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007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DBT29-294-2021《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是一份由天津市地方标准局发布的技术规范,主要针对天津市地区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中,采用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定。

该规程可能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规定了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选型、设计方法、计算规则,以及对结构承载力、稳定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施工工艺:明确了施工流程、材料选用、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包括预制构件的加工、连接、安装等。

3. 质量控制:对预制构件的检验、验收和质量保证提出了标准,以确保结构的性能和安全。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可能包括绿色施工、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5. 维护与管理:对结构的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检查、改造等提出了指导原则。

总之,这份规程是保障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住宅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DBT29-294-2021 天津市装配式住宅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5.5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

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宜采用实腹型工字钢,钢板厚度tw 不宜小于6mm, 钢板宽厚比应符合表5.5.1的规定(图5.5.1)

T/CECS 582-2019 预制混凝土板桩式挡土墙技术规程图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

表5.5.1型钢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限仆

5.5.2型钢混凝土框架和转换梁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 享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 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且梁内型钢 翼缘离两侧边距离b1、b2之和不宜小于截面宽度的1/3(图5.5.2)。

图5.5.2型钢混凝凝土梁中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5.5.4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以及挠度、裂 缝计算、栓钉设置和构造措施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 计规范》JGJ138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 规定。

1上下节钢骨的翼缘与腹板连接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也可 采用坡口焊接连接,均应达到等强连接要求: 2上下节的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和套筒灌浆连 接等; 3上下节连接的部位宜在楼层标高以上500mm处。 5.6.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异形柱与钢骨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相关规定,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刚接形式连接: 2钢骨混凝土梁预制时,钢骨上翼缘以上混凝土不浇筑,露 出主筋和箍筋,以利楼板钢筋插入梁内: 3钢骨混凝土墙或异形柱的翼缘上设置悬臂工字钢,与预制 型钢混凝土梁的梁端外露型钢采用坡口等强焊接,其中腹板也可以 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4钢骨混凝土墙或异形柱应预理主筋并甩出,与预制钢骨混 凝土梁的外露主筋,采用机械连接,也可采用焊接连接: 5连接部位后浇段应采用高一级的无收缩混凝土填实封闭

5.6.3钢骨与混凝土的抗剪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剪连接件的设计与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 计标准》GB50017、《组合设计结构规范》JGJ138和《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2钢骨混凝土梁的抗剪连接件可采用栓钉和槽钢抗剪件: 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和剪力墙的抗剪连接应采用栓钉,并符 合下列要求:

修正系数; ? 栓钉直径与钢板厚度之比,简称径厚比; 栓钉直径; 钢板厚度; 2) 栓钉数量公式中采用的剪力值宜采用钢板部分承受的剪 力值; 3) 栓钉直径与钢板厚度比不应大于1.60,直径不应小于Φ10 且不应大于Φ16,栓钉长度不应小于4d,钉头直径不应小于1.5d: 4 钢板两侧栓钉应上下交叉设置,交叉距离不宜小于5倍 栓钉直径。栓钉间距不应大于300mm,在钢板墙角部1/5板跨且不 小于1000m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墙体分布钢筋、抗剪栓钉间距宜 适当加密; 5)在栓钉与钢板焊接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其焊接样品的栓 钉抗剪承载力试验,并确定相应焊接工艺; 6)当住宅高度大于80m时,在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上下端

部应设置加劲板,其厚度不应小于6mm,宽度不应小于80mm,肋 高不宜小于300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图5.6.3)

图5.6.3剪力墙上下端部加劲板构造示意

5.6.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栓钉排列及腹板开孔的构造示意(图 5.6.4),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孔径直径宜大于等于Φ12: 2竖向孔中心间距150mm; 3X轴和Y轴方腹板开孔应满足箍筋能穿越的要求,箍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的相关规定

图5.6.4钢骨混凝士异形柱栓钉布置示意图

注:为使箍筋穿过腹板,y向腹板在X轴两侧各79mm为中心冲孔, X向腹板在距Y轴79mm为中心冲孔,孔径为,Φ12,竖向间距为 150mm

5.6.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栓钉排列及腹板开孔的构造示意(图 5.6.5)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5.6.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栓钉排列及腹板开孔的构造示意(图

1孔径直径宜大于等于Φ12; 2竖向孔中心间距150mm; 3X轴和Y轴方向腹板开孔应满足箍筋能穿越的要求,箍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的相关规定: 4X轴和Y轴方向相交处应设置暗柱,分别距中心线200mm 处开孔,当肢端设置暗柱时,距肢端200mm处开孔,其余孔中心 间距为200mm,已使箍筋穿越通过

图5.6.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栓钉布置图

注:为使箍筋穿过腹板,Y向腹板在X轴两侧各79mm为中心冲 孔,X向腹板在距y轴200mm、400mm以及距肢端200mm、400mm 冲孔四排,竖向间距150mm。 5.6.6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和剪力墙的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 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应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应做成刚接柱脚,钢骨在基 础内应采用理入式,钢骨底部应设置底板,底板厚度不应小于型钢 翼缘厚度,且不应小于25mm,并应进行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 计算,其轴力、弯矩、剪力的设计值取相应竖向构件底部的设计值; 2理入式深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理入深度不应小于异形柱钢骨截面长边 尺寸的2.5倍; 4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埋入深度构造不应小于型钢长度的 2.0倍;

5在柱脚部位和柱脚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宜设置栓钉,其 直径不宜小于19mm,其竖向及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钢筋应插入基础底部,并应满足抗震锚固长度,其下端做 成直钩(>150mm)放在底板钢筋网上。

5.7.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下列三种形式:

1钢筋架楼承板,混凝土浇筑后底板应可拆卸; 2叠合楼板; 3标准化铝合金模板工具式快拆支撑模板体系。 5.7.2叠合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相关规 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厚度不应小于60mm; 2宜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和预 制混凝土空心楼板等: 3当叠合层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应封堵; 5.7.3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向板 或双向板设计。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分离式接缝时,当长宽比大于2 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图5.7.3(a))。对长宽比不大于2的四边 支承叠合板,当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或无接缝时,可按双 向板设计(图5.7.3(b)、5.7.3(c))

图5.7.3叠合板的预制板布置形式示意

5.7.4叠合板支座处的纵向钢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板端和板侧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 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倍纵向受力钢 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5.7.4(a)); 2)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 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当板底 分布钢筋不伸入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中设 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的同向分布钢筋 面积,且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300mm,在板的后浇 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 于15倍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5.7.4(b)); 2当板端和板侧为钢骨混凝土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应伸至钢骨混凝土后浇段内钢骨 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图5.7.4(c)); 2)叠合板的上部负筋应穿过钢骨的预留孔,贯通连接,当仅 为一侧有楼板时,则钢筋应穿过钢骨孔至对侧边,锚固长度应满足

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处紧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 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 附加钢筋直径: 2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 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陕09S5 热水工程 09系列给水排水图集图5.7.5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

5.7.6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 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后浇带宽 度不宜小于200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技术标准》GB/T51231的相关规定。

5.7.7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腹杆钢筋直径不应 小于4mm; 4架钢筋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5.7.8当未设置桁架钢筋时,在下列情况下,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 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应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1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于4.0m时,距支座1/4跨范围内; 2 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跨范 围内; 3 悬挑叠合板; 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 固范围内:

DL 5068-2014 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pdf5承受较大荷载的叠合板

5.7.9叠合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的抗剪构造 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剪构造钢筋宜采用马形状,间距不宜大于400mm,钢 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 2马钢筋宜伸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预理在预制 板内的总长度不应小于15d,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50mm。

5.8.1预制楼梯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