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

DB63/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
标准编号:DB63/T 1964-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6724
免费资源

DB63/T 1964-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63/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简介:

DB63/T 1964-2021 是中国地方标准,全称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它主要针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地名地址采集和入库工作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指导原则和要求。这个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管理,提高地名地址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地图制作、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该规范涵盖了地名地址的采集范围、数据格式、数据质量要求、采集流程、数据入库管理等多个方面,强调了地名地址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它要求地名地址采集工作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化流程,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和更新等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DB63/T 1964-2021 还规定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包括数据的备份、安全防护、版本控制等方面,以保障数据的长期稳定使用。总的来说,这个标准对于提升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DB63/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6. 3. 1 基本采集要求

6.3.2地名信息采集要求

地名信息的采集应以依法公开数据为基础开展核实、确认,具体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自然地名中水系及陆地地名采集具有象征意义的名称,标识点在地物的标志物或特征点; 6 行政区域地名采集点位在政府所在地的; C 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及附属设施名称,比如渡口、桥梁、隧道等; d 具有地名意义且规模较大的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名称,如水库、泄洪区、大坝、发电站、通 讯站等, e 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名称,如烈士纪念碑、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需要采集,如XX大厦、亭、广场、城门等

6.3.3地址信息采集要求

采集时独立房屋到门牌号,小区到栋号。具体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独立门牌均需要采集,小区单元有独立门牌号也需要采集;不论实地是否有单位(或商铺)存 在均需米集; 如果小区内单元有独立门牌号,采集时标准地址为小区名+单元门牌号+楼幢号 新建未公布地址信息的无单位、商铺,只采集名称;待拆迁地区,只采集地址信息;没有地名 信息的地址信息也应作为独立的地名地址点采集: d 如果地址只到街巷渝建科[2021]5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明确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问题的通知(2020年1月19日).pdf,如“XX路XX市场“,也需要作为地址单独采集; 地理实体含多个门楼址时都要采集,如“青海大学”的有多个校门,每个校门独立采集地名地 址点,同时在范围几何中心采集“青海大学”作为地名点存在。

6.3.4其他信息采集要求

DB63/T19642021

其他相关信息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完整采集市级行政区名称、区级行政区名称、乡镇级行政区名称、社区级行政区名、村名称、 街路巷名称、门牌号、楼栋号信息,在此基础上填写结构化地名地址。 可将地名地址数据更多分类或特征填写在标签属性项; c)如实填写地名地址数据来源、处理日期、版本标识等信息。

地名地址数据以地理位置标识点表达,定义采集规则如下: a)区域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行政区划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的点位; 2)非行政区划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标志性建筑物内的点位上; 3)面状区域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面状地物的重(中)心点点位上,如遇面状区域与重(中)心 点位距离较远,应分别在门址和重(中)心点位分别采集地名地址点: b 线状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线状实体地理标识点可位于线状地物中心点; 2)线状实体地理标识点可位于中心线系列点的点位,如一条道路跨多个区域; 3)线状地物地理标识点在地物的标志点上,如山峰标识点在山脉的最高峰上。 c)局部点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门址标牌位置或建筑物入口位置内侧1m左右点位; 2)标志物中心点的点位,如XX大厦、XX楼址等; 3)自然地物中心点或标志物,如泉、瀑布等。

地名名称和标准地址应该与主管部门确定的地名地址标牌或者标示相吻合;当同一标准地址包含多 个地名时,地名地址的记录可以多条,但应保证标准地址的一致性和地址代码的唯一性;地名地址数据 入库前应完成相临采集单元的接边检查

7. 1. 2 时间特征一致性

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时间、更新时间、命名时间、废除时间、版本标识时间应具备正确的逻辑先后 顺序关系。

7.1.3属性项正确性

DB63/T19642021

属性项填写应如实反映采集点现状;必填项按照本规范要 求填写完整:标准地址编码与标准地址应一一对应

地名地址数据集合应包含区域内所有有效地名地址数据,不能有缺漏:采集成果资料应完整, 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成果数据库、质检报告等。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更新资料应权威 管部门提供的地名地址信息应作为地名 集基础资料,地名地址应与相关部门信息一致

地名地址标识点应按照地理位置标识原则进行标注,与其描述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方位和距离 关系保持一致。

数据入库包括数据库建立、数据导入、入库后检查三个流程。 地名地址数据库按照数据组织要求建立。地名地址数据验收合格后导入地名地址数据库中,以 ARCGISGDB存储格式完成作业区地名地址数据库建库工作。

数据组织应遵循第5章要求,可采用手工输入、批量或自动入库等方式入库。入库后应记录更 状态。

入库后检查内容包括: a) 数据完整性检查,无重复: b) 入库前后图形、属性一致性检查; c)数据标识码唯一性检查。

入库后检查内容包括: a)数据完整性检查,无重复; b)入库前后图形、属性一致性检查; c)数据标识码唯一性检查。

应及时对变化的地名地址数据 文据库的准确性、完备性和现势性。 址数据库的更新,包括新增地名地址、变化地名地址的修改和已存地名地址废止

DB63/T19642021

数据应以增量的方式进行更新。更新采集地名地址数据应带有唯一标识码,当地名地址属性或图形 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集形成增量包,记录数据更新标识码状态,并将增量包中的地名地址数据进行入库。 数据库中的数据唯一更新标识(FEATID)由系统在第一次建立数据库后统一添加,FEATID是要素的唯 身份标识码,在数据加工过程中不可改变和删除。数据加工新增要素时,FEATID为空值,由系统入 库时自动检测未分配的空闲标识码并赋值, 数据库中变化地名地址、废止地名地 仔

地名地址数据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归档, 检查合格后的以全省范围拼接入库。归档数据命名和组 织方式如下:文件夹名称为“县市级行政区名称”+“采集更新年份”+“地名地址”,如“德令哈市 2020年地名地址”:数据库文件以文件数据库格式,命名为“德令哈市2020年地名地址.gdb”

DB63/T196420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名地址属性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名地址属性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也名地址属性表

DB63/T1964202

DB63/T1964202

DB63/T19642021

DB63/T1964202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地名类别分类表

DB63/T19642021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类别名称1343山坡1344山峰1345山1346山体1349其他重要陆地景观1351沼泽1352苔原1353草原1351354森林1355沙漠1356戈壁1357绿洲1359其他其他1391洞穴1391392天生桥1393台地19其他2人文地理实体21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211国家一级行政区域2121普通型一级行政区域2122城市型一级行政区域2122123自治型一级行政区域2124特殊型一级行政区域2129其他二级行政区域2131普通型二级行政区域2132城市型二级行政区域2132133自治型二级行政区域2134特殊型二级行政区域2139其他214三级行政区域2141普通型三级行政区域2142城市型三级行政区域2143自治型三级行政区域2144特殊型三级行政区域22

ZJM-001-3754-2019 挡墙护坡用混凝土生态砌块DB63/T19642021

DB63/T19642021

DB63/T19642021

DB63/T19642021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类别名称252公园253风景名胜区(点)254自然保护区259其他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261房屋亭、台、碑、塔2621亭2622台2622623碑2624塔2629其他26场2631广场2632632体育场2639其他城堡、墙2641城堡2642642墙2649其他269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271党政机关272民间组织27273事业单位274企业275军事单位279其他地址门址2811街巷门址2812812小区门址282813自然村门址2814其他282楼址283其他29其他26

JGJT228-2010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pdfDB63/T19642021

2】国家测绘局.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测法字(2003)1号),2003. 31国家测绘局.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测图字(2009)2号).200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