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34-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0/T 1234-2022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要求.pdf简介:
DB50/T 1234-2022 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的关于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的具体标准。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地震监测技术应遵循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设备和技术:标准要求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地震活动,包括微震、小震和中等规模的地震。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定了数据采集的频率、范围和精度要求,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风险评估:标准要求对地震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可能的地震活动对页岩气开发操作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应急响应:规定了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以保护人员安全和设施设备。
5. 环保与可持续性:标准强调了地震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考虑的环保因素,如减少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及长期监测的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DB50/T 1234-2022 是为了规范页岩气开发中的地震监测工作,确保开采活动的安全、高效与环保。
DB50/T 1234-2022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自次. 前 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监测要求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要求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运行要求,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产出要求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贞岩气开发地震监测: 地震台网建设、运行、数据产出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页岩气开发区域地震监测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pdf,也可供其他油气开发区域地震监测借鉴
页岩气开发重点监测区keymonitoringareaforshalegasdevelopment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区域内历史上发生过3级及以上地震的区域或存在潜在发震构造的区域。
4.1.1进行规模开发的页岩气开发区域,各页岩气开发建设单位应在开发前至少1年前建成页岩气开 发地震监测台网,并投入使用。 4.1.2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应由地震监测台站、实时数据传输系统、数据汇集系统、数据处理中 心等构成。 4.1.3数据处理中心承担观测数据分析处理及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维护任务。 4.1.4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终止运行的时间应在页岩气开发区域停止开采后至少3年,终止前应 获得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终止监测评估报告
4.3实时数据传输系统要求
4.3.1采用实时连续观测方式,数据应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5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要求
5.1.1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布设应充分考虑页岩气开发井位部署的时间及区域。 5.1.2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范围应覆盖页岩气开发区域及外延范围。 5.1.3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应结合实际地表形态布设,宜采用均匀网状布设的方式。 5.1.4页岩气开发重点监测区应适当增加台站密度,满足重点监测区的监测能力要求。 5.1.5地震台站布设应避开高环境噪声、电磁于扰、地质灾害隐患等影响台网监测能力的区域。
5.2.1观测场地应满足以下要习
5.3地震台网监测能力估算
表1观测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表2辅助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DB34/T 1950-2013 安徽省县城guihua编制标准6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运行要求
6.1.1地震台站及数据处理中心设备联调完成后,应对设备及软件参数进行测试和检查。 5.1.2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连续3个月。 6.1.3试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中断超过24h,应视为试运行中断,在故障排除或技术更新后,需重新开 始试运行。 6.1.4试运行满足运行率≥95%,且试运行报告经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审通过后转入正式运行
6.3.1页岩气开发地震重点监测区域内出现地震活动增强的趋势,应在地震集中活动区周围增设临时 地震台站,开展加密观测。 6.3.2页岩气开发监测区域内发生ML3.0及以上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地震时,应启动加密观测 6.3.3加密观测宜将地震监测设备部署在靠近震中的地方,以提高余震的定位精度
气开发地震监测台网产出
2.3应每月编制地震目
7.3.1分为年报、月报和日报
GB 7956.6-2015 消防车 第6部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pdf7.3.2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客
7.5.1建设单位应归档保存页岩气开发地震台网的基础资料、运行维护信息及观测数据。 7.5.2基础资料应包括:页岩气开发地震台网技术设计报告、竣工报告、试运行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 意见。 7.5.3运行维护信息应包括:仪器参数、运行日志及维护记录。 .5.4观测数据应包括:原始观测数据、地震目录、观测报告及分析报告等。 .5.5资料和数据应按年归档,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