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735-2021 煤矿特殊钻井规程.pdf简介:
NB/T 10735-2021《煤矿特殊钻井规程》是一部针对煤矿特殊钻井作业的技术标准。该规程主要规范了煤矿在进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钻探作业,如深部开采、复杂地层、大直径钻孔、高压和高温环境下的钻探工作。它涵盖了钻孔设计、设备选择、操作程序、安全防护、质量控制、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保证煤矿钻探作业的安全、高效和经济性。
煤矿特殊钻井可能面临的风险较高,如地压控制、岩爆、水质控制等,因此规程对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包括钻孔前的地质勘查、钻孔过程中的监控、钻孔后的封孔处理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该规程也强调了环保要求,如防止水源污染、减少粉尘排放等。
总的来说,NB/T 10735-2021《煤矿特殊钻井规程》是煤矿钻探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钻探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735-2021 煤矿特殊钻井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4.1依据煤炭设计单位对大口径井设计的目的、用途和技术指标,进行大口径并钻并工作的设 和管理。 4.2大口径井钻井应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 4.3大口径井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实施中应严格过程控制。
和管理。 4.2大口径井钻井应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 4.3大口径井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实施中应严格过程控制。
测放误差应小于5cm,钻机安装与并眼误表
井底靶点除设计进入井巷、碉室外,应依据并底靶点上部及周边围岩的性质和深度等因素进行计 算,使井底靶点与井巷、确室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取10m以上。
宜采用垂直并并型。但因条件限制,并眼需绕开并巷、确室时JC∕T 441-2009 膨胀蛭石,也可采用定向并并型。
应根据井深、套管直径和地层岩性确定井径。 在井深500m、地层为完整稳定岩层条件下,若套管直径<500mm,井径应比套管直径
NB/T 10735202
00mm~150mm;若套管直径 500 3.3并深>500m或地层为强塑性、破碎不稳定岩层时,并径应比上述取值增大30%~50%
若巷道已开挖,并眼应距巷道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若巷道未开挖,井眼可视情况留有5m~10m 的沉沙段。下人套管的成井深度按设计使用要求确定,钻井深度宜比成井深度大3m~10m,以保证套 管下到规定位置。井深误差应小于1%
5.1.1技术套管宜选用无缝钢管、螺旋钢管或石油钢管。套管内径应满足施工井径的需要,套管 人能保证安全下入井内和钻井施工中不发生套管破损、挤毁变形的需要为要求。
5.5.1.2技术套管材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5.5.2.1成井套管直径<530mm时,宜首选API标准的石油钢管,其次选用无缝钢管、螺放 直径>530mm时,一般采用螺旋钢管、无缝钢管,电焊连接。 5.5.2.2成井套管材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套管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套管连接方式为丝扣连接、电焊焊接连接; b) 石油钢管,应采用丝扣连接,且符合API5A规范;无缝钢管,采用丝扣连接或电焊焊接连接, 螺旋钢管宜采用电焊焊接连接; 采用电焊焊接,宜采用埋弧焊或手工电弧焊,条件具备时,宜配合使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 弧焊,套管壁厚大于6mm时,需在套管端面打设坡口,坡口角度40°左右、深度为3/5壁厚,焊 接材料材质应尽可能与套管材质相一致; d) 成井套管连接部位应牢固、同心、密封良好
NB/T 107352021
5.5.4套管密封性能
5.6.1并底靶点设计进入并巷、确室的,应采用并眼轨迹监测、控制等方法,使之进人并巷、确室的限定 区域内。 5.6.2井底靶点设计不进人井巷、确室的,井底靶点应与井巷、确室保持安全距离,其偏移应根据井眼 用途、并眼深度、地层造斜能力等综合确定。 5.6.3井深500m以内,井底靶点偏移设计宜≤3m,井深超过500m,靶点偏移增量不能超过 1m/100m
5.6.1并底靶点设计进入并巷、确室的,应采用并眼轨迹监测、控制等方法,使之进入并巷、确 区域内。 5.6.2井底靶点设计不进人井巷、确室的,井底靶点应与井巷、确室保持安全距离,其偏移应 用途、井眼深度、地层造斜能力等综合确定。 5.6.3井深500m以内,井底靶点偏移设计宜≤3m,井深超过500m,靶点偏移增量不 1m/100m。
并身结构应尽可能简化,宜采用二级结构,其中松散层下入表层护壁套管,全并段下入成 在地层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时,也可设计采用多级结构,目全井段下入成井套管,
5.7.1并身结构应尽可能简化,宜采 表层护壁套管,全 套管。
5.8.1垂直井型并眼全角变化率宜控制在<2/30m。 5.8.2定向井型井眼全角变化率宜控制在≤8/30m,并满足钻井和下管要求。 5.8.3宜采用测斜仪对并眼轨迹进行检测,提供井眼轨迹连续数据,并结合井口并位坐标计算,提供井 眼任一深度的空间位置。
5.9.1应对下入并内的永久性套管与并壁的环状空间进行全并段封固,以达到永久性封闭正水、固定 套管和增加套管密封性的目的。 5.9.2封固材料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油井水泥,添加外掺剂。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为42.5#以上或G级 油井水泥,当有抗侵蚀或其他特殊要求时,应使用特种水泥。 5.9.3水泥封固宜采用内压式注人水泥浆液的方式,水泥浆液密度宜在1.75g/cm1.90g/cm,水泥 浆液返至地面。对于穿越井巷、碉室、采空区的井眼,也可采用套管外灌注法注入水泥浆液。 5.9.4水泥粉数量超过20t或注浆压力大于泥浆泵额定工作压力80%时,应采用水泥固井车进行固井 作业,水泥数量、注浆压力较大时,应有备用的水泥固井车。 5.9.5在钻进/扩眼中出现钻井液大量消耗、漏失时,应在封固前对消耗、漏失井段进行处理,以保证封 固质量。
5.10.1套管内残留物
下入成井套管且井眼封固材料凝固后,应对套管内的浆液和其他沉落物进行清除,一般要求沉落物 不大于1m,残存浆液液柱不大于10m
并套管且井眼封固材料凝固后,应对套管内的浆液和其他沉落物进行清除,一般要求沉落物 残存浆液液柱不大于10m
5.10.2 并口装置
并口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NB/T107352021
a)套管顶端高出地面长度,依据设计要求而定; b)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厚度为20mm的圆形钢板对套管口进行封固,且应便于开启; 套管口地面以下一般宜采用混凝土浇筑基座,尺寸依据需要而定,混凝土基座深度 1.2m~1.5m、边缘大于套管外径1.5m~2.0m。
正开销开方法适合的港道未开挖或已开挖情况,可米用回转钻进或神击回转钻进艺,应来 工先导孔而后逐级导向钻头扩孔的施工顺序成井。钻进过程中宜采用以维护井壁稳定且适宜性 古井液。在地层稳定及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钻井循环介质可采用空气、空气泡沫等介质。
6.1.2设备、仪器要求
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设备的能力应满足钻井钻进中所需的扭矩及提升能力要求,设备的额定提升能力应大于等于 施工钻井所下套管最大回次重量的1.3倍; b) 井架的额定载荷应施工钻井所下套大于等于管最大回次重量的1.5倍,井架底座空间宜大于 等于1.5m; C) 泥浆泵或空压机的能力应满足钻进过程中不同类型下的孔内循环介质上返速度要求(泥浆 0.3m/s~0.5m/s,空气泡沫1m/s,空气15m/s); d)其他设备选择应满足安全施工需要。
仪器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选择便于操作、性能稳定、反映灵敏的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校验合格; b)测斜仪应满足并斜角≤士0.1°和方位角≤土1°的精度要求。
6.1.2.3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时应做到以下要求: a)井架底座部分的地面应密实且软硬均匀,否则应进行密实处理; b)井架安装前针对回填土等软地面应筑混凝土底座或铺设管排,混凝土底座厚度宜在 0.3m~1m之间; c)井架底座应保持水平,安装后应对井架进行校正,天轮中心与转盘中心偏移应<10mm; d 其他设备安装应遵循先下后上、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 e) 设备安装后应对各部位进行调试、调整及试运转,试运转过程中,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运转应均 匀、平稳,无异常震动和跳动,操作及自动控制系统应反映灵敏、灵活且制动性好
6.1.3.1先导孔钻进
先导孔的钻进应做到以下要求:
a)采用回转钻进钻并时,先导孔直径宜为216mm或311mm;
6.1.3.2扩孔钻进
扩孔钻进应做到以下要求: a)扩孔钻进应逐级进行,每级半径差视情况宜在100mm~150mm。 b)扩孔钻进应采用导向钻头钻进,扩孔钻头上的导向钻头直径应与上回次钻进(扩孔)钻头直径 一致。
[6.1.5并眼劲迹控制
井眼轨迹控制应做到以下要求: a)井眼轨迹控制主要是对先导孔施工时进行轨迹控制; b) 先导孔施工中,应每钻进30m测量孔斜及方位角,易造斜地层及其他原因应加密测量 c 孔斜及方位角超出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螺杆定向纠斜措施,纠斜后应反复修井,确保满足 井身轨迹全角变化率要求; d)扩孔钻进中遇开孔、变径均应使用导向钻头及导向钻具组合。
T/CAGHP 022-2018标准下载6.2.1反并钻井施工方法只适合已开挖的目的巷道。反并钻井可采用回转钻进或冲击回转钻进工艺 方法。应采用先施工先导孔而后一级或逐级反向扩井的施工顺序成井。先导孔钻进过程中宜采用以维 护井壁稳定的适宜性能的钻井液。在地层稳定及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钻井类型可采用空气、空气泡 沫等个质
方法。应采用先施工先导孔而后一级或逐级反向扩并的施工顺序成并。先导孔钻进过程中宜采用以维 护井壁稳定的适宜性能的钻井液。在地层稳定及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钻井类型可采用空气、空气泡 沫等介质。 6.2.2反向扩井宜采用一级扩井,设备能力不足时可采用逐级扩井。 6.2.3井上与井下应建立通讯机制,随时沟通。正常扩井时,应及时清理扩井产生的渣液。 6.2.4其他参照正井钻井。
6.2.2反向扩并宜采用一级扩井,设备能力不足时可采用逐级扩井。 6.2.3井上与井下应建立通讯机制,随时沟通。正常扩并时,应及时清理扩井产生的渣液。 6.2.4其他参照正井钻井。
6.2.2反向扩并宜采用一级扩井,设备能力不足时可采用逐级扩井。
测并项目应包含顶角和方位角。 阶段性测量及终孔测量,取得并身及孔底位移数据。测量数据 仪器及定向测斜仪器数据相互印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2.1套管下降方法
下套管时,上部固定宜采用提吊法,下套管可采用浮力或其他下管方法。采用浮力下管法应根据套 管材质壁厚度等进行套管抗外挤校验,下套管过程中管内液面应不大于计算得出的最大掏空深度,及时 补浆。
SY/T 6548-2018标准下载套管连接应做到以下要求!
NB/T1073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