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2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7283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DB11/T 2005-202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中国北京市地方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规程主要针对北京市范围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它是根据国家现行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结合北京市的地理、气候等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北京市的行业技术规范。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包括结构形式、应力状态、预应力筋的布置和张拉等; 2.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 3. 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如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等;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包括尺寸、强度、裂缝控制等; 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评估和维护。

自2005年发布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该规程在2022年进行了修订,以适应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更好地指导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施。

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一 混凝土压应变为。时的混凝土压应力(MPa); 0.002; 如计算值大于0.0033,取为0.0033;当处于轴心受压时取为8。; 系数,当计算的n值大于2.0时,取为2.0。 4纵向钢筋的应力应取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绝对值不应大于其相应的强度设 十值。 5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 5.1.3在确定中和轴位置时,对双向受弯构件,其内、外弯矩作用平面应相互重合;对双向偏心受 力构件,其轴向力作用点、混凝土和受压钢筋的合力点以及受拉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合力点应在同 一条直线上。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考虑扭转的影响。 5.1.4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比M,/M,不大于0.9 且轴压比不大于0.9时,若构件的长细比满足公式(5.1.4)的要求,可不考虑该方向构件自身挠 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否则应根据本规程第5.1.5条的规定,按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 构件自身挠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

:M,,M一一分别为已经考虑侧移影响的偏心受压构件两端截面弹性分析确定的,对同 一主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绝对值较大端为M,,绝对值较小端为 M;当构件单曲率弯曲时M,/M,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构件的计算长度(mm),可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两支撑点之间的 距离: 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转半径(mm) 排架结构柱外,其他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

面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 =CmnnsM2 当C.m..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及核心筒墙DB43T 1720.4-2019 多表集抄技术规范 第4部分:通信接口转换器技术.pdf,可取C.n.等于1.0

式中:Cm——构件端截面偏心距调节系数,当小于0.7时取0.7 Ins 弯矩增大系数: N 与弯矩设计值M2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 附加偏心距,按本规程第5.1.6条确定; S. 一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计算值大于1.0时取1.0; 截面高度(mm);对于环形截面,取外直径;对于圆形截面,取直径; ho 截面有效高度(mm);对环形截面,取h=r+r;对圆形截面,取h=r+r 此处,r、r和r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 A一一构件截面面积(mm²)。 5.1.6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存在的附加偏心距e,其 值应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 5.1.7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x可取等于按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 系数β。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β取为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取为 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取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乘以系数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超过C50时,α,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界限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Osf = E,ecu 17

β,hoi Os =E,&cu x

2纵向钢筋应力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纵向钢筋应力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β1 Eβ, (hor FO

式中:hoi— 第i层纵向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mm):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Oipi 第i层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应力(MPa),正值代表拉应力,负值代表 压应力; f,、fry——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O poi 一第i层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重心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MPa)。 10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及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张法构件 中额加力产生的温凝士注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

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压

Npo + Npoepo

po =O con O, + αOp α = E, / E.

式中:A.一 净截面面积(mm²),即扣除孔道、凹槽等削弱部分以外的混凝土全部截面面 积及纵向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和;对由不同混凝土 强度等级组成的截面,应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截面面积; A 换算截面面积(mm²):包括净截面面积以及全部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换算 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Io、I一—换算截面惯性矩、净截面惯性矩(mm); epoepn 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合力点的距离(mm),按 本规程第5.1.11条的规定计算

品、 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的距离(mm); a, 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MPa),按本规程第4.3.1条至4.3.9条的规定计算; 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Npo`N, 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的合力(N),按本规程第 5.1.11条计算 Op2 由预应力次内力引起的混凝土截面法向应力(MPa)。 .11预加力及其作用点的偏心距(图5.1.11)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1.11预加力作用点位置 换算截面重心轴:2一净界面重心轴

5.2.1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图5.2.1)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列公式确

3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条件: x≤Eho t≥2ai

x≤Eho x≥2al

x≤Eh x≥2al

对预应力混凝主静定结构,M为荷载基本组合值:对一般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 构,次弯矩M2应参与弯矩设计值的组合计算;对强约束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次 弯矩M2、次轴力N2均应参与弯矩设计值的组合计算;当考虑次内力参与计算时,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69的规定。 5.2.2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I形截面受弯构件(图5.2.2),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分别符合 下列规定: 1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应按宽度为b.的矩形截面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h,一—T形、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高度(mm); b——T形、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mm),按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确定

图5.2.2T形、I形截面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位置

表5.2.3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

as、αp一一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至受拉边缘的距离(mm) 对预应力混凝土静定结构,M为荷载基本组合值;对一般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 次弯矩M2应参与弯矩设计值的组合计算;对强约束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次弯矩 M2、次轴力N2均应参与弯矩设计值的组合计算;当考虑次内力参与计算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69的规定。 5.2.6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Opu =O pe +Ao

S, =m4 +JA f.bh.

式中:h一—T形、I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高度(mm); b.——T形、I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mm)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 N≤ f.A. + f.

5.3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N≤fA+ f.A.

As、Ap一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全部截面面积(mm²) 对预应力混凝土静定结构和一般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N为荷载基本组合值: 对强约束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次轴力设计值N2均应参与轴力设计值的组合计算: 当考虑次轴力参与计算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69的规定。 5.3.2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偏心受拉构件:当轴向拉力作用在钢筋As与Ap的合力点和As与Ag的合力点之间时(图 5.3.2a),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b)大偏心受拉构件

(b)大偏心受拉构件

图5.3.2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式中:e、e'一轴向拉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或受压钢筋合力点的距离(mm) 2大偏心受拉构件:当轴向拉力不作用在钢筋A与Ap的合力点和As与A的合力点之间时(图 5.3.2h),应按下列公式计筒

5.4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DB37/T 3724-2019标准下载N≤0.9p(f.A+fA)

表5.4.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

0 1.00 0.98 0.95 0.92 0.87 0.81 0.75 0.70 0.65 0.60 0.56 l. / b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l / d 26 28 29.5 31 33 34.5 36.5 38 40 41.5 43 lo/i 104 111 118 125 432 139 146 153 160 167 174 q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9 0.26 0.23 0.21 0.19

DB3201∕T 257-2020 管线数据标准为圆形截面的直径;i为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名 .4.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图5.4.2):

注:表中为构件的计异长度 .4.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图5.4.2):

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