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CA 20012-2021 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pdf简介:
TCECA (Technical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Analysis) 20012-2021,中文名称可能是环境化学与分析技术委员会的某项标准或指南,但具体是指哪一个版本或具体内容,需要更多的详细信息。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通常是指针对含有藻类的给水进行处理的技术标准或指导文件。
这类规程可能会涉及对含藻水的检测、预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各个环节,目的是确保给水的水质达到饮用或工业使用的要求。藻类可能会影响水质,如可能导致浑浊、异味,甚至含有有害物质,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去除。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藻类的识别和计数方法、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设备维护与运行管理、水质控制指标等。如果需要详细了解该规程,建议查阅相关专业书籍、技术文档或者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TCECA 20012-2021 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5.2.4关于上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的规定
液面负荷值与原水水质、凝聚剂、沉淀池出水水质要求、斜 管直径及长度等有关。据调查,各地湖泊、水库水厂斜管沉淀池 的液面负荷大都在《室外给水设计标准》CGB50013一2018规定 的5m²/(m²·h)~9m/(m²:h)的范围。考虑到含藻水较难沉 淀的特点以及沉淀池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故本条规定上向流斜 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宜为5.0m²/(m². h)~6.5m²/(m².h)
GB/T 19879-2015 建筑结构用钢板5.2.5关于澄清池清水区液面负荷的规定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一2018中规定,机械搅拌澄 清池清水区的液面负荷宜采用2.9m3/(m²:h)~3.6m²/m²。 h),脉冲澄清池清水区的液面负荷宜采用2.5m²/(m²:h)。 3.2m3/(m²·h)。国内湖泊、水库水的水厂,澄清池的清水区液 面负荷一般为2.5m²/(m².h)~3.2m²/(m².h)。国外澄清池推 荐的清水区液面负荷,美国为1.3m²/(m²·h)~3.0m²/(m²。 h),日本为2.09m²/(m²·h)~3.35m²/(m²·h),欧洲某国为 1.44m²/(m²·h)~2.88m²/(m²·h),根据池型和原水水质选
取。根据湖泊、水库水的澄清特点并结合国内外资料,本条规定 澄清池清水区液面负荷宜为2.0m²/(m²·h)~3.0m²/(m²·h)。
.2.6关于高速澄清池的规定。
自前,在城市给水工程中有较多使用不同形式的高速澄清 池,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增加了高速澄清池工艺单 元。高速澄清池主要指机械混凝且有污泥外回流的沉淀形式,其 中沉淀区设置斜管。污泥的外回流一般采用3%~5%的回流比。 因此,根据目前实际应用情况制定有关的参数。国内部分水厂采 用高速澄清池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3。
3含藻水水源水厂高速澄清池设计
5.3.1关于气浮池接触室上升流速及分离室液面负荷的规定。
5.3.1关于气浮池接触室上升流速及分离室液面负荷的规定。
气浮池接触室上升流速应以接触室内水流稳定,气泡对絮粒 有足够的捕捉时间为准。根据各地调查资料,上升流速大多采用 20mm/s。某些水厂的实践表明,当上升流速低,也会因接触室 面积过大而使释放器的作用范围受影响,造成固液分离效果不 好。据资料分析,上升流速的下限以10mm/s为适宜。 又据各地调查资料,气浮池分离室液面负荷采用7.2m3 (m²·h)较多。贵阳市金华水厂气浮池液面负荷10.2m²/(m². h),据此本条规定“一般可采用5.4m²/(m²:h)~10m²/(m²。 h)”
5.3.2关于气浮池的单格宽度
为考虑刮渣机的安全运行及水流的稳定性,减少风对渣面的 干扰,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10m。 气浮池的泥渣上浮分离较快,一般在水平距离10m范围内 即可完成。为防止池末端因无气泡顶托池面浮渣而造成浮渣下 落,影响水质,故规定池长不宜超过15m。 据调查,各地水厂气浮池池深大多在3.0m左右。实际测定 在池深1m处的水质已符合要求,但为安全起见,条文中规定 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2.0m~3.5m”
由于采用刮渣机刮出的浮渣浓度较高,耗用水量少,设备七 交简单,操作条件较好,故各地一般均采用刮渣机排渣。 3.4关于微气泡产生方式的规定。
国外资料中的溶气压力多采用0.4MPa~0.6MPa。根据我国 的试验成果,提高溶气罐的溶气量及释放器的释气性能后,可适 当降低溶气压力,以减少电耗。因此,按国内试验及生产运行情 况,规定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MPa~0.4MPa。 回流比应根据原水浑浊度大小以及气泡黏附絮粒的难易程度 决定。气浮池运行研究结果表明,溶气水回流比6%~7.4%时除藻 效率不高,高藻季节需要11%~15%。本条规定溶气水回流比一般
5.3.6关于浮沉池的规定。
10%,含藻量高时溶气水回流比
浮沉池工艺设计构筑物必须能够切换运行气浮工艺或沉淀 艺。作为气浮工艺运行时,气浮工艺的分离区须满足气浮工艺 计要求;作为沉淀工艺运行时,须满足沉淀池的设计要求。
5.3.7关于气浮滤池的规定。
气浮滤池具有气浮及过滤两种功能,运行需满足气浮及过滤 工艺同时运行的参数要求。
3.8关于加压溶气水的规定
5.3.9关于穿孔集水管(板)的
为提高气浮池集水系统的均匀性,集水十管、集水支管及 水孔口的结构尺寸可参照快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要求按下 核算。
(f/w1 )2+(f/nw2)2 ≤0. 29
5.3.10关于溶气水的控制方式的规定。
5.3.12本条规定了浮渣不能直接排入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规定:排放水污 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气浮池浮渣直接排人河中会造成河道污染,而且浮渣中有机 成分的腐烂,会影响河流水质的安全。
含藻水中的藻上浮至气浮池分离室的水面,形成一层浮渣, 污染物浓度高。浮渣的量约为气浮池处理水量的0.04%,浮渣含 水率为92%~97%。浮渣层的厚度取决于排渣周期的长短,可厚 至10cm以上。 气浮池浮渣污染物浓度很高:一般BODs为8.8g/L、COD 51g/L、悬浮固体44g/L,氮、磷、砷、锌、铅、铁含量都高。 为保证出水水质,需及时排渣,
5.3.14关于排渣池的规定。
采用上部排泥、下部排水的方式,可提高污泥的含固率,减 少污泥量。
3.15本条规定了浮渣浓缩方
浮渣相对密度轻,沉降性能较差,因此宜采用气浮法,也可 采用机械法。
3.16本条规定了浮渣脱水方
板框压滤机可分离部分吸附于浮渣上的毛细水,泥水分离的 效率高于离心脱水,因此其进泥浓度要求低于离心机。浮渣进入 板框压滤机前的含固率不宜小于2%,进入离心脱水机前的含固 率不宜小于3%。
5.4.1关于滤池的滤料组成及滤速的有关规定。
因含藻水的可滤性比较低,故规定均匀级配粗砂滤料、双层 料的正常滤速为6m/h~8m/h。采用粗滤料时,需对应较大的 层厚度。
5.4.2关于滤池冲洗的有关知
本条按照《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一2018中滤池水 冲、气水冲洗的有关规定,结合含藻水水质特点,冲洗强度和冲 洗时间适当增加。
5.5.1关于臭氧氧化的一般规定。
5.5.2关于臭氧设计投加量的规定
基于目前我国饮用水处理中臭氧氧化工艺的应用经验和研究 成果,臭氧设计投加量、接触时间,给出了设计值的范围。臭氧 氧化工艺的投加量还应通过对原水水质状况的分析,结合总体净 水工艺过程的考虑和出水水质目标来确定,也可参照相似条件下 的运行经验或通过一定的试验来确定。预臭氧投加量应避免过量 投加造成的藻体破裂问题。
5.5.3关于采用臭氧氧化工艺出厂水中溴酸盐和甲醛含量的
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漠酸盐,但普遍含有漠化物。当用臭 氧氧化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国际癌症 研究中心(IARC)认为,溴酸钾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但溴 酸盐对人类的致癌作用还不能肯定,为此将溴酸盐列为2B类潜 在致癌物质。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中规定,采用臭氧 处理工艺时,出厂水溴酸盐限值为0.01mg/L。对漠酸盐副产物 的控制可通过加氨、降低pH值和优化臭氧投加量及投加方式等 实现。 甲醛含量超出时宜在进行相关试验的基础上调整臭氧投加量 和接触时间。
5.6.1考虑到水质标准提高,以及含藻水水源的水质特点,本
5.6.1考虑到水质标准提高,以及含藻水水源的水质特点,本
条规定臭氧投加量、炭池接触时间或炭层厚度宜采用较高值
5.6.2关于膜处理的规定。
用于含藻水给水处理工艺的膜单元主要有超滤和微滤。对于 不设滤池的工艺流程,为保证出水水质,宜采用较低的膜通量。 根据工艺流程和水质情况,膜通量范围可进行调整。 5.6.3采用氯消毒,目前仍然是国内和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多数 水厂的主要消毒剂,但出厂水及管网水的氯消毒副产物浓度必须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的规定。可以通过 控制前体物浓度、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工艺使消毒副产物浓度 符合上述标准规定。 5.6.4考虑高藻期污染物质的富集问题,排泥水和滤池冲洗水 不宜古接回用
.6.4考虑高藻期污染物质的富集问题,排泥水和滤池冲洗 不宜直接回用DB42∕T 1303-2017 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标准,
5.6.4考虑高藻期污染物质的富集问题,排泥水和
6.0.1关于溶气释放器安装的规定。
6.0.1关于溶气释放器安装的规定。
0.1关于净水厂应急处理的规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中第9.1.2条和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一2005中第7.2节对城市公共集 中式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依据有关标准,对饮用水水 源水质定期检测和评价GB 50635-2010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建立水源水质资料库。第7.3节当原水 水质出现异常和污染物质超过有关标准时,要加强水质监测频 率,并应及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 2建设部令第156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8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 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 主管部门。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中有关藻的检测
滤料堵塞会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缩短反冲洗周期,因此规 定应重视滤池反冲洗周期的变化和滤后水浊度的变化。 7.0.8关膜工艺运行维护的规定,