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17-2022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pdf

DB37T 4517-2022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4517-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72267
免费资源

DB37T 4517-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517-2022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pdf简介:

DB37T 4517-2022《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是一部由中国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主要针对人民防空工程(即为应对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设计的地下防护设施)的战时通风系统进行检测,目的是保证在战时条件下,这些工程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维持内部空气的新鲜度,提供足够的氧气,以及排除有害气体,确保人员的安全。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编写以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等。它涵盖了通风系统的性能测试、运行状态监测、维护保养要求等内容,旨在确保防空工程在战时能正常运行,为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

总的来说,DB37T 4517-2022是保障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指南,对于防空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37T 4517-2022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方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

人民防空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技术规范

DB63/T 1726-2018 三江源国家公园 术语.pdf本文件规定了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检测的术语和符号、总体要求、检测方法、合格判定和检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的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的现场功能性检测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具有通风换气条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 剂侵入室内的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允许人员出入。 [来源:GB500382005,2.1.40] 3. 8 密闭通道airtightpassage 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并仅依靠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 的密闭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允许人员出入。 [来源:GB50038—2005,2.1.39] 3. 9 漏气量airleakagerate 通风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量。 3. 10 口部gateway 人防工程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其口部指 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除尘室、滤 毒室和竖井、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来源:GB50038—2005,2.1.23]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S一一室内面积。 So一风管测定断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V一一防毒通道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²)

5.1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2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所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满足国家相关资质要求。 5.3战时通风系统的检测,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采用检定、校准等方式确认其满足检测要求,仪器设 备的性能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5.4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前,应核对现场通风系统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包括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和 安装位置等。检测应在通风系统技术文件准备齐全的基础上进行。 5.5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应在系统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且已调试完毕,在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进行。 5.6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后,应要善保管好记录文件,做好技术档案归档工作。

6.1.1测量温度的仪表精度在0.5℃以内,记录的温度值应精确到0.1℃。 6.1.2室内温度测量时,测点应布置在距墙表面(或冷热源)大于0.5m处,距地面0.8m~1.8m的 同一高度上且布置数量和位置应满足表1的要求。

1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检测点布置数量和位

6.1.4风管温度测量时,温度传感器在风管内的位置宜在风道中心水平面上,距离管壁大于100mm或 风道直径的1/3处,取较小值。 6.1.5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6.1.6舒适空调与恒温、恒湿空调房间的空气温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或优于设计要求,

6.2.1测量湿度的仪表精度在5%RH以内,记录的湿度值应精确到0.1%RH。 6.2.2风管相对湿度测量时,可在具备通风条件的风口处测量,宜选用数字式湿度计。 6.2.3室内湿度测点布设按6.1.2及表1要求执行。 5.2.4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5.2.5 舒适空调与恒温、恒湿空调房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或优于设计要求,

7.1.1本章适用于战时通风系统风管风量、风口风量和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的检测。 7.1.2检测开始前,记录风机的转速、系统内的压力和温度,系统运行应处于稳定状态。

7.2.1风管风量的检测宜采用热式风速仪直接测量风管断面平均风速,然后求取风量的方法。 .2.2检测开始前,应进行环境温度、湿度测量并对管道风速测算,选择适合的热式风速仪,并在仪 器的高精度范围内使用,仪表风速测量精度为1%FS,风温测量精度在1℃以内。 .2.3风管风量测点断面应选择在直管段,气流应轴向、对称且无涡流、逆流,截面距上游局部阻力 件不应小于5倍当量管径,距下游局部阻力构件不应小于2倍当量管径的管段位置。 .2.4风管风量测量断面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矩形风管断面每个方向不少于5条测线,每条测线上的测点数不少于5点(图1); b 圆形风管断面测点数不少于24点且不少于3条直径(图2),各半径分布测点不少于3个; C 探头置于管道内允许位置偏差为最近测点与管壁距离的0.05倍及其他测点与管壁距离的 0.005倍中的最小值:计算偏差小于1mm时,采用1mm(表2)

图1矩形管测点布置图

图2圆形管测点布置图

表2圆形、矩形风管断面测点至管壁的距离

2.5战时通风系统的清洁风量、滤毒风量和隔绝风量的检测可按表3顺序和图3的表达依次进行: a) 在图3中通风管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测量断面并确定测孔位置: b) 从测孔插入热式风速仪探头测杆,探头测杆应与风管管壁垂直,探头应正对气流吹来方向; c) 按表3顺序或设计要求调节阀门,依次开启通风模式,至风量稳定; d) 计算流速平均值,进行第2次测量,当连续2次测量平均值的差值不大于2%时,取两次测 值的平均值为最终检测值; e) 关闭风机,封闭测孔。

表3清洁风量、滤毒风量和隔绝风量检测

a)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合用通风机的进风系统

b)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别设置通风机的进风系统

图3战时进风和战时排风示意图

7.2.6断面平均风速应为各测点风速测量值的平均值,风管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7.3.1风口风量的检测,应根据风口构件阻力选择合适的方法。 7.3.2当上风口有2倍风管当量直径长度的直管段且风口风速法测量有困难时,风量宜采用风管风量 的检测方法。 7.3.3当风口安装有过滤、散流装置时,宜采用带有流量计的风罩仪进行直接测量,测量时风罩的开 口应全部罩住被测风口,风口位于罩体的中间位置,不应有泄漏。 7.3.4当风口气流发生方向改变时,应根据风口形状制作并加接辅助风管。辅助风管形状及内截面应 与风口相同,长度不应小于2倍风口当量管径。风管出口测点选取应符合7.2的规定,测点数量不少于 12个。 7.3.5风口风量按7.2.6规定执行。

7.4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

4.1在超压排气时,检测最小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按表3中的滤毒式通风进行测量。 4.2关闭防毒通道所有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并封闭其它有关孔口,分别测量防毒通道通风短管 风量,取平均值。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按下式计算。

7.4.3最小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应满足表4

表4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

7.5.1清洁风量、滤毒风量和隔绝风量检测值不小于设计值,判定为合格。 7.5.2各风口风量检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判定为合格 7.5.3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次数检测值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时,判定为合格。

8.1.1本章适用于战时通风系统气密性检测,包括密闭通风管道、密闭通道、防毒通道、防护单元和 超压排风系统的气密性检测。 8.1.2气密性检测前,防护(化)设备及连接部位应安装调试完毕,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8.1.3气密性检测所用设备为流量计、压力计或微压差计,以及风机和连接附件。测量设备量程应满 足检测要求,压力测量设备精度为0.5%FS,流量测量设备精度为1%FS。

8.1.4以漏气量检测判定气密性时,应同时记录大气压力和温度。 8.1.5当环境条件影响检测结果时,应排除干扰因素后继续检测,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8. 2 密闭通风管道

8.2.1密闭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时,关闭管道上的密闭阀门,打开管道段上两根气密性检测管的球阀 (若所测管道上没有气密测量管及球阀,测量前,应焊接安装相应管路及球阀),将其中一根与微压差 计相连,另一根与风机、流量计相连,图4至图6所示。

图4密闭排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图5清洁通风密闭进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图6滤毒通风密闭进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据图4~图6,按表5顺序依次进行,启动风机对所测管段充压,调节流量保持5.06×104P 压时间5min。

表5防护段密闭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

2.3读取流量计读数,精确至0.001m3/h,即为通风管道的漏气量 2.4将肥皂水或洗涤剂水溶液,涂在所测密闭通风管道的焊缝位置(各段管道连接处)及法兰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8.3密闭通道、防毒通道

3.1关闭密闭通道、防毒通道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并封闭所有孔口。打开通道两端的气密测 个用于连接加压装置,一个用于监测通道内压力,图7所示。

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2012)条文说明.pdf.pdf图7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3.3.2开启加压装置,调节通风管道风量调节阀,使通道内超压恒定至50Pa~100Pa,测量通道内气 压(P)、温度(T)和流量计风量(Q),所测得的流量计风量(Q)即为密闭通道、防毒通道的漏气量 实测值。 8.3.3密闭通道、防毒通道的漏气量实测值转化为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

3.3.4密闭通道、防毒通道与外部连通的口部设备标准状态下最大充许漏气量的总和作为标准状态下 最大允许漏气量,口部设备标准状态下最大允许漏气量按表6的规定执行。

3.4.1防护单元气密性检测前,关闭防护单元口部防护(密闭)设备,并封闭穿墙管。 3.4.2开启送风系统,调节通风管道风量调节阀,使防护单元内超压恒定至50Pa~100Pa,测量室内 气压(P)、温度(T)和通风管道风量(Q),所测得的通风管道风量(Q)即为防护单元漏气量实测值。 3.4.3防护单元的漏气量实测值按8.3.3转化为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最大允许漏气量计算按8.3.4 执行。 8.4.4标准状态下口部防护设备最大允许漏气量按表6规定执行

表6标准状态下口部防护设备最大允许漏气量

QX/T 404-2017标准下载表6标准状态下口部防护设备最大允许漏气量(续)

值;双扇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密闭阀门的最大漏气量是在标准环境下超压值为50Pa下的值 注2:表中未列入的其它型号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最大允许漏气量,可按门孔尺寸线性插值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