记录观测时的气象条件、施工进度和荷载变化,以供分析观测数据时参考

8.4.1依托施工控制网建立沿路线分布的监测基准点控制网,并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在不 受垂直向和水平向变形影响的坚固地基上或永久建筑物上设置方便现场使用的工作基点,其 位置应尽量满足观测时不转点的要求。 8.4.2每半年沿路线,利用基准点对设置的工作基点校核一次,当对变形监测结果发生怀 疑时,应随时校核监测基准网。 8.4.3沉降监测工作基点基准网的测量等级满足表8《沉降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中》 二等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沉降测量的变形观测点监测等级满足表9《水准观测的主要 技术要求》

表8沉降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

表9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填石路堤填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 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不应有碾压轮迹 不应亏坡; b 填料应满足本指南第5章要求; 路堤边坡码砌平顺、稳定,平台宽度符合本指南第7.9.5节规定; 修筑填石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填筑层厚度应符合本指南第7.3节的规定,填石空 隙用石渣、石屑嵌压稳定,无肉眼明显可见的空隙; 边坡码砌无松动石块,无明显空隙; f 沉降差满足控制标准

填石路堤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的填石路堤实测项目规定:

表10填石路堤实测项目

填石路堤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路堤边线与边坡不应出现单向累计长度超过50m的弯折; b)边坡码砌不应出现体积超10cm的空隙。

附录A (资料性) 填石路堤施工层厚预划分表

JZ/ZN 202106B.2表B.2给出了填石路堤强(重)夯补强施工记录表表B.2填石路堤强(重)夯补强施工记录表XXXXXXXXXXXXX(工程名称)填石路堤强(重)夯补强施工记录表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合同号:XXXXXXXXXXXXXXX监理单位:)XXXXXXXXXXXXX编号:Xxxxxxxxxxxxxxx单位工程XXX分部分项工程XXX桩号或部位XXX施工日期XXX夯锤重量(t)锤底直径(m)夯锤落距XXXXXX(m)XXX夯机名称XXXXXXX 年夯点初测每击夯后水平仪观测读数(m)最后两击平读数均夯沉值总夯沉值X月X日编号(cm)夯点布置示意图(m)2346(cm)1234567检测技术主管监理意见签名:年23

C.1.1案例依托工程简介

C.1.1.1依托景文高速的实体工程情况如下:

C.1.1.2本项目地质概况如下!

C.1.1.2本项目地质概况如下!

C. 1. 2 施工平面布置

于丘陵区缓坡,地形起伏,为高填方路堤接隧道结构,周边环境良好,施工无干扰。平面布置 示意图见图C.2,纵断面示意图见图C.3,横断面示意图见图C.4。

图C.3纵断面示意图

图C.4横断面示意图

C. 2. 1主要设备准备

组织设备进场,进场后进行检修机械设备,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主要设备配置见表C.1

表C.1 主要设备配置表

C. 2. 2 填料检测

C. 2. 2. 1料源及试验

使用三插溪隧道与叶麻尖1号隧道的开挖料进行填石路堤的填筑。 取隧道渣样进行填料试验,试验项目为:最大粒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单轴饱和抗压强 度、耐崩解指标等基础参数,试验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予以批准

表C.2填料试验检测数据统计表

表C.2石料耐崩解指数试验检测数据(续上表

C. 2. 2. 2过程检测

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填方填料每5000m²及岩质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对填料进行试验, 确保填料的满足技术要求。

C.2.2.3现场、人员及其他准备

现场调查分析,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周边环节、地形地貌及规范标准、设计图纸编制专项 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修改报批。 组织路基施工人员,组织施工技术、安全、环保交底,并组织进行场地建设、临电及临水 系统建立,修通施工便道,积极协调隧道渣弃运与路基填筑之间的关系,明确路基填筑范围, 既保证了隧道渣的利用价值,又减少了路基填筑的二次翻运。 场地清理施工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 故好施工测量工作,对一级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对红线范围重新进行施工放样,同 时全面复测纵横断面高程,为铺设便道提供参考依据。 砍伐路基用地界内的树木,挖除树根,清除表层种植土30cm,并碾压密实,压实度≥95% 打好坡脚线边桩,并用石灰撒好边线。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表C.4主要劳动力投入情况

试验路段在底层填筑完成后,第一次第2层填筑作为1米填筑层厚填石路堤试验,第二次第 层的填石路堤填筑强(重)夯层试验,第三次第21层作为0.8米填筑层厚填石路堤加强(重) 夺的试验,第四次0.6米填筑层厚填石路堤试验,通过上述试验取得的工艺控制指标来控制本 段落的填石路堤的施工。

DBJ51/T 033-2020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C. 4. 2 土质地基处理

C.4.2.1土质地基处理

本段路基均为覆盖层厚超过1米,为使用性材料,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基地处理

a) 根据设计图纸,由测量队准确测量线路中桩及路基坡脚线位置、标高,并用白灰线标 记清楚; b 进行清表工作清表工作主要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联合作业并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施 工的施工方法,清表厚度从原地面之下30cm计: 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表层后,直接填筑路堤;当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向内倾斜2~4%;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 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 清表后基底强度基本均匀,局部采用岩石和细粒土混合基底,提高细粒土部位基底强 度,降低承载力的差异,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C.4.2.2地基坡面处理

清表后,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表土后直接填筑;当地形陡于1:2.5的陡坡路基,路 基基底开挖宽3m,内倾坡度为4%的搭接台阶(内倾);当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路基基地 开挖宽2m,内倾坡度为4%的台阶,当基岩斜坡上的覆盖较薄时,将其清除后挖(凿)台阶后整 平压实,使基底强度和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C.4.2.3地基排水

清表前LY/T 3039-2018标准下载,首先修筑临时排水、挡水工程。有水路段段先疏通排干地表积水及做好雨季 防排水工作:在多水地段修筑挡水土围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